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若干发展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若干发展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若干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届论文,社会主义经济论文,理论论文,三中全会以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经整整20年了,20年来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旗帜的指引下,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有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有些是邓小平同志本人提出来的,有些则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 明确和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是有阶段的。但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一方面,我们明确肯定,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功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明确我国社会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既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实践的前提,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系统地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五大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科学认识,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系列重大发展是与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认识分不开的。

2、 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元论并据此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在处理经济建设和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中,我们回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论的观点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但是在二者的关系上,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十年动乱期间,片面地夸大了生产关系的作用,甚至直截了当地批判唯生产力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立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之一。这样,使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成为了探索和寻找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过程,成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的过程。这使我们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传统的经济理论是用公有制、有计划按比例和按劳分配来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用生产力的发展等等来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元论观点。

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元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3、确立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 明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对市场经济体制有了具体的描述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指明了基本的方向,集中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发展。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20年来实践中最深刻变革的思想基础,也是20年来最伟大的理论成果。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实践中,我们破除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具有必然联系的错误观念。通过逐步扩大市场机制在调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改革的目标。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要让市场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我们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环节。这就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的:为了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四届三中全会同时指出,必须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

在不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前提下,能够把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成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学上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那就是我们区分了社会经济的根本制度和具体的管理体制,区分了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

20年来的改革实践表明,在不改变社会经济制度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要求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经济管理体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具体层次。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上的改变和调整。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经济管理体制中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方法。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不改变社会经济的根本制度,而且还可以使这种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同时,我们对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这样的概念也有了非常明确的区分,因而对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机制,对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也有了明确的区分。根据我们迄今为止的实践和认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不能混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以对经济生活的计划调节作为基本和主要手段的那样一种体制,当然在这种体制下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利用市场调节机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则对经济生活起着基础和主要的调节作用,这当然也不排斥计划调节的作用。但计划调节必须以市场关系中固有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为基础。因为经济系统本身是一种市场经济系统,有计划地去调节它,就必须以客观的市场关系为基础。其次,还应该强调计划调节是作为市场调节的补充,用以解决市场调节机制不能解决的那些问题,或用以纠正市场方面的偏差。我们不能认为在经济生活中两种调节机制都起基础的和主要的作用,那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经济体制来讲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不可以结合的,而作为调节手段的市场和计划是可以而且必须结合起来的。今天客观上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那些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计划调节来协调解决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环境系统等等之间的各种关系。当然,我们在把经济体制和经济机制区分开来的同时,又必须看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一方面,经济生活的运行机制是由一定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生活的调节机制主要是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中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机制和利用机制。另一方面,经济机制又会对经济体制发挥一定的作用,如果一定体制所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这种经济体制的要求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经济体制本身也不可能是完善的。

4、所有制理论有了重大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所有制理论上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本理论的坚持,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政治经济学传统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破除了社会主义下只允许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的观点,破除了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低级形式必须向全民所有制过渡的观点。经过20年来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我们认识到,作为生产关系主要范畴的所有制从根本上来讲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它不仅由客观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而且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改变和调整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那样一种状况。因此,某种固定的所有制关系或所有制结构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现在,我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观点;确立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必须多样化的观点;确立了公有经济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成分、集体经济成分,而且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观点;确立了正确认识和评价公有制为主体的观点;确立了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资本的扩大来提高公有制经济控制能力的观点;确立了在各种各类企业中必须有明晰的产权关系的观点;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等等。

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5、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制度是整个人类社会生产进步的成果,而且也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有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本不同的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四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要依法破产。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今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选取恰当的企业类型和具体的企业组织形式。

6、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有了重大进步

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分配理论上,破除了单一的按劳分配理论和实际上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理论,并在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要素分配的制度。马克思早就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的所谓三位一体的公式,掩盖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们在理论上一直强调按劳分配,但是我们多少年来的按劳分配理论实际上仍然只承认劳动者获得工资,不过是强调工资的高低应该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多少来决定。今天,在按劳分配问题上也许有些人仍然持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按劳分配是按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资本、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都不是抵偿它们开头被投入时所具有的价值,而是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和土地所获得的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劳动者只获得工资,只是抵偿他们所付出的部分,并没有获得剩余价值。因此,按劳分配只有保证劳动者也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时,才算得上是按要素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国家,当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由于其技术而获得股份时,他的劳动已经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配。我们今天肯定和提倡劳动者以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为纽带而形成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实际上要求我们承认劳动可以作为股份而存在,因而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理所当然地也要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要素分配论,这才是我们所要求的按劳分配理论。这种理论实际上也是承认人力资本理论的。人力,特别是具有高新技术的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是重要的资本,不仅它们的形成要付出大量的投入,而且它们在生产和管理中可以发挥极大的效能,创造大量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们理应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而且这从根本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各国经济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劳动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这件事也清楚地说明,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新的方向所决定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智力劳动和知识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们必然要求在分配关系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价值理论必须进一步发展的地方。

