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中英汉语码混用现象及语言规范化问题探究
张梦予 西北民族大学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对外交流范围不断拓广,网络传播水平不断提高,在各大网络媒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杂糅的组合,这样的现象在语言学中被称为语码混用。这些由网络催生的新词迅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通过网络媒体的大肆传播而被人们广为使用。但语码混用现象在丰富着人们的语言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同样对语言规范化造成了影响。本文试图从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混用现象入手,通过分析网络新词中英汉语码混用现象的主要类型及成因,以探讨网络新词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
关键词: 语码混用;网络流行语;语言规范化
一、语码与语码混用
语码混用现象在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随处可见,“hold住”、“厉害了word哥”、“C位”…每一个语码混用的网络流行词都有着自己的形成背景以及发展过程。这些语码混用的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有些能符合语法规则,有些与语法规则相悖,但它们对语言世界产生的力量和影响也不容小觑。
(一 )语码
语码指人们用于交际的语言系统,包括语言或语言的各种变体,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选择不同的语码能够显示交际者的交际风格,或者一定的语言特征。
(二)语码混用
语码混用,又称语码借用,指在双语条件下,以一种语码为主,夹杂其他语码的语言现象。通俗地讲就是语言表达中出现两种或多种语码的交替使用。
需要阐明的是,在流行语中,语码混用的现象十分普遍。除了英汉语码混用的词语,还有“扎心了,老铁”这种方言与普通话的语码混用,以及“666(牛牛牛)”这种数字语码混用词语。但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英汉语码混用的问题。
二、网络新词中英汉语码混用类型
目前,网络语言使用者年纪较轻,普遍受教育程度也较高,能更快接受新事物。而且其英语水平也较高,能将英语表达熟练运用。因此英汉语码混用现象在当前流行语中十分常见。通过对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混用现象进行归纳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英语单词与汉语语码混用
①“-ing”&“-ed”
(1)英汉意义相近
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一步探究不同融资约束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差异性。按照Score和SA指数两种衡量融资约束的不同标准将上市公司进行分组,若Score大于均值0.50318时,则样本融资约束程度较小,记为Score_high组,反之,记为Score_low组;同理,SA指数大于均值-3.53712时,其融资约束程度较严重,记为SA_high组,反之,记为SA_low组。表7结果显示,Score_low组的平均处置效应远远超过Score_high组,SA_high组略微高于SA_low组,这意味着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越高,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英语中的所有格形式“’s”用在表达所有权的归属,“’s”在汉语中进行使用时代替了汉语中的“的”,这样的使用方法在店名、网站名等地方的使用比较常见。
2012年,我县共落实国家级玉米高产示范区五个,重点推广种植辽单565、良玉88、丹玉96-22、联达 288、郑单 958、伟科 606、农华101、中鑫108等耐密玉米新品种。全县五个示范区平均908.5 kg/667 m2,对照田平均750.7 kg/667 m2,增产21%。全县平均600 kg/667 m2,增产51.4%。
①“no zuo no die”
“no zuo no die”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其中“作”是南方方言,意为“找死”,这个流行语则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口语说法。“no zuo no die”中的“no”与“die”这两个单词上,但“zuo”为汉语拼音,因此这个词属于英汉语码混用现象。除此之外,“no zuo no die”并不是单纯将“no”与“die”替换至词组中,在结构上“no zuo no die”采用的是汉语的语法结构“不A不B”式,主要强调的是“如果不A就不B”的意思。
观察组38例中,治愈25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38例中,治愈13例,显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8.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Hold住
