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工程;招标;问题;解决对策
导言:近年来,杭州市的发展思路从重物轻人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为支撑,以“和谐创业”为根本途径,不断致力于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市民日常活动紧贴起来,打造“生活品质之城”。这既是每个市民的愿望与需求,又是杭州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随着杭州政府将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目标列入日程后,杭州的城建事业发展迅猛,市政工程招标量激增,招投标的运作机制日趋完善和规范。但鉴于市政行业的特殊性,在招标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悖市政行业招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使市政行业市场竞争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就目前市政工程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一些看法,借以抛砖引玉。
1目前市政工程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1.1对招标公告信息过于疏忽,误导了投标人的投标策略,给招标工作带来隐患
1.1.1为尽量减少扰民程度,保障市民正常生活秩序,市政工程往往具有时间紧、节奏快、任务相对集中等特点。有些工程为了抢工期,甚至在初步设计批复还未正式下达前,已根据草图以类似工程经验发布工程信息,待正式施工图批复下达时,很多工程信息因此存在不小出入,如最终方案调整导致工程量急变,工程概算剧幅增减等,有些施工方案的改变甚至导致工程规模的等级发生变化。
1.1.2目前交易中心公告栏为固定格式公告栏,工程内容填写简单,不完整,没有将招标人的招标具体要求及工程规模、特征详尽阐明,即使链接了招标人公告,链接信号也不明显,致使投标人阅读不到完整的公告。只要符合资质要求,凭着感觉“摸瞎”报名,报名后一旦发现工程不符合企业特点或非本企业强项,没有实力参加投标,便随意将投标名额转卖他人,有些干脆不投标或迫于被诚信网曝光而草草投标,无形中破坏了招投标秩序,扰乱了招投标市场。
1.2筛选投标人的方法存在漏洞
于目前市政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且不排除一些市政投标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赚取了比其它行业更高的利润,致使市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繁衍开来。而市政工程僧多粥少,竞争异常激烈。其次,其中也存在着入围投标企业实力、信誉良莠不齐,无疑存在不能确保优质单位中标及保证中标价合理的两大隐患,不利于今后的工程管理,还确保不了国家资金落到实处。
1.3成本价界定问题未妥善解决,投标人市场竞争秩序失控
目前市政工程采用的评标办法基本为经评审后的最低价法,且市政工程与房建工程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人为或非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工程量变化大,甚至有些工程还会派生出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的新项目,工程实际实施的迥异变数,让投标人有了可乘之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投标人往往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法来调整投标报价。更多投标人则采用畸形竞争策略,以低于其成本价的价格竞争,先取得中标资格,在实际施工中再根据工程变化情况另辟蹊径,以不当索赔方式来补足工程成本、赚取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界定是否低于成本价便成了评标专家评审时一个头疼的问题。在实际评标过程中,商务标专家在有限的评标时间内也仅能对投标人的商务标进行工程量清单核对,计算其规费、税金等是否有误,若无差错,也只能认定其商务标符合要求。至于其部分综合单价是否低于成本价,仅从商务标中也无从得知,哪怕投标人报价再低,专家们因担心事后投标人投诉,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敢妄自断夺。于是有些投机取巧的投标人更是无所顾虑地盲目压低报价竞争,从而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违背了招标工作“公平、公正”的原则,也给招标人今后顺利管理工程带来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评标工作浅尝辄止与投标文件空洞乏味促成了恶性循环
