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区节水灌溉技术方法探讨论文_李林可,黄建平

大型灌区节水灌溉技术方法探讨论文_李林可,黄建平

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石家庄 050021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而大型灌区则更加促进了农业的进步与发展。不过最近几年,我国的大型灌区总是存在许多问题,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不利。所以,本文将根据大型灌区在我国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大型灌区节水灌溉的技术方法,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大型灌区;节水灌溉;技术

一、大型灌区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大型灌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重要场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大型灌区用于灌溉的水资源用量十分巨大,尤其是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必须采取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才能够有效发挥大型灌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

大型灌区在长期建设发展中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较强,不仅可以确保粮食的产量及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最近几年,我国的农业开始逐渐向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而大型灌区将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供重要保障。

2.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农业灌溉是大型灌区的主要功能,另外,大型灌区在工业用水和人们生活用水上也担负着重大责任。目前,我国有众多大型灌区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可以促进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较为干旱的区域,大型灌区的建设还能够起到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环境保护等诸多作用。

4.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大型灌区的建设不仅为农民解决了灌溉难的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畜牧业、林业等产业的发展,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当地供水调节能力与灌溉能力,为当地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持。

二、大型灌区节水灌溉技术方法

1.输配水节水技术

输配水节水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输水渠道、管道以及田间工程等采取节水措施,从而减少输水的损失量,有效提高灌水效率等。

(1)渠道防渗输水技术

砌石、混凝土是渠道防渗施工中常见的原材料,为了保证保证渠道防渗施工效果,应保证施工材料性能符合建设标准。同时,加大对渠道防渗输水技术的应用,避免造成输水损失,提高灌溉效果和质量。

(2)管道输水技术

由于很多地区地形、地质等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可以采取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能够降低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提高输水效果,达到节水目的。另外,还可以降低输水渠道的占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还具有输水速度快、节省时间、便于养护等许多优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田间工程布局

目前大型灌区灌水方式主要为田块灌水,田块的大小多以责任田块为单位,一般为2~3亩,局部有1亩以下的。现主要存在着田块大小不一、乱灌、串灌现象,浪费水量严重,影响灌水效果。为此,灌区首先从掌握灌水技术入手,积极推广正确的灌水方法和技术,发展畦田灌溉、膜上灌溉等田间灌水技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田间节水技术管理,不断提高灌水质量,以调节土壤水分、土壤肥力,达到节水、节能、增产的效果。

灌区建设宜按照旱作灌水畦田规格要求,即4×20m规格,在项目区建设的同时对土地进行平整。推广膜上灌、沟灌、秸杆覆盖等综合农业措施,减少田间渗漏量和蒸发量,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实现200亩左右一块方田,用林网、道路分隔,形成农田、林网、道路、干支渠为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为了达到掌握先进的灌水技术之目的,除应按上述要求搞好输水渠道、管道以及田间工程等节水措施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① 掌握好灌水时间,按节水后的灌溉制度灌水;② 灌水时应由毛渠或垄沟末端开始。这样如发生决口可改浇上游的地,堵口也较为方便;③ 为缩短输水时间,应采用大流量、短时间放水;④ 灌溉时要随时检查,清除渠内杂物,防止堵塞,造成漫堤、决堤。

2.非充分灌溉技术

非充分灌溉技术主要是针对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效率低的地区所提出的一种灌溉技术。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地区作物需水量较大,导致供水需求难以达到标准。而非充分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灌溉量,在非水分临界期内可以采取滴灌或喷灌的方式,或不予供水,这样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让作物在不缺少水分的情况下自然生长。另外,要了解作物的生长习性,掌握和控制好作物需要水分的临界点,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分配,提高了灌溉效率,为农业生产创造更高的产值,属于精准灌溉技术范畴,这种灌溉方法是未来灌溉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

3.农艺节水技术

第一,调整种植结构,选用节水高产型作物;第二,深耕蓄水,深耕以增加土壤蓄水深度,增加土壤蓄水容量;第三,覆膜技术,农田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流失。

4.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体系

针对不科学的水价体系进行改革,并建立完善的农业水价体系。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优化和调整灌溉区的水价。首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工程形式完善计量标准,调整收费价格,推行计量收费,有效整顿灌区的水价秩序,降低农民的用水标准。其次,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提高农民节水意识,明确农业供水定价机制和收费形式,让收费更加透明化。同时,实现计量供水,按照输水灌溉方式的不同,制定水费征收标准,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将水价与灌区经济效益相结合,从根源上提高相关人员的节水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结语:综上所述,大型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起到控制水土流失、促进环境保护等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灌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有关部门要对大型灌区的节水灌溉技术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样才能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霞.灌区节水改造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J].科技视界.2013(01).

[2]孙军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的新技术与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05).

[3]张锋.新集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规模[J].北京农业.2012(24).

作者简介:李林可(1981-),男,河南南阳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李林可,黄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大型灌区节水灌溉技术方法探讨论文_李林可,黄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