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墨大学体育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现状论文,体育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目的
墨西哥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国家,有着优秀的体育传统,尤其是足球在拉美,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项目乒乓球、游泳、跳水、武术(功夫)在墨西哥也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存在交流、引进、互访的需求。而中墨在学校体育、运动竞赛、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甚少,有关两国体育交流方面的学术研究,在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尚未见先例。本文通过对墨西哥部分大学体育现状的调查,从师资的素质结构、体育教育服务模式、体育文化交流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推动两国大学间体育文化交流,促进国际体育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墨西哥公立大学四所: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蒙特雷理工学院、西班牙语美洲大学、墨西哥山谷大学。
中国大学四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
三、结果分析
1.墨西哥大学体育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的四所高校不开设体育课(所有墨西哥大学都不开设体育课),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方面无制度要求,国家与学校从政策上对学生健康评价指标、体质监测研究体系都没有建立,只对学生提供锻炼环境和运动指导。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不住校,均为走读;二是“完学率”低,因学分制管理在校生年龄跨度大(17岁—50多岁不等),从管理上也有一定的困难。体育教育属松散式管理,学生自愿参加锻炼,各运动专项俱乐部面向所有学生,无项目特长要求,只要愿意参加均可吸纳。
学校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规模按片设立,属于校级平行管理,负责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指导、运动队训练、全校大型竞赛活动的组织以及各单项俱乐部、体育运动协会的管理工作。尽管有的大学分校很多,而体育管理机构并不以分校数量设立,也没有学生自己负责管理的运动协会、俱乐部或组织。各大学体育锻炼环境好,体育场馆设施齐全,按结构分有室内场地、室外场地;按运动性质分有球类系列(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等),健身系列(体操馆、健身房),游泳类(露天游泳池、室内游泳馆)、综合馆,设计先进、新颖,如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田径场,就是1968年第1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
表1 墨中两国体育师资的知识结构比较
国别 专业类别 责任分工
体育管理学体育场、馆设施管理
墨 体育教育学
全校体育锻炼、竞赛的组织和专项俱乐部的管理。
西 运动训练学
(普通教练、高级高练)专项俱乐部运动指导、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工作。
哥 运动医学 专项俱乐部、运动训练的医务监督。
运动心理学
专项俱乐部、运动训练的训练指导与心理咨询。
中 体育教育学
两个专业无明显分工,相互交叉,承担全校体育
国 运动训练学
教学、运动训练、竞赛、体质监测与群体工作。
学校体育经费来源由国家划拨经费和学校自筹两个渠道,完全能满足学校体育场馆养护、建设和体育教育的需求。人均体育经费不详。资金主要投向校级代表队,而且大量资金投向足球,墨西哥大学足球运动水平很高,如国立自治大学往往代表国家参赛,并进入过国家比赛和世界联赛。
2.体育师资队伍素质分析
1)墨西哥大学体育师资知识结构全面,专业类别划分细致,责任分工明确,便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并能满足不同技术层次学生体育学习、专项运动技术指导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需求。而中国体育师资在这一方面相对薄弱,我国在校生本科生年龄段均在17-23、24岁左右,均住校,既有锻炼的条件又有锻炼的环境,体育人口众多;体育教师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各专项俱乐部、体育协会的技术指导以及群体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竞赛。中国普通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师专业类别单一,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学习多元化需求,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见表1)。
2)调查结果还表明,“从两国师资的学历结构上分析比较,中国体育师资学历低于墨西哥,硕士以上比例低于15.11%,学士比例高于15.1%(表2)”[1]。
表2 中墨高校体育师资学历结构比较
学校名称学士(%)硕士(%)博士(%)硕士以上(%)
所大学 81.6313.1
5.3 18.37
墨西哥 66.5331 2.4833.48
差值 15.1-17.9
2.82
-15.11
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高层次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是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学历,要严格控制学士学位人数,扩大硕士学位比例人数,增加博士学位比例;拓宽教师队伍的知识层面,加强省内、国内师资间教学、训练、科研的交流互动(山东大学已率先实施),以及向国外派送短期的访问学者,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在墨西哥大学里,运动队的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所调查的学校运动队的组建规模和学校规模成正比,学校越大,运动队项目设置越健全。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橄榄球、网球、游泳、击剑等。其管理制度严格,常年训练,比赛频繁,经常参加校际、州、国家或世界联赛。
教练员素质高,普通代表队配有一般教练,高水平代表队配有大师级的高级教练,除了具备高水平的技术指导,还有运动医学专家、运动心理学专家予以支持,大大提高了训练水平。随着中国高校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教练知识结构不全面,均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的人才,大多数学校没有配备有关运动生理、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3.大学体育教育的服务模式
1)体育教育发展目标
