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通病分析与应对对策分析论文_杨锦

市政工程施工通病分析与应对对策分析论文_杨锦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空前的发展和成就的过程中,市政工程的发展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各种缺陷,很多类似于道路塌陷、交通拥堵、桥梁断裂等问题频频出现。究其根源,除了追究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外,还要找到从根本上分析问题的源头,只有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各种难关进行突破,找出技术上存在的通病,并对其进行改善,才能共根本上解决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的向前推进。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通病;应对对策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通病

通过对当前施工过程的现状分析,本文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存在各种通病总结为以下几点:

1.1专业工程测量方面存在问题

工程测量工作值整个市政工程的关键步骤也是最为常见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设计前期的地形修测、施工过程中所需工程量的测量等内容,所以测量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效果以及工程质量[2]。但是,目前分析来看,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工程施工单位对测量工作的标准的认知以及把握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对测量单位的把握、地理地形的认知误差,甚至是在测量过程中测量数据的精准度把握都存在差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能够直接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工程测量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视。

1.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要求不够严格

通常情况下,当提到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时都会想到与工程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等这些显性的技术问题。但是,作为对市政工程进行整体把握的监管部门,如果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监控不够严格,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倘若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要求把控不到位、忽视质量控制的作用,那么即使后续的工作做得在完善也是不能达到标准的不合格工程。

1.3基本的工程材料不达标,机械设备不够完善

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离不开施工材料,它是市政工程的直接载体,施工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环节的进行,也决定了市政工程最终完成时的工程质量和后期的使用寿命。负责工程施工的部分企业和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在材料的选择上过于随意,只保证利益最大化不寻求质量的最优化,这一定程度上致使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施工材料的选择差最终会使得工程质量差,例如地下管道的材质选择不重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就容易发生管道爆裂渗水,道路施工混凝土的材料调配不到位可能会出现道路塌陷的情况[2]。

另外,机械设备是市政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选取合适而且科学的机械设备来助力工程是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1.4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一个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必然缺少不了监督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很多市政工程因为监管不力、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而引发各种质量安全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关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而且还可能对工程项目的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另外,监管不到位还会直接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是目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改善市政施工技术的对策

2.1创新理念,优化管理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缺少变通是导致技术创新速度缓慢、施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对建设理念进行创新,摒弃与当下环境不符合的建设理念,选择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来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让市政建设需求、生态需求、人文需求都得到最大满足,同时还能够让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控制施工成本,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有很多从事市政管理的人员思想非常陈旧,不愿意将资金花费在新型机械的采购上,对新型技术抱有排斥态度,这种保守的观念就导致新技术的推广受到阻碍,工程建设优化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市政部门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充分了解,分析其缺点,找到与时代不符合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积极的优化。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本土化的优化施工技术与设备。除此之外,在优化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对管理进行优化,有效的施工管理是施工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在施工管理上,按照科学的方法有序进行,制定出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通过制度的制定让市政施工技术得到优化。要想让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就要重视人员培训工作,保证人员的技能水平能够与日新月异的技术相匹配。市政建设通过政策的制定,能够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有力环境。

2.2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

市政工程对施工团队的专业性要求很高,根据市政工程给出的施工要求组建相关的施工团队能够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效率的提高,同时专业化的施工团队也代表着严谨、细微的施工操作处理,能有效避免一些因为失误操作而造成的损失[3]。与此同时,专业化的团队也代表着搞笑的管理模式,这在施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进行反馈,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至于影响整体施工工程的完成进度。

2.3加强工程测量工作的管理

测量工作是关乎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工作,将直接影响后续施工过程。因此,除了需要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分析所需测量工程量的测量标准。要在结合以往相关经验以及实际施工情况的同时,把握不断更新的测量技术要求,科学合理的开展测量工作。再引入第二方测量复测进行检查,误差互解。从而保证测量数据真实、有效而且准确,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

2.4不断完善监管制度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监管部门起着重要作用,应以身作则,积极领导施工人员投身工作。企业要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法律意识,督促群众行使监督权,敢于建言献策,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系统,严格审查现场施工状况,提高测量的要求,把握好现场施工的动态;奖惩制度可以有效的刺激约束员工的行为,一旦发现有违背施工现场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行为一定要严惩,甚至交与法律部门处理,尽可能的排除安全隐患,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2.5合理引进先进的设备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养护意识,根据施工现场设计制定对施工机械的选用原则,施工前要及时做好设备的检查,对每一个设备的耗损情况都掌握清楚,设备使用完后要,进行清理和保养,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后期的维护,施工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要谨慎爱护,其他人员进行监督[1]。

2.6加强原材料质量

要严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前,质量检查部门一定要仔细核查,要求厂商出具相关的材料证明报告,保证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并符合施工要求,工作人员要根据质检部门出具的报告仔细核查是否与施工材料实际情况相符,不仅要核查材料的质量、数量,还要仔细检查外观,外表受损严重的也不能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安全隐患,为人民大众建造好的生活环境。

结论:总之,市政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其项目更广泛,综合规划性更强,需要紧紧结合城市整体规划进行设计,同时作为市政工程的建设者,必须明确影响工程施工的各个要素,分析当前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榆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科学之友,2010,3(8):12.

[2]刘磊.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价值工程,2011,(09):19-21.

[3]石元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及对策论述[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83.

论文作者:杨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施工通病分析与应对对策分析论文_杨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