根据市建委颁布的杭州市建设工程施工“无标底”招标投标的暂行规定,目前市政工程除大型工程,如高架桥、水底隧道、特大桥、箱涵顶进、顶管等工程的评标办法可采用综合评估法以外,其余均采用经评审后的最低价法。而且,评标时间只有半天,专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整地审阅施工图、招标文件及所有投标文件,一般仅仅只评审报价最低的那份标书,若技术标没有明显的错误,商务标没有“上杠”差错,便确定为中标候选人,草草签字走人,事实上评标并未真正按“所有标书均审阅、商务报价均计算”要求的经评审后的最低价法操作。投标人便因此钻了“空子”,并不重视标书编制质量。尤其是技术标几乎每次投标千篇一律、泛泛而谈,技术标厚得如同施工方案手册,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没有认真地对投标工程的特点、要点进行仔细研究,技术标针对性不强,但每项方案又都蜻蜓点水似地写了几句,这又不能成为专家断定其为废标的理由,技术标评标陷入尴尬境地;还有些专家在有限的评标时间内过多地将精力用在了评审投标人的资信标中,对投标人的业绩、资历及派出的项目班子成员的简历翻来覆去地查看,以从中找寻投标人是否作假的蛛丝马迹,评标专家将评审精力过多地用于此,有“宰鸡用牛刀”之嫌;此外市政工程行业竞争激烈,投标人为了让评标专家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不惜投标成本,制作投标书时大量采用彩色精装祯,而中标的当然是少数,绝大多数装祯精美的标书都在投标结束后变为成堆废纸,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环保。
2关于当前市政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加强评标过程管理
首先,评标应制定有效的评分方法,确定统一的标准,如设立最高限价和成本价评审的项目,投标价若超出招标方的最高限价或低于成本价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文件有关规定按废标处理,其次,评标专家随即抽取并做好保密工作。还有,对于投标单位提供的投标文件,评审过程应严格按照其相关规定操作,如在评审中发现存在一些书写失误,应按照有关的规定执行。最后,评标过程涉及到企业信息的内容应屏蔽,避免评标专家受到影响而影响评分结果。
2.2加强招投标过程监督管理工作
首先应建立监督体制并贯穿于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管理,维持正常秩序,促使投标企业与评审人员相互沟通等不良现象。其次,地方建设部门可设群众监督平台,加大大众监督与管理,促进招投标过程的管理。最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考核制度,综合评价中标企业信誉及能力,为招投标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2.3强化建筑企业公平竞争
就市政工程来讲,政府应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将各类招投标信息进行发布,以便建筑企业全面了解招标信息,促使政府筛选最佳工程项目建筑企业。另外,还应加强建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的竞争,营造一个良好、规范的建筑市场环境,保证招投标的进行。同时在对市政工程招标管理中,招标信息的发布应面向全国企业,且不得对本地企业有优惠规定,以保证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确保其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正性。
2.4做好评标专家的保密工作及改进评分标准
关于评标过程中评标专家的确定应严格按照相应法规的要求从本地专家库中抽取,同时,应做好严格的保密工作,专家的姓名不得在开标前公示,且专家组成员的确定应为单数,且经济类的专家应不得小于总人数的2/3,且本企业的相关人员不得计入专家人员内。评标专家评标时应对投标企业名称进行隐蔽,避免受主观意识左右影响结果,促进评标过程中的公平、有序。对于评分标准的确定,首先应先确定评标标准值,不能任意改变;如投标价超出最2.5政府应加大法律法规建设
为保证其市政工程项目的公平公正性,必须以有效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与规范。在法律法规进行制定时,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做好法律法规贯彻工作;在监督中,如发现有违法行为要发挥法律法规作用进行严惩,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促进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
结论
这些年,我国市政工程投资建设的力度逐渐加大,为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保证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基础保证。市政工程属于我国的重点项目工程,其施工质量管关系着工程的使用质量。因此,项目施工应对施工承包企业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符合投资者的最佳效益。招投标管理是市政项目工程确定施工单位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施工及业主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性,确保双方的共同利益,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晶:《工程招标投标价格的确定及其概算的控制措施》,科技资讯,2016(06)。
[2]杜德平、林晋文:《建设北京地下管道综合管廊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中国行政管理,2015(S1)。
[3]姚颖东:《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资产价值评估的计算方法》,中国市政工程,2014(03)。
论文作者:杨素祯1,楚济军2,秦志军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评标论文; 招投标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投标人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