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初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正因此,《论语》为历代世人所研读。本文以翔实的材料为基础,从13个方面总结概括了《论语》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原则。这对于今人更好地观察和处理问题仍是有启迪作用的。
人们都知道,《论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培养内圣外王的大政治家。那么,围绕这一目标,《论语》确定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1.立己立人的原则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对仁的一种界说。我们将其归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品德认识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人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孔子看来,圣人和仁人是有区别的。子贡则将圣人与仁人混为一谈了。所以子贡问孔子:“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实惠,又能帮助广大人民提高生活水平,这样的人怎样?可以说他是仁人了吗?”孔子却说:“哪里仅仅是仁人呢!那一定是圣人了!尧、舜恐怕也难以做到哩!仁人是个什么概念?仁人想要自己立于天地之中,也希望别人能立于天地之中;自己想要通达幸福,也希望别人通达幸福。能够将心比心,就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孔子认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标准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达不到。博施必须要有博施的物质条件,济众必须要有济众的经济基础。博施济众不是人人都能够实践的。即使象尧舜那样的人也难以做到。所以孔子认为博施济众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标准。标准只能定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人们不要有忌恨之心,要象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
立己立人的原则一方面要求人们热忱地爱自己,爱他人,立自己,立他人,达自己,达他人;另一方面则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施加于别人,这也就是宽恕之道。
在《颜渊》中,仲弓问仁,孔子答之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解释这段话说:“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尹氏曰:‘学贵于知要。子贡之问,可谓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推而极之,虽然人之无我,不出乎此。终身行之,不亦宜乎?’”宽恕是立己立人原则的一个重要要求,它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样重要。宽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实上能恕与能忠是连在一起的。《里仁》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有人把“忠”解释成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侧面。要做到宽恕是不容易的。《公冶长》:“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就是说,凡是我不希望别人对我的态度,我绝不将这我反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孔子认为子贡做不到。但这种反躬自省、将心比心的美德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戴东原说:“凡有所施于人,反躬而静思之,人以此思于我,我能受之乎?”墨子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扬雄说:“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立己立人原则就是爱己爱人的原则。
2.修己安人的原则
《论语》中修己安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解决的是“自我与群体”“个人与他人”等关系。
《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就是孔子的修己安人原则。朱熹解释说:“‘修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尽矣,而子路少之……盖圣人之心无穷,世虽极治,然岂能必知四海之内果一物不得其所哉?故尧、舜犹以安百姓为病,若曰‘吾治已足’,则非所以为圣人矣。”程子曰“‘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矣。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知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飨帝。”
修己的内容是恭敬,“恭则不侮”,但恭敬必须有一定的节制,没有礼仪去规范,“恭而无礼则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都是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的具体表现。《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而后可以治人。”
在《子路篇》中,“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这就是“体己安人”的具体作法。“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有司”就是给工作人员做榜样。
思想政治教育的修己安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榜样去带动受教育者。在《子路》中记载孔子的两段话分别从正反两面强调了以身作则修己安人的重要性。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前一段话是这样理解的:如果领导人自己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出命令、号召,他所管理领导的地方的工作也会做得很好;如果领导人自己行为越轨,纵使他三令五申,别人也不听他的。可见修己的重要性,不修己怎么能够修人呢?只有修己才能修人。第二段话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行为,那治理国家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连自己的行为都越轨,那怎么叫人不越轨呢?所以必须坚持修己安人的原则。孔子反复申述了这一原则。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告诉季康子:政治就是正己正人。统治者自己能够带头做到端正,那还有谁敢不端正呢?因此修己安人的原则实际上就是正己正人的原则。只有正己才能正人。社会就是由个体和群体组成的。大家都正了,社会就能安定团结、稳定向前。
