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西南空管局重庆分局 重庆 401120)
摘要:跑道侵入事件大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本文首先简要概况了跑道入侵,接着分析了机场跑道入侵中的人为因素,最后给出了几点避免或者减少跑到入侵中人为因素的预防措施,以确保航空飞行安全。
关键词:跑道入侵;人为因素;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场交通量和客运量不断攀升,人员在机场运营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人为因素也逐渐显现并日益严重。作为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跑道侵入是严重的安全问题,由跑道侵入所导致的跑道碰撞事件常常是重大人员伤亡的灾难性事故。而跑道侵入的人为因素不仅对机场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
1、跑道入侵概况
对跑道入侵的定义目前是由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于2006年4月27日规定的:在机场中发生的任何涉及错误地出现在用于飞机起飞和降落的保护区表面的飞机,车辆以及行人的事件。而造成跑道入侵的原因,则是有许多因素交错,包括机场复杂性、穿越跑道次数、空中交通量、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的错误通信、飞行员缺乏机场情景意识、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的执行和判断错误。2016年10月11日在上海虹桥机场36L跑道上,塔台管制员因遗忘飞机动态,违反工作标准,险些造成两机相撞事故。由此不难看出,机场跑道入侵造成的危害几乎是致命的,严重威胁着航空飞行安全,需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关注。
2、机场跑道入侵中的人为因素
2.1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导致机场跑道入侵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主要包括错误和违规两方面。
2.1.1错误
实际上,可以将管制员和机组人员不安全行为的错误总结为“错、忘、漏”三方面。其一是决策错误,在决策工作未开始之前,管制员和机组人员都需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并结合自身掌握的知识开展决策判断,一旦机场运行信息不够或者是自身知识不足极易导致决策错误;其二是技能错误,若对地面飞行器的管理和技能操作不足会对机场跑道造成破坏;其三认识错误,认识可将人脑作用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反映出来,是人通过对注意力的分配来获取或理解相关信息,一旦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力不够或了解的机场信息不足,将会导致人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2.1.2违规
操作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标准、机场手册、道面运行程序等的要求开展的一系列操作称之为违规操作,主要包括习惯性和偶然性违规。前者的违规行为是有意识的,往往被认为是使用规章制度较为灵活,受到了监督管理层的默认,例如地面航空器间的滑行间隔比规定的间隔标准要小;后者则是在特定环境下出现的违规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若不能第一时间制止,很容易养成习惯性违规。
2.2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前提
通常情况下,操作人员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大都是特定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的主要特点是与标准不符,导致了实际操作与标准要求间还有一定差距。其一,操作者不合格,与标准实施过程不符或者是受客观条件限制。岗位上的管制员和机组应与心理和生理最小标准相符,一旦低于该标准就会产生不安全行为;其二,机场道面的运行存在程序化实施要求,一旦运行同标准不符就会产生不安全行为;其三,人为以外的因素,如机场道面引导措施不足、机场道面运行能见度下降等使得机组人员获取的引导信息存在缺陷,进而引发不安全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组织影响
同直接事故的原因进行对比,组织影响是事故原因最为隐蔽的因素,往往被人们忽略。组织包括航空公司、管制单位和机场三方。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人员、设施和相关信息的管理,如机场投资方的前期调查、投资建设情况将会对机场道面的运行安全产生影响,机场建设方案缺乏有效论证,会导致道面交通被建筑物遮挡,地面管制员视野受到限制;组织文化和架构的影响在组织文化上的体现最为明显,不同于航空器在空中遭受冲突而引起多方重视,地面管制的安全性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运行管理缺乏规范性水平,未执行和发布安全规范的跑道安全运行程序。
2.4不安全监管
实际上,监管涉及到机场、管制单位、航空公司,一旦这三者监管不到位,将极易引发机场跑道入侵事故。而不安全监管主要体现在计划性不合理、监管不规范、监管不力三个方面上。①计划性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管理者想通过降低或简化机场道面的相关运行程序或相关标准,进而引发不安全隐患,例如管制员交接班的过程中未做好准备或准备不足,或者机场道面能见度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未执行相关的机场道面运行程序;②监管不规范:主要体现对于机场道面的运行监管规章制度同最低安全运行标准之间不符,或者是机场地面车辆缺少完善的运行标准;③监管不力:主要体现在对于监管标准和相关程序监管人员难以执行,降低了监管力度,如不能第一时间更新道面老化的引导设备等,以上这些均有可能引发机场跑道入侵事件。
3、机场跑道入侵人为因素的预防措施
3.1不断完善机场运行程序
不管能见度条件的好坏与否,都应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尽快制定出规范化的运行程序。还应结合机场航班的运行流量和未来发展情况,做好运行程序的检查和更新,以促进机场航班持续稳定运行。
3.2规范通话用语
现阶段,对通话用语不断进行规范是相对有效的预防跑道入侵的主要措施。首先,管制员之间需加强监督和配合,始终确保自己经手的管制指令不会出现差错。应加上完整的对方呼号,增强通话语言的标准性水平,避免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出现,应保证指令清晰、明了、完整;其次,应加大航空器驾驶人员的复诵要求。复诵要求是否严格直接对管制指令的接收和发送的正确水平产生影响,管制员应确保管制许可或管制指令可以正确接收且能被接收方全面领会。
3.3通报安全信息
从多方面不断增强管制人员和飞行人员的情景意识,且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检查。管制人员应提醒机组和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应沉着冷静,始终确保航空飞行安全。
3.4必要的流量管理
若管制工作出现在繁忙时段,将会对管制波道产生阻塞,此时的管制员和航空器驾驶员都极易产生过度兴奋的情绪,甚至是焦虑。只有对机组流量进行有效管理,做好相关的分流和控制,将管制员和航空器驾驶员的工作负荷降到最低,才能确保航空飞行安全。
结论:
综上所述,机场跑道入侵是民航事业发展中的安全性问题之一,直接对航班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第一时间预防和遏制机场跑道入侵,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机场跑道入侵事件的出现,促进民航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卫军,许友水.机场跑道入侵人为因素识别与预防研究[J].人类共效学,2014,20(3).
[2]侯婉君.跑道侵入中的人为因素[J].商品与质量,2011(12):52.
[3]刘婧.跑道入侵中人的因素[J].科技致富向导,2012(26):191.
作者简介:姓名:郭晓林(1985-),女,汉族,重庆江津人,本科,航行管制工程师,从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
论文作者:郭晓林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跑道论文; 机场论文; 管制论文; 人员论文; 标准论文; 不安全论文; 人为因素论文; 《科技研究》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