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 张翠华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一小学校 6350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让他们在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能探究、会探究、乐探究,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并从中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 成功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引入“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彻底改变教师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的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的方式,按照开展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下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可概括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索研究——交流沟通——小结成果——课外延伸。
一、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如何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尝试重组教材,设置一个与旧知相连接的新知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新问题急于解决,但仅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又无法解决,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主动开展探究。
2.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数学课的教学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实际上,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开发一个探索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发现问题;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发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二、探索研究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问题情境确定后,学习过程即进入探究阶段。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有没有研究过程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探究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记忆才会牢固,推理才能严密。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手、眼、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这样做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由果索因。探究阶段,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果”让其探究“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印象深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培养了探索精神,同时也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对知识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调查研究。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一般是直接在课堂上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探索研究而获得的。但有些课题需要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调查、统计,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分析,例如教学“统计知识”。
三、交流沟通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经过了艰苦的探索过程,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较丰富的主观感受,心中有“意”,胸中有“情”,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意向,不吐不快。交流沟通就是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集体内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探究过程,揭示规律,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往、沟通及相互了解,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分析思考其他同学的思路并做出自己的判断。交流给每个同学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而且丰富了想象力,使能力得到了提高。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有:
1.描述式。对于涉及“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交流沟通可采用描述的方法,即让学生将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等内容的规律性认识用自己的话语呈现于老师和同学面前,静听评判。
2.操作式。对于涉及“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交流沟通可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
3.图表式。对于涉及“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内容,交流沟通可采用图表的方式。
4.列举式。对于涉及“实践与综合运用”部分的内容,交流沟通可采用列举的方式。
四、小结成果是“探究性学习”的升华
小结是一节课的尾声。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可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探索,探究出丰富多彩但有些是杂乱无章的结果。这些结果凝结着学生探究的辛苦,却有错有对。小结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对于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结果要巧妙地进行处理。
五、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迁移与拓展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自身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进行的研究性活动。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这一活动在课外的延伸,对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理念与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创设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探索研究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交流沟通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小结成果是“探究性学习”的升华,课外延伸是“探究性学习”的迁移和拓展。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密不可分。“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婉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J].新课程学习(中),2014,(7),1。
[2]石涛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J].学周刊,2015,(33),21。
论文作者:张翠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探究性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