“在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有着国家给予高度重视的政策优势和资金支持,如清华大学今年首次将体育纳入学校学科建设,从“985”专项经费中拨款500万元用于体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西北工业大学从“十五”建设计划投资中拿出50万元建立大学生体质研究所,用于开展大学生体质监测、建档及评价研究工作”[1]。2004年,我国在两代会中,把国民健康指标列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至今已经实施8年,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建立,奥运发展战略、国民健康、学生健康制度以及体质评价方法和标准已全面推广。对于中国的体育发展模式墨西哥的体育专家和教授、体育学院的学生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尤其是对社会体育的发展模式纷纷仿效,并于2003年墨西哥政府颁发了有关国民体质健康制度,但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制度还没有建立,和中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兼收并蓄
调查表明: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是以体育教学、课余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竞赛以及体育文化节来实现的,其组织形式主要是有学分要求的两年制必修体育课、自愿参加的课余锻炼,其中包括各专项俱乐部的业余锻炼、有专项特长学生参加的运动训练和每年全校性的体育文化节来实现[2]。
墨西哥大学没有体育课,体育教育的组织形式单一,一类是专项体育俱乐部学生课余自愿参加,内容以娱乐、休闲为主,项目有击剑、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橄榄球、游泳、篮、排、足三大球,如国立自治大学开设有15个专项俱乐部,加入俱乐部无特长要求;二类是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以有运动专长的学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组成。田径、球类、游泳等男、女队组建都很全。尽管硬件条件好,运动技术支持全面,但参与锻炼的体育人口很低,与中国高校相比相差很大。
墨西哥高教法律规定高等院校的三大功能是教学、科研和文化传播。其中文化传播就包括对学校所在社区及社会进行艺术、音乐、电影、体育等文化的传播,通过社区和社会普及各种文化知识,提高周边居民的文化素质。所以墨高校都具备较好的文化设施,如电影院、剧场、音乐厅、体育场馆等。这些我们值得借鉴和学习。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取消了考生的年龄限制,实行“无障碍录取”,对“教育无类论”的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进步,也是高等教育文明的开始。随着这部分学生的进入,对大学体育教育现有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表现出种类繁多、兴趣各异的多元化倾向,两年的必修课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三、四年级缺少体育课的约束,体质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实行4年制体育教育是21世纪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3]。
3)体育文化交流与服务贸易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其国际地位也日益增强,中国的乒乓球、羽毛球、围棋、武术、太极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国际高水平球队或运动员、教练员人才引进、输出方面,国际性体育组织和中介也看好中国市场[4];在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激情,引发了如火如荼、硝烟四起的甲A、甲B赛事,各足球俱乐部也对墨西哥足球市场非常关注,两国间存在交流的潜在需求。
在墨西哥人们受李小龙功夫片和《少林寺》电影的影响,以及世界性的武术热,对中华武术顶礼膜拜,向往神秘的东方文化,渴望交流、学习,有些墨西哥人只在中国武校参加了短暂的学习(一年或半年),就开办大小不一的武术学校,也有非体育类专业的华人也开办了太极拳学习班,还有一些墨西哥人开办的东方文化研习班,教学内容除易经、风水、中医、针灸以外,还有功夫课(气功、太极等),水平参差不齐。分析表明:中墨两国在体育文化交流,体育人才的引进和输出的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体育中介、市场管理、国际法等方面的人才匮乏,使我们损失了许多市场份额。
大学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随着WTO服务市场准入原则的进程,在有效实行教育主权的前提下,高等教育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一流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进行接轨。实现中国体育国际化,实现资源共享,以国际体育发展的视野确立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发展方案和措施[5]。中墨两国在体育文化、体育人才的交流需求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加强向墨西哥和拉美地区大学间体育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体育学术、技术引进、输出、学者互访),面向国际市场需要培养人才(体育经营、体育资本管理、体育特色人才等方面),加大体育服务贸易市场开发。
四、结论与建议
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学历”的原则,在学历比例上,严格控制学士人数,扩大硕士人数、增加博土人数;从知识结构上,注重体育学科多学科渗透的特点,增加体育管理、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专业的教师。从培养手段上,应以在职培养为主,主攻硕士学位,同时采取国内、省内、委属内大学体育教师互换交流或短期访问(一学期),在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注重大学的教学、科研、文化传播三项功能并举,面向学生、教师、社区和周边社会大众,坚持体育教学、专项体育俱乐部、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多元化体育服务模式,发挥俱乐部管理效能和市场机制,吸引全校师生参加锻炼,引发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使校园体育文化节制度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市场经济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日益增强,大学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以国际体育发展的视角确立体育学科建设的方向,应引起各教育机构领导的关注,重视加强中国与墨西哥及拉美地区的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学术交流、技术引进、劳务输出、学者互访)。加大体育服务贸易市场的开发,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