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博
浙江浙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噪声是发声体作为一种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它是人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噪声大小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交谈或思考。在城市化进程中,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施工现场的正常秩序,造成对周围建筑物乃至生活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周围的居民和施工单位可能因争议的噪声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的和谐度。因此,如何避免建筑工程中的噪声污染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建筑施工噪声产生的原因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施工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越来越多,机械化运作的增加是带来施工噪声问题的因素之一。例如,在打桩、土方爆破、混凝土搅拌以及建筑材料的运输过程等等方面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噪声污染。另外,还有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钢筋铁架上敲打的声音,现场人员传递信息的声音等也会发生噪声污染。通过相关人员对人体的分析得出,建筑工程的施工噪声在15米以外的噪声比噪声源的噪声高出10-25分贝,可想而知,在建筑工地周边的居民要承受比施工人员更大的噪声污染。并且,施工工地在作业中所发出的噪声还伴有突发性、不连续性等特点,都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噪声管理是我国在城镇建设中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建筑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2.1加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宣传力度
目前,许多建筑单位对环境噪声污染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高,没有什么具体的法律制裁意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努力,加强环境保护单位的整改,解决噪声污染。相关单位要把国家对环境治理的规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建设单位,建立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使施工企业能更自觉控制噪声,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2部分噪声声源控制
2.2.1进行材料优化选择
混凝土浇筑阶段,因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后,除了自身内部转杆旋转发出的噪声外,振捣棒外壳与混凝土等接触碰撞将产生高达90dB的噪声。人在这种环境下,极易产生烦躁情绪。降低混凝土浇筑阶段的噪声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部分改变振动棒外壳材料。在保证混凝土振捣效果的前提下,在振捣棒外壳注上一层具有一定硬度、强度的弹性体耐腐蚀材料,混凝土与振捣棒弹性体接触碰撞时,通过弹性体减震作用达到降低混凝土振捣施工噪声目的。二是,使用自密实混凝土。通过外加剂、胶结材料和粗细骨料的配合比设计,使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在混凝土浇筑阶段使用自密实混凝土,由于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又没有振捣混凝土的噪声,改善了生产环境。
2.2.2进行施工工艺的优化
除了采取材料优化选择外,一些建筑施工工艺方面的改变也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例如利用铝合金模板替代木模板技术,由于铝合金模板已提前预制好,安装模板时不需切割,通过卡扣进行拼装即可,从而免去木模板的切割、安装与拆卸产生的噪声。而且使用代木早拆铝合金模板系统不仅使模板使用次数增加,施工成本降低,并减少了大量建筑业对森林资源的浪费与消耗,施工速度快,拆模后施工效果明显,可达到免抹灰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建筑产业化技术同样对于施工现场噪声的减少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它是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为代表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通过预制外墙板、内墙板、叠加板、楼梯、空调板等建筑构件,使建筑构件产业化,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钢筋切割、弯曲、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等工序的工作量,提高建筑施工工作效率,同时施工现场更加文明、有序。建筑产业化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特性,符合国家建设自主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3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进行控制
控制措施还包括降低噪声在噪声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根据初中物理知识,我们可以看到声音可以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阻隔反射,也可以被吸收弱化。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噪音对外界的影响。施工项目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工地墙体砖砌体,当噪声蔓延到墙壁时,部分反射回来,同时有多孔砖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通过墙到外面。对于一些电动工具,如搅拌机等,在现场安装使用模板,在手术室的隔音屏障,以减少扩散。另外,在机器腿的接触部位增设柔性垫块,避免与支架直接接触。此外,所使用的内燃机仪表在现场全部安装消声器。
2.4增强环保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在环境案件的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是最主要的执法行政机关,承担着重要的行政责任,应当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或者对环保过于轻视,尤其是对于噪声污染这种新型环境污染更是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的有关环境执法行为等,这些都导致了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有责无权,有责难管,责权不一,最后变成有责不管的现象。这反映了当前环保部门独立性的缺乏,是环境保护无法顺利运行并形成恶性循环的大环境的根源所在。同时,我国目前面对噪声污染,环保部门所能进行的处罚也十分有限,也因此导致许多违法主体有恃无恐。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最有效的就是通过授权,可在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或者司法解释当中,以成文的形式对执法主体、款数额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对个人制造的噪声污染罚款标准与对企业制造的噪声污染的罚款标准进行区分;对产生噪声的时间根据白天或是夜间的不同,罚款标准也进行不同规定;对人群密集区制造噪声与人烟稀少地区制造噪声也进行不同的区分,以此来增强环保部门执法过程中的执法依据,令其在执法过程中的行政强制权得到相应保障,以避免权力弱化而权威性下降。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已严重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理、心理健康,随着人们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日渐清晰,同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是建筑行业所必需面对的现实。结合建筑施工噪声源及影响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噪声,这样才能更加和谐居民生活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民.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76-77.
[2]吴华军.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2:280.
[3]高振波.郑州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高架桥照明与噪声控制有机结合的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16,08:86-88.
[4]陈绘远.建筑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的危害与相应的控制措施[J].门窗,2016,09:203.
[5]符江涛.噪声测量时间的控制技术研究[J].环境工程,2016,S1:804-806.
论文作者:潘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噪声论文; 噪声污染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环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