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民建模板施工技术的途径分析论文_孔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工程集团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新型工民建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民建行业先进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作为新型的施工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工民建的整体质量,并且能够弥补在施工过程中其他施工技术所带来的弊端,极大程度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建筑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工民建;模板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模板施工技术是工民建中的主要技术,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模板施工质量,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切实掌握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并切实加强对其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工民建质量的提升。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工民建中加强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并对模板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筑模板施工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旨在与同行强化业务之间的交流,不断地提高工民建质量。

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模板工程是一种临时性的支撑系统,是用于控制混凝土形状和建筑主体构造的重要系统,如图1。模板组成主要包括面板、支撑系统(龙骨、小梁等)、联结卡扣、联结配件、支承构成等。模板的材料不是统一不变的,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选择适用材料,适应性很强。一般建筑模板形式有木模、钢模、铝合金模板、组合模板、塑料模、玻璃钢模板等,其中任何一种形式的模板都有优缺点。从当前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看,钢模、组合模板等比较常用。模板工程在工民建中的应用,不仅保证了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质量,也提高了主体结构稳定性,利于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模板施工技术作为工民建施工技术中的一部分,随着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发展也有了长足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筑模板技术从原来的定型木模快转化为新型模板技术;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模板形式发展了一定变化,出现工具式模板和永久式模板。进入21世纪后,我国建筑模板技术日益多样化,具体形式也多了起来,如木模、钢模、铝合金模板等。模板是工民建主体结构成型的必要手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建筑结构和构件的形状与尺寸,控制好构件位置、标高等参数,并做好模板配置、施工安装与拆卸,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保证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同时以便拆卸。

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2.1模板材料及承载材料的问题

在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模板材料及承载材料往往对于模板工程的质量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模板材料或者承载材料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在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就会使得施工的质量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比如说钢管的直径不满足要求,或者是扣件顶托的厚度不满足要求,都会对于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模板工程的质量。所以说模板材料以及承载材料都会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正常应用造成影响。

2.2技术水平重视不足

就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阶段而言,依然还存在有部分的施工技术人员对于技术交底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使得大量的施工人员对于施工技术完全摸不到头脑,施工技术不达标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也就使得设计施工的标准要求难以实现。

2.3模板配置存在问题

在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模板配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模板的配置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如果在配置模板的过程中出现了任何问题,都会使得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而影响模板配置的主要因素就是来自于施工人员。比如说一些施工人员在进行模板的配置时,仅仅按照自己的经验,而没有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来进行配置,这样就十分容易使得模板的配置出现偏差,而如果模板的配置出现了偏差,就会进一步影响模板工程的质量。

3提升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3.1准确选材

在实际施工现场,需要加大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力度,同时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及时对施工材料进行补给工作,例如实际施工中所需要的水泥、钢筋以及其他材料等,应该对这些材料每天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定期的清点和核对,认真确认所剩材料是否满足第二天的施工需求,若材料出现不足情况时,需要及时做好材料的补给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同时,还需要聘请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其中包括材料仓库的管理人员以及材料补给的管理人员等,需要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发生,若出现浪费现象需要及时向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进行上报,工民建的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以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施工材料在保存与放置阶段,需要做好材料的防潮、防火等安全问题,以免出现存放不当而出现材料浪费。

3.2提高模板施工技术

工民建模板施工过程中遵循的施工技术指标对建筑模板来说,很多方面都要较详细的施工技术指标。对模板设计过程而言,模板设计的位置问题都具体到几厘米几毫米;对模板的安装过程而言,模板的各个构件的组合安装偏差也有着各种详细的要求,而且允许的偏差都是极其微小的;对模板拆除过程而言,对整体建筑的混凝土强度也有着及其严格的要求,钢筋的允许偏差都是以毫米为单位来计算的。

3.3提升模板配置质量

在开展模板设计工作之时必须以设计图纸为标准依据,合理把握好模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促使支撑系统的设计质量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增强。针对结构相对更加复杂的模板支护安装,可采取放大样设计法,依据结构图纸绘制模板特征,进而由技术人员来进行模板尺寸大小的设计,并依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来予以定制化生产。如果构件结构十分复杂,可采取针对性的计算处理来进行模板的配置。 3.4加强模板施工的验收

在完成了模板工程的施工之后,还必须要对于模板施工进行有效的验收,模板工程的验收对于模板工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模板结构进行严格的检验,检验结构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各项尺寸是否存在偏差。同时还需要对于钢管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检验,因为钢管材料的刚度和强度对于模板结构的稳定和混凝土的浇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其刚度和强度都必须要满足设计的要求。

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工民建模板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已经愈发明显,在开展具体的施工作业之前,便应当制定以更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开展作业活动,为保障施工效果能够得到合理化的保障,必须要能够制定出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增强管理工作的成效,并尽可能的促使施工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以及责任意识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并使得其可以切实遵循相关的施工方案来予以施工作业,也只有这样方可由本质上使得建筑模板工程的质量得以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崔玉生,胡浩民.如何促进建筑工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进步.吉林建筑,2012(28):07-10.

[2]任贵杰.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121-124.

[3]汪群.浅析工民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低碳世界,2014(29):346-349.

[4]赖卫海.工民建施工中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江西建材,2015(16):64-67.

[5]田绩先.浅析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工民建技术与设计,2014(47):346-349.

论文作者:孔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加强工民建模板施工技术的途径分析论文_孔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