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与当代中国”第二届论坛暨“钱学森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举行论文

“钱学森与当代中国”第二届论坛暨“钱学森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刊讯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10 周年,10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共同主办“钱学森与当代中国”第二届论坛暨“钱学森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潘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等出席。钱学森之子、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章百家指出,钱学森先生是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领军人物,他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不仅限于他个人的杰出成就,还包括他对我国极其缺乏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关科研和工程团队的组织,对科学、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科学思想的传播。

潘敏指出,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艺术思想具有很强的战略预见性和现实指导性,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用这些思想和体系来研究、解决当前的各种问题,非常有意义。

橘红是从这湖面上坐船走的。杨琳说,四层大客轮。他记得,那是从重庆到南京的,从长江进洞庭湖停靠在临湖码头,再随洞庭湖水北出长江,东下南京。

徐建刚表示,以一个科学家的名字同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相联系,召开研讨会,这是历史的定位,也是一份殊荣。中国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离不开钱学森的特殊杰出贡献,钱学森无愧这样的殊荣。一个民族的未来,需要有精神的传承。纪念什么样的人、歌颂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今天的纪念就是一种传承,既是向历史的致敬,更是面向未来的期望。

“人岗匹配”流派从寻求个体需求与组织要求的平衡出发,关注工作结构和工作绩效,重点研究员工个体和工作特质对重塑行为的影响,以及工作重塑行为对促进人岗匹配的积极作用,反映了绩效导向的实用主义目的。以往的工作设计理论认为,组织和管理者合理设计员工职责可以提高其工作绩效,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⑳但在知识经济和创新共享环境中,这种理论越来越难以满足对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创新要求较高的员工的管理需要。工作重塑理论通过鼓励和引导员工主动完善工作并适应组织变革,提高其创造力和适应力,实现了对工作设计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本次研讨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钱学森研究专家60 余人,通过跨学科领域的学术探讨,深入挖掘钱学森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内核,缅怀钱学森为新中国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厚的思想营养。

(本刊编辑、记者 赵 菲)

标签:;  ;  ;  

“钱学森与当代中国”第二届论坛暨“钱学森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举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