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雷氏骨折手法复位30例体会论文_沈华林

沈华林

(颍上县人民医院骨科 安徽阜阳 2362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在科雷氏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30例科雷氏骨折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采取手法复位及石膏外固定,并采用改良Shea功能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Baratz法测量对比治疗前后掌倾角的变化。结果:随访30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情况良好,总优良率为83.3%(25/30);治疗后掌倾角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实施较为简便。

【关键词】 科雷氏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掌倾角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202-02

桡骨远端骨折根据骨折移位方向及是否累及关节面,可分为科雷氏骨折(Colle'sfracture)、史密斯骨折(Smith's fracture)及巴尔通骨折(Barton's fracture)。其中以科雷氏骨折最为常见。现向大家介绍一种笔者手法复位及石膏外固定该类骨折的心得和30例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的30例科雷氏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符合科雷氏骨折诊断标准[1],并且均为闭合性骨折,非陈旧性骨折患者,局部皮肤软组织情况允许手法复位与石膏外固定,复位前掌倾角改变较大(<-10°);全身一般状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法复位治疗以及放射学检查。3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17~68岁,中位年龄(57.53±2.54)岁;右侧骨折22例,左侧骨折8例;骨折至就诊时间1h~3d,中位时间(16.85±3.67)h;治疗后随访4周~12个月,中位时间(6.43±1.87)个月。

1.2 治疗方法

以右侧科雷氏骨折为例。(1)复位:确诊后,和患者沟通治疗时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及配合。嘱患者平卧病床上,右上肢放置于病床边缘、悬空,右前臂旋前,助手在右肘关节处施加相反牵引力,术者左手握住患者右手尺侧半,右手牵引患者右手桡侧半,与助手同时逐渐施力,缓慢牵引断端。牵引过程中尽量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疼痛耐受力,初步评价心肺功能。若是肿胀明显,牵引困难,可牵引同时旋转前臂,促进复位。牵引1~3min,短缩骨折达骨折线平面,患者疼痛感好转,此时双手拇指放置于腕部背侧骨折线平面上方,双手示指放置于腕部掌侧骨折线平面,双手其余三指握住患者右手继续维持牵引。双手放置好以后,告诉患者会有一瞬间疼痛加重。此时双手协同同时用力,掌屈患者右腕同时尺偏右腕,掌屈尺偏时,双手示指在腕掌侧作为杠杆支点,拇指(此时拇指仍然在骨折线平面上方)沿着前臂背侧由近向远滑动推挤背侧移位骨折块,促进骨折进一步复位。复位成功判断标准:①Lister结节与第二掌骨成一直线;②背伸拇指疼痛感较复位前明显好转。老年患者肌肉松弛,牵引力量无需过大,适当牵引即可达到良好效果;若是年轻患者,需要大力牵引方能复位;儿童患者牵引时,听到对侧骨皮质断裂声音即可达到复位要求;儿童完全背侧移位骨折,需要使用折顶法配合牵引复位。(2)外固定:石膏外贴在前臂桡背侧,建议行前后石膏夹或半管石膏。石膏远端达掌指关节,近端达前臂上端肘横纹处,以曲肘不阻挡为宜。缠绕纱布时,缠绕方向由尺侧向桡侧缠绕,可以避免缠绕时石膏移位造成桡侧覆盖不足。石膏凝固期间,双手按照复位时位置,维持腕部掌屈、尺偏至石膏完全凝固为止。石膏凝固后,嘱患者注意观察末梢血供及运动、感觉变化,定期复查(每周一次),以便复位后骨折再次移位可以及时得到处理。主动活动手指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固定术后复查腕关节正侧位片观察复位效果,若复位不佳,可二次复位;若是患者对疼痛耐受不佳,可辅以血肿内麻醉。

1.3 疗效评价

采用改良Shea功能评定标准[1]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Baratz法[2]测量对比治疗前后掌倾角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对治疗前后掌倾角数值均以(x-±s)表示,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采取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访30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情况良好,总优良率为83.3%(25/30),其中疗效优17例占56.7%,良8例占26.6%,一般4例占13.4%,疗效差有1例占3.3%;治疗后掌倾角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科雷氏骨折以中老年女性较为多见,一般发生在跌倒瞬间,腕部呈背伸位,手掌着地,力沿着手掌向上传导,至桡骨远端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亦即力学薄弱处,发生骨折。骨折后常表现为患处肿痛,餐叉样或枪刺状畸形,活动受限,手指受限以拇指背伸受限明显,辅以X线片即可确诊。其Lidstrom分型[2]分为四型:I型为无畸形,背侧无成角,桡骨短缩不超过3mm;Ⅱ型为轻度畸形,背侧成角1°~10°,桡骨短缩3~6mm;Ⅲ型为中度畸形,背侧成角11°~15°,桡骨短缩7~12mm;IV型为严重畸形,背侧成角大于15°,桡骨短缩12mm以上。

治疗上笔者以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外固定,通过对30例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其总优良率为83.3%(25/30),且疗后掌倾角明显改善,证明通过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实施较为简便。

【参考文献】

[1]王光军.32例克雷氏骨折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体会[J].特别健康(下),2014(7):458.

[2]李西西.桡骨远端骨折骨科诊断及规范治疗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113-114.

论文作者:沈华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科雷氏骨折手法复位30例体会论文_沈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