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垦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与途径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论垦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与途径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浅谈垦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及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垦区论文,浅谈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途径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由过去的经济增长靠数量的扩张转向经济质量的提高,由原来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对于建设黑龙江农垦强区强场来说,不仅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伟目标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相应的,配置资源手段也由以计划为主向以市场调节为主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作用越来越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粗放经营为主的速度、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由于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不注重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不讲求规模效益,而是依赖高积累高投入扩大外延再生产,来达到增加经济总量的目的,致使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和技术投入过于分散,企业出大力挣小钱,竞争乏力、效益低下。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经济主体若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获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性,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其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途径。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影响着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从目前垦区经济发展状况看,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已有质量效益型成份,但以数量速度型为主,外延扩大再生产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虽然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潜伏着众多矛盾,出现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是:(1)经济效益水平低,速度、 效益增长不同步。(2)经济结构不合理。从产品结构上看, 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从组织结构看,小而全企业多,高新大企业少;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多,第二、三产业少,且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育不全。这些问题表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导致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因此,彻底解决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就必须从根本抓起,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经营的数量速度型为集约经营的质量效益型,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其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农垦大区大场向强区强场转变的关键所在。要实现农垦大区大场向强区强场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垦区、农场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加工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等突出问题,彻底改变“农大、工小、效益低”的局面。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也就是说,今后一个时期,农垦、农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科技进步放在首位,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从内涵方面着手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上项目、铺摊子、高投入为主要手段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变粗放经营的数量速度型为集约经营的质量效益型。因此,建设农垦强区强场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就目前垦区、农场实际看,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转变,从哪入手。笔者认为:应遵循“四个一”的基本工作思路。即“选准一个突破口——加速结构调整;实施一个战略——依靠科技兴场;坚持一个原则——走产业化之路;练好一个内功——提高管理水平”。

(一)选准一个突破口——加速结构调整,尽快改变垦区、农场的产业、产品、组织结构不合理状况。

首先,要提高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的认识。一是从目前垦区、农场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看,都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益,必须要大力进行调整。二是由于垦区、农场的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制约着农场经济的质量增长,优势企业“胜不起来”,劣势企业“汰不下去”。优势企业想发展,没有空间,缺乏资金;劣势企业发展受阻,却占着厂房、设备、资金,要改变这种状况,也必须要大力进行调整。只有把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或优势产业靠拢,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使优势企业更优,使劣势企业摆脱贫困,由劣变优。三是企业的资金、土地、厂房、设备、人员都属于市场要素,都要随着市场变化流动,才能实现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看,调整经济结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其次,要彻底打破界线,实现优化组合。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动态的复杂工程,由于各农场、各企业情况不同,调整对象、方法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不论情况怎样,都必须把握住“打破界线、优化组合、以优并劣”的原则,使优势企业扩大发展空间,扩大经营规模,促进经济发展;使劣势企业摆脱困境,走向新生。在优化组合、以优并劣的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以下三个办法:一是合理确定调整对象。有些企业虽大而不优,有些企业虽小而有优势,要坚持以优兼劣、适度合并的原则,使兼并后优劣得到互补。二是制定方案,分类指导。在制定调整方案中,要把领导班子人员的结合选用问题、债权债务问题统筹综合设计清楚,并根据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特点以优并劣,分类进行指导。三是要作好工作,分步实施。组织结构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大、牵扯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在兼并组合实际工作中,要从稳定出发,做好调整对象的思想工作,及时克服兼并中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分步组织实施,要达到既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又不引起大的波动。

其三,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相结合,要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与促进专业化公司、行业集团的发展同步进行。引导企业走集团化道路,走股份经营的道路,使其在组织结构、经营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促进企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化、多层化经营转变。