关于修己安人的思想原则,孔子在回答季康子的问题时作了三种规定和要求。《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季康子向孔子请教说:‘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忠心效力和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人民对待你的行政命令也就会严肃认真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儿,他们也就会对你忠心效力;你提拔好人做官,教育能力差的人,他们也就会努力劝勉了。’”对于修己安人的原则,曾子临死前也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泰伯》记载:“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鲁国大夫仲子孙捷(孟叔子)知道曾子满腹经纶,所以在临死时还向他请教。曾子讲出了修己安人的三条具体措施: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曾子的这三项要求不如孔子上面三项具体要求深刻。孔子是修己安人,修己修人,曾子是修己治人,修己威人。境界上是有差别的。
3.亲亲忠君的原则
亲亲忠君的原则是《论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受教育者亲亲忠君。亲亲是对家庭成员的原则,忠君是对上级领导的原则。在家能亲亲,做官便能忠于上级领导,忠于职守,忠于事业。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亲亲原则的要求,不好犯上是忠君的表现。很好地赡养父母就叫做孝,很好地对待兄长就叫做悌。其能孝悌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和气平顺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忠诚于上级,忠诚于事业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人的品德的根本,根本就是亲亲,亲亲便能忠君,亲亲便能爱民,亲亲便能尊贤,亲亲便能敬事。所以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妻子,重视其品德,而不注重其姿色容颜;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服事君上,能舍生拚命效劳;同朋友相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誉。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理学家们认为子夏的话是说得好,但太绝对,有废学的偏向。所以说不如孔子说得好,孔子说:“弟子入得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亲亲的原则发展下去就是爱众、亲仁了。因此《论语》特别强调亲亲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因而要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论语》中,亲亲是忠君的基础。当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的时候,孔子回答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子的亲亲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就成了忠君的君臣关系。今天我们可以称之为上下级关系,或者说是干群关系。忠,不仅是对上下级关系要忠,而且也是对于纵向的人际关系的要求。在《子路》中,记载了樊迟问仁的事。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就是说:平时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负责,对别人忠心耿耿。这几种品德,即使到了外国,也是必须要坚持的。
4.里仁尊贤的原则
里仁尊贤的原则是《论语》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条原则。里仁就是居仁,尊贤就是尊重人才。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郑玄曰:“里者民之所居也,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也”。皇侃曰:“里者邻里也。仁者仁义也。此篇明凡人之性易为染箸,遇到善则升,逢恶则坠,故居处宜慎,必择仁者之里也。……里者民之所居处也。周家去王城百里谓之远郊,远郊内有六乡,六乡中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百里外至两百里谓之六遂,遂中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五赞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二百里外至五畿五百里之内,并同六遂之制也。仁者博施济众也。言人居宅必择有仁者之里,所以为美也。里人既为美。则闾仁亦美,可知也”。(怀德堂《论语义疏》第二卷第23页)以上都说明了里仁的重要性。“里仁为美”是说人们居于仁道就是美德,有了这种里仁的品德就能给人们增加智慧。反之,不选择仁道居住,哪里会给自己增加智慧,使自己聪明起来呢?所以说“择不处仁焉得知”。不居于仁道的人是不可能长久居于穷困境地的,也不可能长久居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仁道,实行仁道仁德他便心安理得,不实行仁道仁德他心中便不安宁。聪明的人利用仁道仁德会给他带来无穷的利益,因而他便实行仁道仁德。因此立定志向实行仁道仁德仁行,绝对不会有坏处。
孔子肯定人们都有发大财、做大官的愿望,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官位、钱财,这是君子所不能接受的。同时孔子也承认人人都不希望贫困和下贱,如果有了贫困和贱位,那么君子也只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克服贫困,不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脱贫致富。孔子认为君子不能抛弃仁德,抛弃仁德仁道怎么会有好名声呢?君子应该时时刻刻坚持仁道居于仁德。但是爱好仁德仁道的人并不是太多。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不曾看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那没有再比他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就在施行仁德了,不让不仁德的东西施于自己的身上,这就是仁了。有谁能够在一天将自己的全部力量用在仁上呢?我没有看见有力量不够的人。大概这样的人还是有的,只是我没有看见而已”。
居于仁道还应该向贤人学习,亲近贤人。所以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品德好的人就要向他看齐,向他学习,甚至选择对象也要“贤贤”。可见《论语》对里仁尊贤的原则强调得很严格。又如: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事之仁者。”强调事贤、敬贤的重要性。
5.杀身成仁的原则
为仁德仁道而献身,是孔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项重要原则。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朱熹解释说:“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则成德之人也。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程子曰:实理得之于心自别。实理者,实见得是,实见得非也。古人有捐躯陨命者,若不实见得,恶能为此?须是实见得生不重于义、生不安于死也,故有杀身以成仁者,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曾子将孔子这一原则引申发挥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有重大的历史使命,路途遥远。把实现仁道于天下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担子重吗?到死才停止,不是路途遥远吗?”在《泰伯》中曾子还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意思是:“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命运都交给他,而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吗?是君子人哩。”在《子罕》中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曰:“三军虽众,人心非一,则其将帅可夺之而取。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皇侃说:“此明人能守志,虽独夫亦不可夺。若其心不坚,虽众必倾。故三军可夺,匹夫无回也”。