在英语单词“hold”的词义为拿着、握住;保持某种姿势;支撑、托住、按住;控制、约束等意思。而把“hold”与汉语中做动词补语的“住”相结合而产生的“Hold 住”就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充满自信从容地应对一切。
(2)英语与汉语同音
目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时期,而我国又十分重视实体经济中的制造业。在现在的制造业中,自动化控制技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为工业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效率和产能,自动化技术依靠计算机、机器和其他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为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消耗。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只有遵循这一发展方向,才能保证我国制造业的迅速进步,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自动化技术在其特定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style”这个词缀首先是从“江南 style”这首歌开始流行的,随后各种各样的“-style”应运而生,如“航母 style”。这里的“-style”,跟中文的“范儿”的意思接近,是一种形容风格、派头、气质。的表达。
①厉害了word哥
“厉害了word哥”就是“厉害了我的哥"的意思,指觉得对方很厉害,礼貌性地称赞表扬,表达了一种膜拜敬佩之意。其中,“Word”与“我的”同音,但在意义之间并没有共通之处,是用了谐音的方法,让人们在能理解对方含义的前提下,诙谐幽默的抒发内心情感。
②笑skr个人
skr是嘻哈界的语气助词,由于“skr”发音和“si/shi ge/ke”相近,因此,例如“笑skr个人”、“skr而止”等词都成为网友爱用的流行语。
(3)其他
除了以上两种语码混用的流行语,还有一种流行词中的英语语码既不是与汉语同音,也不是与汉语同义,我们就将它归为“其他”类。例如:
邹志强[8]指出,在北极周边国家中,相对美国和加拿大,俄罗斯和挪威两国有输出油气和利用北极航线的迫切要求,因此,存在着从俄罗斯和挪威向东亚及中国输送原油的贸易流。
“打 call”
“打call”指观众们跟随音乐,用呼喊、挥动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者互动的行为。这一词与其他形式的英语单词语码混用不同,从词源上看,它还存在着回流词以及多种语言混合现象。从语码混用的形式上来看,它有意义的相似,又有语言的相似。而且在产生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英汉语码混用,还有一定程度上日英语码混用。因此我们不将它归入以上两种分类。
(二)英语词缀与汉语混用
除将了完整的英语单词嵌入汉语表达,在网络流行语中,英语词缀也常与汉语混用,出现两种情况。
(1)强调语法
一些情况下,将英语词缀混用到汉语中,主要是借用其语法意义。例如:
英语单词与汉语语码混用占英汉语码混用的比例比较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英语中表示现在分词形式的“-ing”和表示过去分词形式的“-ed”就常常被混杂到汉语中使用。用“ing”来表示自己目前的状态,例如“恋爱ing”。
英语中表示行为已经完成的“-ed”放在汉语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结束。但这种语码混用的现象并不常见。
β1~β12的权重可由前面的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得到,分别为:0.12,0.06,0.05,0.18,0.11,0.09,0.04,0.06,0.07,0.1,0.03,0.09。
③“’s”
在英汉语码混用的流行词中,有些英语单词或词组是直接通过替换汉语词汇形成的。例如:
(2)强调词汇
除了强调语法意义,有些英语词缀的使用则是为了借用词缀的语义。
“-style”
除了用意义相同的英汉词汇来相互替换,从而组成英汉语码混用的词,还有些混用是以汉英词汇的相近发音得来的。例如:
最近流行的“freestyle”更是一夜之间火遍网络,指即兴发挥。
稳定性:取同一批稻谷,在 0h、2h、4h、6h、8h 各测定一次,计算出叶黄素提取量的RSD为1.22%,表明样品溶液在8h内基本稳定。
通过将英语词缀融入汉语表达的表达方式充分利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优势,汉语表达也有了时态变化,语言表达也更加清楚,更具时尚感。
(三)英语缩略词与汉语混用
缩略词是英汉混用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它言简意赅、信息量大,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在任何语言里,人们都会用缩略语表示专用名词或术语。而因为网络传播要求快速便捷的特点,也催生除了许多缩略词形式的英汉语码混用流行词。例如:
①C(Center)位,指一群人里面最中心的位置,现用来形容受到关注最多、最有实力的人。
欧洲航天局在数据分发时仅发布了Sentinel-2的L1C级数据,L1C级数据是经过几何精校正的正射影像,并没有进行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11]。而L2A级数据是包含经过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的大气底层反射率数据,但这个L2A数据需要用户根据需求自行生产,为此,欧洲航天局发布了专门生产L2A级数据的插件Sen2cor。苏伟等研究发现,Sen2cor方法的大气校正精度高于6S模型[12]。
