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校美术欣赏应回归历史论文_李锡锋

谈谈学校美术欣赏应回归历史论文_李锡锋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合水路小学 730060

摘 要:美术欣赏是美术课程里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常规课程中主要是从美术角度了解作者、年代、构图、色彩、作品含义等浅表知识,很多学生没有特别的兴趣去记住这些枯燥的数据,对作品的体会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转化角度,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切入,逐步了解作品的深意,延伸至更多更浓厚的文化。

关键词:欣赏 修养 名作 背景 历史 厚重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该定义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可以深刻感受到文化的纯朴、自然、遥远。完整认识人类文明的变迁历史及其不同时期对审美的不同态度,在取舍间充分享受到自己发现、理解、创造、表现的乐趣。美术课堂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自发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展现各种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欣赏,使学生分析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充满激情地创作美术作品。在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开发。而现状是欣赏成为枯燥的代名词,只从美术专业角度开始,了解构图、年代、作者、作品名称等等数据化的内容。这一现状需要得到改观,就必需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改变欣赏角度,从历史角度出发不仅是出于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历史文化的解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美术欣赏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美术课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载体,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的积淀,要了解深厚的文化就得需要从历史、文学、艺术入手。而占很大比重的艺术中可视的记载遗留就是浩瀚似宇宙的艺术作品,如何看待这些作品就是解读文化密码的钥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美术欣赏应从历史角度去看待作品

“欣赏”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升华为对生活的态度,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在看待这些作品时不是简单地关注作品本身,而是从历史角度去看待这些作品,每一幅作品的传承都是历史的传承,每一幅作品能够有其成名的因素,其中必然有其当时的时代背景作为依托,不然作品便单纯的只是那个时代美术技法的记载。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很多同学跟我说起,为什么画个人就能成为世界不朽的经典作品,一个没有眉毛的女人,《蒙娜丽莎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微笑就能让全世界很多的人为之倾心,神秘地成为法国艺术之都卢浮宫的镇馆之作。当我要开始为学生解答时,首先要让学生们认认真真地欣赏一下这幅作品,从整体到每个局部的放大,让学生从作品本身首先体会到这种美的存在,而后才是我为其分析的成为世界名作的原因,它是一幅文艺复兴时的作品,什么是文艺复兴呢,就用简单的能让学生理解的快速方式让他们明白,文艺复兴之前是神的世界,是宗教的世界,人们在很多事情上是禁忌的,当然包括绘画,绘画是为神服务的,所有的画是宗教画,虽然也是以人为模特,但一定会加上神的要素,而文艺复兴就是一个转折,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以人为中心,敢于描绘以人为本的主题,《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作品中蒙娜丽莎嘴角微微扬起,呈现出面部含有的微笑,很多人想知道她的微笑里含有什么样的意义,深藏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引发很多人对这种神秘的好奇,使得这幅作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再加上作者达芬奇本人的名声在当时很大,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之为意大利三杰,他画的女子也就跟着一起知名起来,其作品本身也是非常的精湛,所以很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就应该用时代的历史发展为脉络。所以如果没有了历史背景,让学生对着作品来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就会变得困难,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和画面的构成上,更别说评述,由此可见,应该在历史的大背景下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自己找寻不解,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带着好奇神秘搜集背景介绍,作品产生的因果,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信息,逐渐也把这样的学习方式变成习惯。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

[2]外美史教材编写组 《外国美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6-107。

[3]秦明华 闵小冰 《美术教材与教学》.西南交大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李锡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4

标签:;  ;  ;  ;  ;  ;  ;  ;  

谈谈学校美术欣赏应回归历史论文_李锡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