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理论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弱,应试教育影响仍然成为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因素。
1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很多一线教师都是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并且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很难从教书目标、知识巩固、知识内容、作业布置等守旧的观念中进行转变。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仍旧将教材作为主要的内容,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了解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只能被动地记下教师讲解的内容,以单一的思路接受书本中的知识。学生这样过于死板地学习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被消磨,教学会出现非常大的阻碍。正因如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经常会感觉到历史知识非常枯燥无味,教师看到学生打瞌睡的情况,也会表现得非常无奈。学生和教师之间无法形成有效沟通,这样的教学课堂就会呈现出单向式,仅仅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想要达到教学的目标就变得非常难。
2 初中历史教育分析
初中历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需求进行改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如下:
2.1 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水平较弱
历史课程是典型的文科课程,教学中理论性较强,教学方法的创新难度较大,提升教学能力需要较多的努力和时间沉淀。然而,教学方法不灵活,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学习地位难以改变,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这都与教学方法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
2.2 教学理论较为落后,缺乏创新实践
历史教学理论是一直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教学指导理论中缺乏有效地研究成果,不能带动历史教学的全面发展。同时,历史教学创新实践较少,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较少,这就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3 学生自助学习能力较差
初中历史学生的自助学习能力较差,严重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结合课程内容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然而,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初中教学仅限于课程是我国教学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存在较大的阻碍。
3 初中历史教学多元化理论基础
3.1 理性处理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脱离领导者的地位,转为指导者引导学生。通过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处于辅助地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教师进行引导教学,让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自主思考问题,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中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
3.2 从整体结构把握,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架构,知识仅仅能在大脑中停留较短时间。为了让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停留更久的时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结构把握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和探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探讨问题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结合教材资源,融入先进教学理念
思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火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资源,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让学生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并在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4 初中历史多元化教学策略
4.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先转变传统教学的理念内容,以全新的理念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此,教师需要融合先进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的知识库。
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全新的知识;再如,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一起,参加统一的培训,加深对历史内容的认识。通过提升对先进教学理念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受到更好的引导,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兴趣的提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生动形象的内容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索,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继而实现对知识的运用。
4.3 多元化互动模式
多元化互动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教师教学中,可以结合生生互动,让学生之间探讨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提升教学的效率。此外,结合家校互动、家长和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互动中找到自信,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5 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开展教学的阶段,我们需要结合教学的现状分析反思,找出教学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切实做好教学引导工作,推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可以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继而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祝虹.多元化评价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1).
[2]邱浪平.基于校本的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以宁都中学《客家风情》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成功,2011,(05).
[3]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10).
[4]黄牧航.谈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以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5,(03).
论文作者:周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互动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红地产》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