③DIY(Do It Yourself)意为自己动手做,值得一提的是,DIY本是名词短语,但现在往往用作形容词,指“自助的”。
④ BGM(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乐,用于在作品、生活中调节气氛,增强情感表达,例如:“没人能在我的BGM里战胜我”。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这种英语缩略词与汉语语码混合的现象,一般不会影响汉语语法。而且这些缩略词可以直接进入汉语且不易改变。
三、英汉语码混用网络新词的产生原因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词可以发现,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混用现象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汉语自身发展规律原因
(3)社会大众对第二语言的掌握
如果说对等理论类似于“信”和“达”,是翻译的初衷,那么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则是实现这一初衷所要跨越的障碍和考虑的方面。前者是翻译的理据,后者也是翻译的理据;前者是理想层面的,后者则是实践层面的。该文仅限于论述西方语言人名的汉译,探究其翻译实践中的理据。
(二)社会原因
(1)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求异心理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上的追求创新很大程度受到人们心理的影响。求新心理促成词汇领域中新词的大量产生。随着西方思想观念传入我国,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激发了人们求异尚变的心理。人们开始使用语码混用形式的词语,以此表达内心情感。
②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指信息技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IT男”、“IT人员”。
(2)网络等媒介的飞速发展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新信息要求人们准确而又简练地传情达意,这也要求语言从简,这也催生了很多缩略词语码混用的出现,并通过网络传播被广大群众运用在日常表达中。
语码混用现象的出现,证明了汉语系统本身的发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人们交际的需求。汉语是孤立语的代表语言,汉字是独特的表意文字。随着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多,民众对其他语言的了解逐渐加深,汉语中的一些表达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此外,也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人们会用一些简便的英语表达形式对汉语词汇进行替代。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增进,英语学习变得十分重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英语早已走进课堂,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正是因为人们对英语的接受性大大增强,为英汉语码混用词汇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家庭同样是孩子的学校,同时也是孩子最放松、最熟悉的地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密切。教师应当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校外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家庭成员、记录家庭事件,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记录家事,引导学生记录下家里发生的难忘的事情、开心的事情、难过的事情等等。这样一来,家庭琐事、家庭成员的活动等等也将成为孩子写作素材的一大来源,记录家庭事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孩子写出真实而不套路的文字。
四、语码混用与语言规范性
汉英语码混用的流行语在语义和使用形式上都有新的变化,但是网络流行语是否适合在新闻报刊、电视广播等正式场合中使用,已成为语言规范化需探讨的重要话题。
语言规范是指对历史发展中混乱、多样语言的各方面进行规划,使其成为规范的语言。语言规范有助于标准语的推广,消除由语言变异造成的分歧混乱现象,保障社交的正常进行。
从图5~图8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差分隐私保护算法DPTrustSVD仍可以较好地缓解冷启动问题,特别是当ε∈[2,10]时,隐私保护力度和预测准确率达到了比较合理的折中,即一方面实现了对原始数据的差分隐私保护,另一方面算法的预测准确率更接近未做隐私保护的TrustSVD算法.对于SVD++算法来说,由于自身未考虑信任关系而不擅长改善冷启动问题,当做了差分隐私保护后,预测准确率在两个数据集上的表现均弱于DPTrustSVD.
