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是将学生按照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来进行分组,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进行讨论和动手实践,老师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和考核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达到合作小组内学生互相启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1 利用小組合作,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课堂中,通过轻松的课堂氛围和学生间的积极互动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而将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无疑是小学生接受程度最高的一种互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小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心理、生理特点来进行的,帮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自主探索,更快捷的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以及数学思考方法。在课堂上,学生为主,老师为辅,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实现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比如在 “认识图形”这课中,老师拿出一套积木首先让学生观察积木都有什么形状,让学生独立思考这套积木可以搭建哪些建筑物,然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如何用有限的积木搭建出更多的建筑,最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积木搭建出生活中的房屋、小船、小桥等等,然后让小组间进行比赛,同一套积木搭建的建筑物又多又形象的老师进行表扬。在合作小组中学生群策群力,在搭建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建筑的形状一边动手操作,不仅数学知识点掌握了,还激发了学生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更使得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
2 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自主探索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同时最大化的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尝试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间的交流合作来完成数学知识的验证。比如学习除法时,当老师问“赵伯伯平均每次要运多少箱货”时,学生都积极的举手,老师没有让学生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利用各自手中的学习工具阐述小组的解题思路。有的小组说想口诀因为二三得六,2x3=6,6÷3=2,60÷3=20;而有的小组则是把60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发现60可以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2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小组都能通过讨论理清计算思路,并且在对解题思路的讨论与探究中一些小组还能举一反三,如,运动会班级购买了60瓶水,每人平均分得两瓶,班级一共有多少人呢?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小组在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泼,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合作小组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
3 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自主思考,通过交流合作学生能够取长补短的数学合作小组才是真正有效率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中,不仅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学生和老师之间也可以进行思想的碰撞。比如数学中“观察物体”这课中,老师通过6个小正方体来给学生进行展示不同的摆放方式和不同观察角度得到的图形都有哪些变化,并提出疑问:如果用4个正方体摆出的图形,再加2个正方体但是从正面看图形不改变应该怎么操作?同时以学生小组为单位提出:用这6个正方体可以摆出多少种从正面看相同的图形?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同时,也会适时的加入到各小组的讨论中,出现错误时及时进行纠正,比如有的学生认为从正面看相同的只有组成长方形才叫相同,思维出现了禁锢,老师就要发散学生思维:用5个正方体再加1个正方体组成的图形可不可以是相同的?4个正方体加两个可以不可以?3个正方体加3个可不可以?通过学生和老师间互相提出疑问,引导思考,动手验证结论,老师参与进每个数学小组中,提出发散思维的疑问,让学生小组避免走弯路,同时针对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纠正和点拨,数学老师在讨论小组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每个学生小组进行汇报总结时,数学老师同时引导学生要学会倾听,将别的小组的分析在脑子中也进行验证,进行查漏补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使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对于数学知识点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使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更高效。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将小组合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完善了自己的性格和提升了自身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秀坤.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159-159.
[2]孙彩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174-174.
[3]徐涌迁,徐涌会.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设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7):36-37.
论文作者:陈祖荣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9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正方体论文; 老师论文; 高效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新疆教育》2019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