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事业单位缺乏合格的经济管理人才,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格,财务风险意识比较淡漠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以及事业单位各项制度改革的推进,使得单位经济管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重要性;策略
1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部门,在传统财务处理上的问题没有企业复杂,中间可以省去很多步骤。因此,事业单位并不重视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也就没有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一个单位可能只有一个会计处理所有的账务,管理所有的财务往来。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产生了相应的变革,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支撑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需要更加的透明,因此还需要有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支撑,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
1.2 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单位,在招聘人员方面和普通企业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需要更加的透明和公正。因此,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都是通过统一招考进来的,但是在招考时事业单位为了践行国家方针,往往会对着应届毕业生倾斜。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充斥者事业单位的各个岗位,其中也包括财务管理岗位。或者是在招聘时,要求具有工作经验,但是不具备事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经验的也能够进行考试,在招聘细则的落实上存在难度。最终导致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有经验的人才,经济管理相关措施无法落实,改革增加难度。
1.3 事业单位缺乏应对财务风险的意识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单位,在财务收支上一向与政府财政挂钩,自身的财务往来也多与单位业务活动有关,相较于公司财务较为简单,所以会出现事业单位缺乏应对财务风险意识的情况出现。但是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会导致的单位财务风险居高不下,一旦出现财政压力,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就会轰然崩塌。事业单位缺乏应对财务风险意识导致公款吃喝、财务浪费等多种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政府单位的信任度急速下降。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随时都会迎来经济体制改革,具备良好的财务风险是其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2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及意义
2.1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部门,所有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代表政府的行为。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也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升,可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却越发产生怀疑,这对政府开展工作非常的不利。究其原因还是机关工作单位在经济管理上出现问题,财务活动没有透明公开,没有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所以进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改革,能够直接改变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模式,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透明程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同时,通过改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的相关问题,让事业单位的经济模式更加的健康,也让其能够在政府机关变革条件下迅速适应,继续进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政府的公信力影响着公民对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程度,而公民的支持是政府机关继续发展的原动力。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改革也是支撑我国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条件。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单位的排头兵,支持着人民群众的各项生活需求,但是却在财务上过于依赖国家财政。如此财政依赖不利于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家财政的经济负担。国家财政的重大经济负担已经引起公民的严重不满,对社会稳定产生极大的问题。因此,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改革能够扩大事业单位的经济收入来源,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维持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缓解民生问题。
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更新经济管理理念,提升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
想要解决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上的相关问题,首先必须丢弃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更新经济管理理念,根据最新的经济管理要求和事业单位改革要求进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理念的更新。一切政策措施的最终实行效果都需要人员支持,所以提升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素质是解决经济管理实施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的招聘上更加注重专业素质的要求。一方面,可以通过事业单位改革的契机,开放事业单位招聘,注重聘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财务人员。另一方面,响应国家政策,招聘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作为事业单位的财务补充人员。一切政
策措施的执行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操作,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缓解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上的相关问题。
3.2 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企业在财务预算上要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的正常财务活动以及员工的工资福利,在财务预算上更加的复杂。而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同,在预算方面主要集中在单位的日常活动经费和固定资产的支出。因此,通过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在单位的日常运营成本上进行控制,最大限度上降低单位的日常运营成本。同时通过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让经济管理人员对单位的经济往来心里有数,公开的单位预算报表会更加的清晰合理,在提高政府公开透明度上面非常有效,极大的提升政府公信力。
3.3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应对风险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意识不足导致的。事业单位在财政上的过度依赖导致单位的财务风险意识极其不足,遇到现在的事业单位改革,让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上出现大量的问题。因此,只有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意识,提升事业单位应对风险能力,才能够让事业单位在经济体制变革中稳固自身发展。比如事业单位要对自身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在进行财政申请和贷款申请时要严格依据自身经济能力进行考核,降低单位运营风险。
4 结束语
新形势下,我国的事业单位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财政优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能再坐以待毙,应该主动出击,在国内事业单位改革浪潮中抢夺先机,以主动姿态面对变革。通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改革创新,更新经济管理理念,提升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素质,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财务风险意识,提升应对风险能力,更加有利于事业单位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更加健康的姿态迎接群众的检验和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慧.关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26).
[2] 王鹏.新形势下对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5(6).
[3] 杨雪婵.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3).
论文作者:杨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事业单位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论文; 单位论文; 经济论文; 风险论文; 新形势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