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赞同的人认为,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英汉语码混用流行语是具有鲜明特色的语言标本,通过探究这些流行语,可以把握时代的脉络,能记录当代社会最受关注、最热门的信息。而且,流行语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包含着人民大众的语言智慧。虽然流行语存在着许多不符合规范化的问题,但也不能打压流行语,应依据时代特征,有选择的使用。反对的人认为,流行语本质上是一种“快餐文化”,虽具有时代特性却难以流传。而且流行语口语化的性质,并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使用。它们有些在语法上存在着本质错误,对于学龄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语码混用网络语会对青少年产生导向作用,让他们在语法语用等方面产生混乱,带来不良影响。
但其实,针对我们之前所对英汉语码混用网络词汇进行的分类来看,大部分缩略词以及表示语义接近的英语单词在进入汉语表达时,对汉语的语法影响并不是很大,但这些词却对英语语法的改变较大,如果在与以英语为母语者交流时使用,难免会造成交际障碍。
对于语码混用的流行语使用的不同态度,正反映了人们对于语言规范的态度。一方面,我们应该遵循语言规范政策,使用规范的语言,保持汉语的特征。语码混用的流行词存在其使用局限性,只针对合适的对象及语境,如果一味滥用,并无法达到交际目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流行语的存在价值,流行语中的英汉语码混用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理念和民众心理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社会流行语,流行语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它们的不断更新,是语言丰富性、进步性的体现。而新词是否能成为固定使用的词汇,也需看其是否能在时代潮流中不断发展。
五、结语
网络流行语中英汉码混用现象近年来逐渐普遍,越来越多地传播媒体中都出现了他们的影子。通过社会语言学对语码混用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引导社会语用的健康发展,促进国家语言规范化建设。当前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对语言规范化现象的探讨也有很多,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去年乌有先生与子虚道人出谷查看天下之势,黄昏里经过潼关,只觉得残阳如血,雄关雾列,草木交缠在惨惨兵气之中。两老修道学易,知道此地是天下关键,十年内外,必然有事。果然十年之后,潼关之上,灵宝西原,哥舒翰的大军陷入崔乾祐重围,数十万的大军出潼关,渡黄河,被叛军的虎狼之师赶进高原中的深堑,在对岸雷鸣一样的鼓声里哭爹喊娘地被刀剑切割成残肢,被木石冲撞成肉酱,被油火烧成焦炭,马血与人血,骨头与脑髓,泥浆与草木,搅拌在一起。
1.我们已探讨了语码混用流行语的产生原因以及英汉语码混用词汇的主要分类,这些英汉之间的语码混用的方式能否运用到其他语类的语码混用中?
2.无论是语言使用还是语言规范,“约定俗成”都是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但语码混用词汇的使用会存在一定的使用“圈子”,这是否会影响语言交际,有什么方式可以避免。
3.在本文我们一直讨论点是英汉语码混用现象,提到了英语缩略语与汉语的混用,但还有词是依据汉语拼音母缩写的混用,有些缩略语既有汉语缩略也有英语缩略(LOL)。这些词在语码混用时会给双语听话人造成困扰,而且也难以进行分类。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
面对种种矛盾,油建二公司领导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施工方案:首先,对施工中存在的困难,成立施工技术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各个击破;工程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即先挖沟,由管线施工队沿管沟铺管、组对、焊接、自检,随后由返修小队处理不合格焊口,再进行无损探伤,分段做气密试验和水压试验,通球小队打压、通球,最后由防腐队进行除锈防腐,经一万伏电火花检查,质量合格后再下沟、回填;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保证最终质量检查一次合格。
语言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语码混用现象也必然会层出不穷。语码混用在现在的社会中十分常见,从各个种类,各种语言的混用中也能折射出社会的种种问题。因此,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语码混用现象,解决其中的问题,更好的为我们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
[1]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昌来.应用语言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7.
[3]邱娅梅.从“hold 住”看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杨永和,陈英红.语码混用现象的社会语用学解读[J].外语学刊,2014
[5]曹乃玲.流行语中的语码混用及其修辞价值[J].修辞学习,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