6.三戒三畏原则
所谓三戒原则是:“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考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朱熹阐述道:“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劭也。’”
所谓三畏原则是:“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诚当然也。小人不务修身诚己,则何畏之有?”三戒三畏原则,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盲目性。前三戒是根据人年龄段来划分所遵循的原则的要求,后三畏则是因为不了解自我,也不了解自然所作出的盲目崇拜的要求。
7.损益忧乐原则
损益忧乐原则要求人们坚持发扬有意义的行为以便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去掉不良的有害的。没有意义的行为以便给自己免除忧患烦恼。在《论语·季氏篇》中有两段话体现了这一原则。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即告诫人们: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应该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样你就会幸福、快乐。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就一定会吃亏上当,给自己带来痛苦和忧患。因此不能与这样的人交朋友。
但是人的快乐也有优劣的区别。所以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结许多有益的朋友为快乐,这就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如果以骄傲自满为快乐,以游荡玩耍为快乐,以饮食荒淫无道为快乐,就会给自己带来灾害。还应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境界有所区别。
8.安贫乐道的原则
安贫乐道的原则要求人们处在贫困的时候不被贫困吓倒而继续象处在富贵幸福的时候一样仍孜孜求索不改其乐。这是一种幸福快乐的精神境界,一种极乐境界,但不是要求人们追求贫穷。因为贫穷是人之所恶也,只是在处于贫困的时候还应志于乐道。《学而》记载孔子回答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去讨好巴结别人,富贵而不骄傲,这本来是不错的了。但孔子认为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可见孔子追求的是“安贫乐道”的原则、境界。所以孔子非常欣赏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非常有修养,精神境界高。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样穷苦生活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己固有的快乐,孔子赞赏颜回的这种精神境界正是他自己的精神境界。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责备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乐以忘忧”与颜回“不改其乐”相比,孔子的乐以忘忧则是更加高的境界了,安贫乐道原则还要求人们“见利思义”。所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孔子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皇侃《论语义疏》云:“‘饭疏食饮水’。此明孔子食无求饱也。饭犹食也。蔬食,菜食也。言孔子食于菜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明孔子居无求安也。肘前曰臂,肘后曰肱,通亦曰臂。言孔子眠助肱而枕之,不锦衾角枕也。孔子粗食薄寝,而欢乐怡畅自在粗薄之中也。孔安国曰:‘蔬食,菜食也。肱,臂也。孔子以此乐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不义而富贵,于我如天之浮云也。所以然者,言浮云自在天,与我何相关,如不义之富贵,与我亦不相关也”。
这就是宋明道学家们所追求的“孔颜乐处”。也就是安贫乐道的精神。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就是宋明道学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大悟大彻、彻上彻下、彻内彻外的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在《论语·先进》篇的一段中得到了集中反映。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着孔子坐着。孔子说道“因为我比你们年纪都大,我老了,没有人用我了。你们平时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若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请你们出去,那你们怎么办呢?”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局促地处于几个大国的中间,外国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加以灾荒。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光景,可以使人人有勇气,而且懂得大道理。”孔子微微一笑。又问:“冉求,你怎么样?”答道:“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光景,可以使人富足。至于修明礼乐,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答道:“不是说我已经有本领了,我愿意这样学习:祭祀的工作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者。”又问:“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正接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了起来答道:“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讲的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正是要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啊!”曾皙便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都穿定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帝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道:“我同意曾点的主张呀!”
