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于2017年6月-2017年12月间受种的110例接受疫苗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将入选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进行统计,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对接种儿童和儿童家属试试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儿童在接种工作中的配合度,提升接种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系统护理;儿童;预防接种;应用价值
预防接种是增强少儿体质力的必要项目。通过在儿童体内进行接种预防,能提升少儿肌体的免疫力,增强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儿童预防接种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接种儿童的年龄越来越小。这对疾病预防门诊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由于儿童自制能力低、配合性差、儿童家属过于溺爱等特点,对预防接种的效果带来严重考验。由于各种不配合因素的影响,使得预防接种后极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加强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接种门诊于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进行接种的儿童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探讨系统性干预模式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全文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门诊受种的110例预防接种的儿童,按照数字表法将入选儿童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其中男童28例、女童27例;年龄范围2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1.18)岁;接种时儿童体温在36-37℃之间,平均体温为(36.2±0.8)℃。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其中男童29例、女童26例;年龄范围在1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5±1.16)岁;接种时儿童体温在36-37℃之间,平均体温为(36.1±0.8)℃。入选儿童均排除严重心脑疾病、排除儿童血液、器质性和代谢方面疾病。儿童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本次护理干预研究,并经过本院院务会通过批准实施。两组资料在性别、年龄范围、平均年龄、体温状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即儿童来接种后,先进行接种证查验,让儿童等候接种时,对接种设备做好消毒清洁工作,严把禁忌关,同时安抚好儿童情绪。接种前,告知儿童家属,禁止给儿童喂食,避免接种后,出现过激反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接种过程中,按规范性操作执行。接种完毕后,协同家长观察儿童半小时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告知儿童家长接种后应注意事项,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①做好儿童体征检查工作。对入选儿童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体温等做好详细记录,严把接种准入关,避免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一旦接种儿童出现异常或出现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并辅助医生及时处理。②做好儿童和家长的心理干预工作。由于接种儿童年龄小、配合度差,使得儿童和儿童家长都处于十分紧张、焦虑和恐慌的状态,使得预防接种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进行疏导,同时安抚家属,陪同家属一起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接种工作。③做好预防接种宣教工作。通过多种方法对儿童家长进行宣教,告知预防接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种完毕后,还要告知需注意的事项,避免出现异常和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儿童接种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门诊部自制满意度评分表,分发给每位儿童家长进行填写,并有效回收。满意度=满意 /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1 不同护理模式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系统性护理是将护理工作做的更加精细、更有条理、更人性化。通过系统性护理,不仅能使儿童家属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必要性和重要性,还使我国儿童的体质得到保障,让儿童家属积极参与到预防接种的工作中来,有效提升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在预防接种前、中、后对儿童和家属的心理进行积极疏导干预,有效避免断针、晕针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与儿童家属积极的沟通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和谐了医患关系。
本次研究中,采用系统性护理,儿童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且P<0.05;此外,观察组儿童在接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且P<0.05。
综上所述,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儿童接种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还极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沂岚,吴爵,唐敏,陈淑媛.系统护理干预与中医护理对提高儿童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5,v.8 S1:188.
[2]黄金梅,李红卫,潘雪梅,谢新妹,陈卓彤.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5;No.157 24:160-161.
[3]尹秀君,王文君.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v.11 11:254-255.
[4]郑佩吟,刘惠珍,李润辉,顾青.预见性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v.23;No.446 31:170-172.
论文作者:孙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儿童论文; 预防接种论文; 家属论文; 满意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年龄论文; 《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