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启发式高效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卢萍

高中化学启发式高效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卢萍

卢萍 武汉市弘桥中学 430050

【摘要】在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除了知识传授外,对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也给予了足够重视,强调应通过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来为学生学习态度、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科学引用创造良好条件、提供科学指导,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为此,其教师应充分重视、不断优化化学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启发式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49-01

前言:启发式教学着重体现的是对教学规律、学生认知特点的尊重与充分考虑,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引用新颖、多样化教学方式与手段来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以此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摆脱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才能够构建生动、高效的化学课堂,才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为此,其教师应科学引用化学启发式教学法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一、案例启发

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能够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的学习掌握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为此,其教师应重视典型、恰当案例的合理引用。现代教育着重强调的是知识的实用性,简单来讲就是要重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来全面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准确、灵活引用到分析、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当中。同时,对化学学科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也能够带来积极影响。对此,其教师应在实际授课中,应重视化学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存在广泛联系的优势特点,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中加强与实际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及对具体多样、生动形象实验现象的观察、感受当中,对化学奥秘的探究产生强烈欲望[1]。

二、直观启发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带动下,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且给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通过信息技术的科学、恰当引用来为学生带来直观启发,构建生动、高效的化学课堂。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与音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讲相关知识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助于突破传统授课理念与模式的种种局限,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也能够使得授课内容、形式得到不断丰富,将新时期化学课堂的魅力充分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的全面提升[2]。

比如:某教师在进行结构化学知识的讲解时,针对氯化钠、金刚石等一系列晶体结构,学生有在物质空间结构上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很难实现透彻理解。对此,该教师就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引用,基于Flash软件来进行球棍模型空间旋转的制作,给予直观立体的呈现,以此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加强透彻理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调动,也能够活跃教学氛围,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为其提供更多培养、锻炼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引用来帮助学生调节课堂学习状态。如,在正式授课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或者是与所讲知识点相关的视频片段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压力的调节,也能够帮助学生不断丰富所学内容,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为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提供有力支持。

三、情境启发

在化学课堂上,其教师不论引用的是怎样的启发手段,核心目的都是要加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全面激发。比如:某教师就以化学能、电能的合理转化为例,联系相关化学史故事内容来进行教学情境的恰当创设,以此来启发学生做出深入思考:意大利医学家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时,发现死去的青蛙身体开始颤动。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最终发现只有在引用两种不同金属的实验器具时,青蛙的身体才会颤动,若换成木质的解析盆,这种颤动便不会出现。基于这一情境,该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结合伽伐尼的整个实验过程做出深入思考,最终得出铜与铁会发生某种化学反应,进而产生电能,在解剖中,青蛙之所以会出现“抽搐”现象是因为被电了。通过这一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不仅能够给学生化学思维、探究过程带来诸多启发,学生也能够逐渐养成以化学思维来思考、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意识,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为此,在实际授课中,高中化学教师应重视教学情境的恰当创设,以此来前面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学知识做出更深入的思考探究。

四、语言启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懂得引用鼓励性语言来对学生的思考、探究过程给予积极评价,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性,使其能够全身心参与到各项学习探究活动当中,促使更多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通过语言启发来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掌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现阶段的高中生来讲,其思想还不够成熟,很多学生的心理都比较脆弱,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放弃,再加上原本学习兴趣就不高,若教师和家长还一味地给予批评,学生往往都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重视、完善语言启发,通过鼓励性、趣味性语言、积极评价的灵活引用来引导学生对探究、解答的各类问题做出深入思考,对每位学生提出的学习愿望、热情给予充分尊重。这样既有助于授课环节与成果的进一步优化,也能够为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结语:综上所述,在化学课堂上,与年相比于丰富理论知识的灌输来讲,学生是否透彻理解了所学知识,能否将其应用到分析、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当中往往是更重要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轻松、高效的掌握化学知识,促进其化学学习兴趣、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其教师应重视、优化启发式教学法的科学引用,基于此来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然就中中不断完善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东海.高中化学启发式高效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6):4.

[2]龙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启发式高效教学“四部曲”[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1.

[3]马亚军. 启发—探究式教学在高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卢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高中化学启发式高效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卢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