孔子极度夸张曾点之情怀志向,他认为曾点这种境界就是安贫乐道所达到的境界。故朱熹解释说:“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为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而门人记其本末独加详焉。盖亦有以识此矣。”(《四书集注》第190页)
道学家们追求这种孔颜乐处,认为这种孔颜乐处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最优美、最高尚、最快乐的事情,孔子认为颜回是达到了安贫乐道的幸福境界。曾点也差不多了,而子贡则不如。孔子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孔子认为子贡不如颜渊那样安贫乐道,颜渊不因贫困而动心求富贵,所以屡空匮乏,他既能近道又能安贫。子贡却不安于天命,以货殖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他却常常说出一些符合孔子意的话来,孔子认为他是不幸而言中了,并非穷理乐天,更非安贫乐道的人,实际上颜回和子贡追求的是两种幸福观。孔颜乐处追求的就是精神上的幸福。这种幸福观,就是得到圣人之道的幸福。
关于孔门师生的志向,在《公冶长》里一段孔子和颜渊、子路的谈话:“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人,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周敦颐在《通书》里说:“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世俗的富贵)。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齐贫富贵贱),故颜子亚圣”。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认为他就具有这种气质。他说:“自再见周茂叔,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程颐早年写过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指出:“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这就是安贫乐道原则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所以周敦颐说:“士希圣,贤希圣,圣希天”。天,就是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就是人生的最大快乐、最高境界。
9.用礼贵和的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的文化中,“礼”的意义十分广泛。《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根据这一定义,“礼”包括了社会组织、政治体制、社会秩序等上层建筑。“礼”在《论语》中被提到非常的高度来使用。孔子甚至用“礼”来给“仁”下定义。在《颜渊》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这里,孔子把“礼”提到了“为仁”的前提。克己复礼成为“为仁”“归仁”的标志。人们的一切视听言动都要建立在“礼”的基础上,都要以礼为自己的视听言动的准则。显然《论语》上讲的“礼”与《左传》上讲的“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的“礼”有一定的区别。《论语》上讲的“礼”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恭敬、谨慎、勇敢、正直,是人的四种美德,如果恭敬但没有礼去规范就会劳苦疲倦,谨慎从事而没有礼去引导就会变得胆小怕事畏葸不前,勇敢而没有礼去限制约束就会犯上作乱,正直坦诚而没有礼去指导就会尖刻伤人,一个领导人如果能够厚笃亲亲爱人,那么人民自然而然就会趋向仁爱敦厚;一个领导人如果不遗忘老朋友、老同事,老百姓之间的感情就不会淡漠。说明用礼的重要性,也说明“礼”主要是指行为规范和心理要求。张载说:“人道知所先后,则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民化而德归厚矣。”看到了用礼在“民化而德厚”中的作用。这种“民化而德厚”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那么怎么样用礼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这就是我们归纳的“用礼贵和原则”。
《论语·学而》上记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朱熹解释这一段文字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然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可为贵。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承上文言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不复以礼节之则亦非复(礼)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荡忘反,而亦不可行也。程子曰:‘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以斯为美,而小大由之;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范氏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愚谓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前人讲“礼之用,和为贵”作为并列关系使用,今人讲中国文化则只截取“和为贵”去说,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和为贵”。显然是片面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是一个完整的判断。意思是:礼的施行以不偏不倚为贵,这就是先王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这个“和”字应解释为“中庸”的“中”。也就是要把握标准,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的大小巨细都要把握标准,不把握标准就不能准确无误地施行礼仪,施行人的行为规范。光重视标准而不实行礼仪也是不可取的。所以上面引用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就是不以礼节之而导致的不良后果。所以我说“礼之用和为贵”是“用礼贵和”原则,就是从礼的施用以和为贵中抽象出来的。施用礼以不偏不倚为贵,这是个价值判断,以和用礼为贵为好为美。实质上就是在用礼的过程中施用中庸原则,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论语》中找到不少的证据。
10.寡尤寡悔的原则
这条原则体现在《为政》中。其文云: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行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本来是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怎样求得官职得到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有把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来,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有把握的部分,就谨慎地去干,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很少,行动的懊悔也很少,这不就有官做有俸禄了吗?”
