侣明副部长在部分填海区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1999年5月28日)_农垦改革论文

侣明副部长在部分填海区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1999年5月28日)_农垦改革论文

路明副部长在部分垦区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摘登)——(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八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垦区论文,副部长论文,座谈会上论文,二十八日论文,一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农垦企业的扭亏问题

去年,我们在吉林召开了全国农垦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农垦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扭亏的目标和措施,但从目前情况看,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对此,垦区各级领导必须集中精力,采取切实措施,务求扭亏工作有新突破。下面我重点强调几点。

(一)关于改革问题

改革是实现扭亏增盈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农垦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许多都是因为改革不到位造成的,而要真正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也只有不断深化改革。今天着重讲讲影响农垦经济发展的三个改革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农业改革。农垦的基础是农业,农业改革不到位,农垦改革就不能说已经到位。据反映,有的农场至今还是采取以生产队为主的大帮哄经营形式,有的承包土地频繁变动,有的采取“倒算法”确定职工上交指标,增加了职工负担,伤害了职工的利益,影响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国有农场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重点抓好四点:一是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切实纠正土地承包期过短特别是频繁变动的做法,土地承包期可以明确提30年不变,统一到十五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上来,这对鼓励职工对土地的投入,调动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大有好处。二是大力推进生产费和生活费“两费”自理,把家庭农场培育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主体,切实解决家庭农场权责利不统一或负盈不负亏的问题。三是加强大农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农垦的优势,下功夫完善统的功能。四是积极探索橡胶家庭承包。农业生产的特殊规律有两个显著特点,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指出的,一个是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同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一个是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存在差别。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为家庭经营奠定了基础。橡胶生产也是农业生产,采取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业生产的特殊规律。从有些垦区的实践看,在生产周期长的果园实行家庭承包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橡胶垦区在这方面要积极探索。

第二个问题是二、三产业企业的改革。中央对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小企业改革的方针都适用于农垦。大型企业特别是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和在农业产业化中起核心作用的龙头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打破场区界限,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向专业性企业集团发展,使其在扭亏增盈中作出更大贡献。中小企业特别是生产大路产品、低档产品、粗加工产品的场办中小企业,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兼并、破产等形式,加大资产重组的力度。很多垦区的经验表明,产权改革早改早主动。

第三个问题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既是改革的难点,也是扭亏增盈的重要措施。据全国农垦财务年报统计,1998年全国农垦企业社会负担额高达89亿元,扣除各级财政补贴的24亿元,企业自己负担65亿元。企业办社会问题不解决,负担会越来越重,扭亏目标就难以实现。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从先行一步垦区的实践看,目前可以通过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办法是将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部移交当地政府管理,相应的经费也随职能的移交由政府财政承担。随着国家财政扶持力度的加大,企业办社会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这种办法比较彻底地解决了企业办社会负担问题,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另一种办法就是湖南垦区部分农场的作法,即在农场设立行政管理区,赋予一级财政的职能,靠财政来解决一部分企业办社会的负担。有条件的垦区可以推广湖南的经验。如果把这个问题突破了,是农垦改革的一个新突破。

(二)关于农垦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脱困问题

国家经贸委《1999年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脱困工作的规划意见》,明确将农垦的59户大中型工业企业列为国家重点脱困企业名单,部局和有关垦区要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措施确保这批企业中的85%以上在2000年底前实现脱困目标,并力争在两、三年内使农垦工业扭转全系统亏损的局面。部局和各垦区都应尽快建立重点脱困企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主管领导要负总责,各行业、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要负具体责任,切实使扭亏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信息反馈,建立情况跟踪等相关制度,逐月对重点脱困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反映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搞好协调,用足用好中央和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重点脱困企业在技改、融资、出口退税、兼并破产和债权转股权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只要我们把重点脱困企业的扭亏工作抓到实处,垦区扭亏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

(三)关于管理问题

管理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我今天只重点讲讲成本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邯钢经验的核心就是“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这条经验不仅适用于工业企业,而且适用于农业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现在还有很多漏洞,比如精简机构,解决农场机关臃肿问题,从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开始就要求各垦区进行这项改革,但有的地方至今都没有到位,农场非生产性人员达数百人,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费用大得惊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问题也很突出。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介绍了黑龙江垦区绥棱农场在农业上推行成本管理的经验,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基础管理的好办法,很值得借鉴,要认真总结,全面推广。总之,要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努力把臃肿的机构精简下来,把庞大的非生产性开支压下去,把该堵的漏洞堵住,把该增收的钱收上来,实实在在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各垦区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监督和管理的各项基本制度。在这方面,我部今年要重点抓两件事,一是集中力量与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一个加强直属垦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可行办法,切实做到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二是对直属垦区和部分亏损严重的垦区实行扭亏增盈工作重点联系制度。农垦局四位局长和相关处室已有明确分工。

(四)关于国有资产的评估和债务问题

云南垦区介绍了他们在内部设立国有资产评估机构,负责垦区国有资产评估的作法很值得借鉴。这是推进改革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组建企业集团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还是推行“抓大放小”各种形式的转制,都离不开对资产的科学评估。希望各垦区借鉴云南的作法,重视这项工作。

债务是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全国农垦的资产负债率已达80%,有的企业甚至高达100%和200%。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把过高的债务降下来。黑龙江垦区介绍的解决逾期贷款的经验,是解开债务链的一种有效办法,对全国农垦有现实意义,大家可以借鉴。债权转股权是国家经贸委解决重点脱困工业企业的一项新举措,也是一种办法,59户重点脱困企业都可以享受,要用足用好。拨改贷转为资本金也是一个有效办法,如果困难企业的上级再支持一点,财政的扭亏增盈措施费再争取一点,困难企业的债务链还是可以逐步解开的。对乱担保、违规担保、违规集资,给事业带来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要认真解决盲目上项目的问题,新上项目要切实做好项目论证,提高科技含量,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制、监理制,把新建项目高质量建设好。

(五)增强信心,扎实工作,夺取扭亏工作全面胜利

扭转企业亏损,对农垦来讲,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而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要从全国的大局和“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扭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上来,集中精力抓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有条件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要克服消极等待,甘于滑坡的思想,树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实在没有办法了,还可以发扬南泥湾精神,暂时都退回到农业上,身体条件许可的退休职工也可以承包一些土地,发展庭院经济,解决生活困难,要探讨土地承包如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相结合的问题。总之,只要主要领导特别是亏损企业的领导树立了信心和决心,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去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就会想出更多的脱困办法,带领职工共渡难关。三是要善于抓住发展的机遇和各种有利条件。首先,中央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非常重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将专题研究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问题,现在已经陆续出台了不少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要结合农垦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好。无论直属垦区还是地方垦区,都要牢固树立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思想,经常汇报,争取支持,其次是部党组对农垦工作非常重视,把解决农垦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三讲教育”整改措施的十大重点工作之一作了详细安排,重点是围绕长期困扰农垦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搞好一次大调研,在此基础上写好一个向国务院的汇报提纲,最后出台一个好政策,开好一个改革会,有关文件涉及的主要政策问题正在与有关部委协调,有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第三是近年来,农垦有不少企业克服种种困难已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些成功范例为我们提供了内容十分丰富的经验。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上靠党中央,下靠各地方,把农垦经济置于全国国民经济中,跳出农垦抓农垦,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够实现农垦经济扭亏为盈的目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标签:;  ;  ;  ;  ;  ;  

侣明副部长在部分填海区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1999年5月28日)_农垦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