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成与败将会看谁拥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育由于过于严谨、死板,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使一个民族长远的屹立于世界民族民族之林,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一、更新教育观念,为学生营造创新动机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相信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地调动每个学生探索思维的积极性。要建立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跟学生建立平等互信的朋友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一次会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思绪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只有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才能释放出生命潜能和创造动力。
教师要用智慧的头脑处理教材,将其复杂、单调的内容有趣化、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简单化,打开学生思维空间,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数学知识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体积教学时,同学们自备了一块系有绳子的小石头和一只玻璃杯。首先教学生将部分水注入玻璃杯中,再将栓有绳子的石头放进装有水的杯子中,突然杯中水面立即上升,然后将石头取出,杯中水面又降到原来的位置,从这个现象看出,体积存在可以通过水面上升或下降这一实验得到验证。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经过一边动手,一边操作,一边动脑,一边思维,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要走出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开放式教学”,要把教学出发点和核心放在学生身上,多发问、多鼓励,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不管正确与否,质量如何,甚至是错误的、可笑的,作为教师都要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师生应及时对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剖析、评价,给学生注入求知的正能量,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例如,我听过《用字母表示数》一节课,教师在教学中,学生甲提出了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问题:“刘大妈到超市买5千克面粉,1千克桔子,想买a千克面粉,b千克桔子,可以吗?这样用字母表示数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一连串的发问,老师不断地点拨,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证明了“用字母表示数”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学生提出不成熟的看法在没有受到挫伤、抑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由失败变为成功,错误变为正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假如当时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责怪,是必挫伤了学生探索精神,那将得不偿失,是一次教学上的失败。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在质疑中找突破
质疑的问题越独特,就会越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创新的能力就越有说服力,这种质疑表现在问题的深度和新颖上。数学的质疑性指数学中为了解决某一问题的意识所经历的步骤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结论。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结论、方法进行反思,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意识方式,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创新意识的典型表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后,还可进一步要求有能力的同学在课后解决这些问题。经过这样的处理,既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质疑不仅是意识的开始,也是有所发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开端。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突破口。
四、引导学生运用实践活动来实施创新
实践是培养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意识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手脑结合,操作实验,或者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出了这样一道题:“用一根12米长的绳子,在外面的空地上围一块面积最大的活动场地,能围多大的地?”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探索。结果学生经过研究给出多种围法、算法。这样结合数学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意识活跃,效果很好。
五、通过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何一种创新活动,只有创新的智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向。师生处于教学信息流程中,不仅有追求知识的同频共振,而且也有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
例如,教学“三年级学生捐书80本,比四年级多捐12本,这两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在学生用线段图概括题意后,让同学之间相互竞争思考这些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想?有哪些不同的意识方法?鼓励学生在竞争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解题策略的创新。这种课堂上的自由竞争既符合小学生喜欢与人交往动机的需要,也克服了学习过程中那种依赖性。课堂上活泼形式的交替出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亲切、和谐气氛的形成,各种创造因子的能量有可能形成一种合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发展。
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根据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学课外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找数学问题,探索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从而培养了创新意识。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数学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周末数学晚会、数学知识宣传、数学问题研讨、社会问题调查等。
现代小学生的意识活跃,思路开阔,但基础知识薄弱,容易在解决问题中走弯路。因此,在探索解惑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结论的可靠性进行反思,对思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总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实际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数学资源,还要有具体的模型或物体让学生容易获得并适应,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将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去探究数学的奥秘。
论文作者:王学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教师论文; 用字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