这就道出了人们怎么免除说错话、做错事的秘诀。孔子真可谓善于做思想政治教育的能手了。我们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让受教育者遵循“言寡尤行寡悔”的原则,那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正面教育的原则,与改过迁善不同。寡尤寡悔原则要求在一切工作过程中避免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
11.改过迁善的原则
然而客观上人们无论干什么事情总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允许人们犯错误,有允许人们改正错误的原则。这就是《论语》中关于改过迁善的原则。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朱熹阐释道:“勿,亦禁止之辞。惮,畏难也。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程子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程子曰:‘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要求人们不要害怕改正错误。孔子认为“过而不改”就是真正的错误,哪才是过错呢?不是说犯错误的错误,而是犯了错误不予以改正的错误。《卫灵公》:“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勿惮改”与“过而不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错误的态度,前者积极,后者消极。是否认识对待自己的错误,这与本人的素质十分有关。在《子罕》中,孔子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这段话的意思是,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能够不接受吗?改正错误才可贵。顺从自己意愿的话,能够不高兴吗?分析一下才可贵。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实际上并不改正。这种人,孔子认为他是没有办法对付的。
12.宽容不愠的原则
宽容不愠的原则是《论语》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条原则。宽容不愠原则要求人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快乐生活,以造成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
《论语》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心中并不怨恨别人,这难道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吗?”这就是宽容不愠的原则。宽容又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即能够宽恕容忍别人。容忍,是一种克制自己以调适与他人的关系和环境的关系的具体形式。容忍和顺从不同。容忍是在容忍者保持自己的立场的前提下,抑制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调适人际关系,而不是放弃自己的主张,害怕他人,屈从他人。
“人不知而不愠”要求人们在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自己应当采取一种容忍宽恕的态度以调适那紧张的关系。愠,就是怨恨。不愠,就是不怨恨。不怨恨,就是从心底里容忍宽恕别人。
孔子希望人们过着和谐美好的生活,因而要求人们能够宽容忍耐,互相理解,和平共处。
宽容还表现在对待别人的过错的态度上。比如,在《子路》中,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赦小过”也是宽容原则的具体化。在《八佾》中,孔子告诫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这实质上就是对事物或者说人们的社会活动的三种不同情况的宽容态度。事情刚刚完成,不可以多加指责。事情正在进行中,不可以谏止。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可以追咎。这三条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适用。这种宽容的态度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
至于宽容,《论语》对居上位的人要求得较多。如《尧曰》中“宽则得众”是讲的施行宽容原则的效果是非常美好的。不施行宽容原则自然不会有好结果。在《八佾》中,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皇侃《论语义疏》云:“此说当时失德之君也。为君居上者,宽以得众,而当时居上者不宽也。又礼以敬为主,而当时行礼者不敬也。又临丧以哀为主,而当时临丧者不哀。此三条之事并为乖礼故孔子所不欲观。故云:吾何以观之哉。”
13.言信行果的原则
言信行果原则就是说实话干实事的原则。这一原则又被概括为“言行一致”(毛礼锐等编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55页)和“践履躬行的德育原则”(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第94页)。
说实话干实事,在孔子看来是士的第三等,虽不及“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士和“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的士,但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抑亦可以为次”。也是值得提倡的。孔子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孔子认为这种说实话干实事的人也可以算得上士。
以上从13个方面总结概括了《论语》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原则,是否准确全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