(二)实施一个战略——依靠科技兴场,切实把农场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广招能人,拓宽人才市场。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农场自建场开始就缺少人才,进入市场经济后,人才缺口问题就更加明显。当前,要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转变,首要的任务就是抓好人才开发,广招能人。一是用“借渠引水”的方法,实施引进人才战略,疏通各种渠道,大量引进农场急需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二是用“借锅做饭”的方法,选拔科技人才骨干,送到对口院校进行定向培养。三是用“培土育苗”的方法,对领导干部、企业职工进行短期技术培训,以提高企业全员职工的业务素质。

2.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品。要严格控制、审批技术含量低、效益低的项目上马,集中有限资金,向高科技企业、项目投入。在产品开发上要本着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构想一代的原则,使产品适应市场变化,能及时抢占市场,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效益。

3.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和科技推广体系。要使科技工作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在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抓好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4.严格科技工作考核制度。要把科技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之中。通过量化考核、促进科技的兴起。力争每个农场、每个企业每年引进3~5种新技术、新品种。

(三)坚持一个原则——走产业化之路,最大限度地提高垦区、农场经济运行质量。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把农产品和农业原料从初级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销售整个过程涉及到的主要产业层面或产业部门有机地组织和联系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相结合的生产经营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并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走产业化之路,是垦区、农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农业的现实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住“四个环节”。

第一要确立主导产业。抓住主导产业,就会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规模,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覆盖率,进而形成若干个贯通城乡、牵动全局、支撑一方的大产业。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布局合理的优势产品和产业,逐步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资源优势、商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从九三垦区整体来看,应从大豆、小麦、玉米、甜菜、两牛、禽渔、蔬菜、山产品、食用菌及矿产十大系列产业发展。各农场应依据本场的地缘、人缘和综合社会条件,确立本场的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扩大基地群,使之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产业和群体。

第二要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打通农、工、商各个环节,使农产品和原材料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形成一条龙,通过龙头企业把市场和基地联结起来,把农产品从初级产品生产到最终产品销售整个过程涉及的各个产业层面联系起来。因此,壮大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从九三垦区实际情况看,应抓紧构建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六种类型的“龙头”,即:面粉、食品、油脂、糖业、奶粉、肉牛等加工业。各农场也可依据本地的人缘、地缘及其综合社会条件,形成与垦区“大龙头”相配套的“小龙头”。

第三要加强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组织中一个链条,并发建设较大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有利于技术指导和系列服务,有利于发展经营规模,有利于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获取规模效益。山河农场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该场以九三糖业集团为依托,建立了十五个甜菜生产基地;以“两牛”为龙头,建立了八个肉牛生产基地、八个奶牛生产基地、八个生猪生产基地;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建立了六个禽渔生产基地,三个木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周边部队农场、城乡村屯为依托, 建立了六个蔬菜生产基地, 现均已初具规模, 预计1996年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

第四要强化配套服务。社会化服务既是农业产业化的保证条件,又是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当前,应突出解决好两个重点:一是要理顺关系、健全机制。要采取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建立健全各种社会服务体系,要在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上,开展全方位、系统化服务。二是要增强主渠道的服务功能,财政、供销、物资、科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提供全过程服务。

(四)练好一个内功——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加强企业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要改善、提高企业管理基础工作,重点是抓好计量认证和产品标准化工作。管理基础工作要全部实行量化,以量化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上档次、上水平。

二要全力推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树立新的经营思想和观念,学习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为己所用。在抓好管理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干部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同时,广泛组织职工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调动全员职工积极性,全力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三要加强财务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对企业财务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坚持资金的计划管理,做到使用有计划、开支有标准、消耗有定额,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在流通领域中的时间价值。三是积极清理陈欠,促进资金的快速周转。四是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政治培训、努力提高财会队伍的“两个素质”的同时,保持财务队伍的相对稳定。

四要加强质量管理,争创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名牌产品,企业就没有市场空间,就没有效益。因此,要把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企业摆在重要位置。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具有农垦企业特点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五要不断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扎扎实实抓好落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经营者,要学会捕捉新的经济生长点。新生长点找出后,要把抓落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认真真地解决落实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通过狠抓落实,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

标签:;  ;  ;  ;  

论垦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与途径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