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减排
引言
火电厂作为传统高能耗企业中的代表,在电厂日常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能耗,对电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构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措施针对热动系统机组运行方式、运行参数与真空系统进行改造,并强化对余热、污水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1热能动力系统的相关内容
热能动力系统指的是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从高温热源位置获取更多热量,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发生膨胀,进而将循环废热不断地排除。目前,我国热能系统中的高温热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煤炭燃烧的热能是一种常见的高温热源,还有很多燃烧矿物原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燃烧矿物燃料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因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采取节约能源、提升能源利用率的方式制造热能。在热能动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量转换关系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这一过程会在生态环境中产生大量废热,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热能动力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资源紧张问题,建设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2节能改造的重要性
2.1有利于系统优化
系统优化能够改善资源不合理利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解决系统内部的问题,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系统的能量。
2.2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热能动力系统的节能改造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热能动力联产系统升级后,能够减轻资源浪费问题,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为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支持,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2.3减少资源浪费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在企业的运营和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发展模式是低能耗模式,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内容。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属于资源短缺型国家,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用大量的能源,这就需要企业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减少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探讨
3.1热动系统机组改造
从调节机组的运行参数层面入手,在机组运行前6个月执行单阀运行模式,此后改为顺序阀运行模式,可节约1.6g/kWh的煤耗。在机组运行过程中需针对运行参数进行调节,依照设计值进行主、再蒸汽温度的设计,可节约0.7kWh的供电煤耗。同时,需针对加煤量与加煤速度进行把控,依照操作规程控制机组启停过程中的水温,针对高温加热系统及热管进行定期检修维护,降低热能损失。此外,还需保障水室的焊接密封性能,防范在汽轮机蒸汽加压时引发高压蒸汽泄漏问题,导致机组启动时间延长。
从真空系统改造层面入手,通常300MW机组的汽轮机排气压力相较于标准值会增加1%,相应使得机组热耗率的相对变化率增加1%以上,对此应保障凝结器处于最佳真空状态,以此提高机组运行效率。一方面,应指派专人每月至少开展2次真空严密性试验,配合凝结器灌水查漏试验,保障机组具备良好的真空密封性能;另一方面,针对凝结器铜管/钛管内水质进行检测,定期清洗铜管避免因存在水垢而加大热水交换过程中的能耗,提高机组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针对变频调速系统进行节电改造,通过调节挡板、液力耦合器、水电阻、高压变频器等装置,运用低压、高压变频技术降低系统能耗;针对蒸汽管道系统进行改造,依托高压输送原则减少蒸汽管道的散热损失,结合低压使用原则充分挖掘蒸汽中的热潜能,使排放冷凝水的温度有所下降,进而降低蒸汽消耗量,实现节能目标;采用节流配汽-喷嘴配汽联合方式运行,降低机组能源损耗;针对汽轮机进行改造,从凝汽器入手进行运行性能的调节,以此提高冷端设备运行效率、节约发电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由于在火电厂热动系统运转过程中,机组深调峰时风机效率与满负荷状态下的运行效率间具有约40%的差距,导流器效率差值约为57%,风机运行效率较低,且节流损失较大。因此还需针对火电厂现有发电调度模式进行调整,针对热力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进行配电网的合理规划,结合具体运行需求进行变压器数量、配网结构的调节,优化无功配置与功率布置情况,以此降低综合线损、提高燃煤发电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设计目标。
3.2锅炉排烟余热的回收利用
通常火电厂锅炉排烟的余热最高可达到200°C以上,由此产生严重的热能浪费问题,因此需基于节能环保原则进行锅炉结构改造,最大限度降低热能损失,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在此可选取节能器安装在热动系统中,实现锅炉排出余热的循环利用,同时还可以在锅炉尾部的引水位置安装低压省煤器,既能实现余热的充分收集,还能够节约煤炭资源、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当前我国在锅炉排烟余热回收技术的研发层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借助预热助燃空气提高热动系统设备的运行效能,配合防腐蚀管式换热器、烟气回热加热器等设备协同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余热回收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3锅炉排污水与热能再利用
通常火电厂设有两种排污模式,分别为连续排污与定期排污,当前我国火电厂普遍采用单级排污系统,结合火电厂的污水排放规律实现定期排污处理,但在连续排污处理方面仅能利用排污处理器直接处理扩容后的污水,在此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与热量损耗,甚至会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对此需针对火电厂热动系统进行改造,围绕锅炉排污水环节布设锅炉热量回收节能装置,减少排污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实现热量回收利用。同时还应在锅炉污水排放端设置锅炉疏水排污热废水回收器,以此实现扩容污水的循环利用,践行节能减排目标,提高能源利用率。
3.4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改造
采用蒸汽凝结水回收技术进行低压蒸汽的再利用,通过收集水蒸气凝结水的余热,为锅炉的运转提供能量补偿,实现节能与效益目标的兼顾。当前普遍采用加压回收技术进行凝结网处理,将凝结水进行充分利用,使生成的热量得到充分回收,进而通过加压提升换热系统的运转效能,还有助于进一步加快蒸汽的流动、转换效率,降低高压蒸汽管道堵塞的机率,减少因故障维修带来的额外成本支出,提高设备运维效率。通常可选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其一是加压回水方式,主要利用气动凝结水加压泵装置针对凝结水进行加压处理,进而实现凝结水的输送,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其二是背压回水方式,利用疏水阀输送蒸汽与凝结水,利用二次闪蒸汽压力提高加热设备的运行效能,并实现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再利用,实现节约能耗与降低排放的双重目标。
结束语
在火电厂发电与供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能源损耗,存在发电成本高、污染排放量大等缺陷。本文分析了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的应用原理,围绕热动系统机组改造、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锅炉排污水与热能再利用、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改造四个层面,探讨了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新民.火力电厂热能动力与生产经营[J].科技风,2018(32):191.
[2]韩鸣利.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和燃烧探析[J].四川建材,2018,44(09):34+39.
[3]邱邦海.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研究[J].时代农机,2018,45(08):119.
[4]严永辉.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有效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4):228-229.
论文作者:周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热能论文; 系统论文; 火电厂论文; 凝结水论文; 蒸汽论文; 节能论文; 锅炉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