7、 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基础的价值理论正在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基础的价值理论

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的变革和经济科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来源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来源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方向的出现,而且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来源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方向的出现。列宁早就教导我们,经济学家要永远向前看,向生产力发展的方向看。今天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是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这一事实要求经济科学的理论作出多方面的重要改变,上面已经论述了的分配理论的改变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另一个基础性的理论就是劳动价值论。以往的甚至是迄今为止的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与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的实际不相适应,可以认为,以往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体力劳动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主要基础的,它不再适应智力劳动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占主要地位的实际情况。政治经济学以往的劳动价值论以劳动时间的长短来计算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大小;认为资本有机构成低的生产部门由于雇佣了较多的劳动者,因而创造了较多的价值。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会流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土地所有者所获得的地租的一部分也被认为是来自于农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较低。这种价值理论已经明显地不符合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实际情况。因为,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相适应的,在生产中越是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部门,资本的有机构成就越高,这不是单个生产部门、单个企业表现出来的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与此相反,资本有机构成低的生产部门是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部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生产部门创造了较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给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部门去实现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已经明显地违反常识了。因此,与智力劳动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劳动价值论,是充分肯定智力劳动和知识在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生产中的重大作用。这也是与人力资本的理论相一致的。所以,抛弃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基础的劳动价值论,创建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基础的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在今天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此外,政治经济学以往的劳动价值论在今天遇到的挑战还表现在,政治经济学认为有些提供以服务形式而存在的使用价值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是非生产劳动。这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发生了矛盾,第三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这方面的理论问题。

8、对社会主义产品的商品性质和二元经济结构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从根本上破除了仅仅在一定限度内承认生活资料是商品而否认生产资料商品性质的那样一种“产品经济”的观点。这种观点带来的危害实际上是极其严重的。因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需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生产全部按国家计划进行,产品全部交给国家。这在后来实际上造成了许多产品不符合社会的需要,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由于这些产品中相当一部分不能被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所利用,在表面上来看的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因而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得到提高。

此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由于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职工的工资是由国家计划决定的,在第一部类产品没有形成有效供给的情况下,第一部类职工的货币工资则在市场上形成了有效需求,这使生产生活资料的农民和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人在市场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种情况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扩大,以及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在一起,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所有这些,至少说在理论上我们已经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我们正在试图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通过城乡统一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应该承认,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进步。

9、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

在十年动乱期间,消费经济和有关人民生活和福利的理论研究实际上也成了禁区。在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之后,我国经济学界掀起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本来是十分简单的问题,那就是肯定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20年来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随后,在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曾明确指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是整个经济活动的起点和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它决定消费,而消费的增长又是产生新的社会需求,开拓广阔的市场,促进生产更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消费又决定生产。我们一定要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正确处理积累消费关系的前提下,使我国职工的工资收入逐步有较大的提高,使人民的消费逐步有较大的增长。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不对的;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不去适当增加消费而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又进一步论述了正确处理消费与积累关系的基本原则。十三大报告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消费的持续超过生产的增长,是改革初期很容易发生的问题。它影响经济稳定,削弱经济发展的后劲,给改革带来严重困难,最终导致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明,消费膨胀势必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失去活力。我们一定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要坚决防止消费膨胀,保证社会消费基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可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奖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企业自我约束的机制,同时在宏观上建立一套有效的调节制度和方法。”此后,我们又逐步提高了对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根据消费市场发生的变化及其前景,调整生产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使我们在消费与生产的关系问题上,在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一系列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及相关问题的经济学科也都发展起来了。

10、确立了通过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

20年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我们在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上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按照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来建设社会主义,还是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上,作出了根本性的抉择。这是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来完成的。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和成立以后都一再强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曾经猖獗一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还有人提出和坚持“两个凡是”,这种脱离实际的思想路线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正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我们又重新回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回到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思想方式,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创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国人民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在改革开放中创造辉煌业绩的过程。上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进步,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若干发展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