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性梗死患者70例为本文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分别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B组和实施优质护理的A组,各35例。结果:A组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满意度(P<0.05);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ug-Meyer 评分和Barthel 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有很高的患者满意度,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06-02
老年人患脑梗死的机率通常高于年轻人群, 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为患者脑部血液和氧气供应受阻,缺氧、缺血状态导致患者脑部组织出现坏死[1]。临床研究发现[2-4],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和预后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效果较为满意。本文笔者为了深入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了7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展开护理干预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02月至2017年02月收治的7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分成A组(n=35)与B组(n=35)。A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9例;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4.3±4.1)岁。B组:男患者17例,女患者18例;年龄55~69岁,平均年龄(64.4±4.0)岁。A组和B组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B组(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叮嘱患者需注意事项,协助患者进行肢体锻炼。A组(优质护理干预):在提供护理服务同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将患者作为中心,融入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各方面内容的考核,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患者发病后,很容易出现焦虑、担忧及抑郁心理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多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心理变化制定适合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并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如播放舒缓音乐、喜剧电影等,尽可能帮助患者排解不良心理,提高治疗信心。(2)环境护理:良好舒适的患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效率,护理人员需定期对病房消毒,每日打扫1次,做好通风保暖工作,让患者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安心养病。(3)细节护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并且,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做好送检、陪检等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细节服务。(4)康复护理:由于脑梗死可能导致患者运动以及语言等功能障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生理功能。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来制定康复计划,鼓励患者主动配合康复锻炼。(5)饮食指导。提高患者身体素质有助于疾病康复,因此需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平日里叮嘱患者多食用一些低脂、低盐食物,尽量流质饮食,菜品要清淡,尽可能减轻患者肠胃负担。(6)日常生活护理。训练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洗漱、刷牙和舌肌锻炼等。(7)连续性的优质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并定期进行家庭随访,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和用药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Barthel 指数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再采用Fug-Meyer评分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越好,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越佳。我院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牵涉几个方面的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等[5-6]。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文两组脑梗死患者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者满意度以χ2检验法来分析,单位取率(%),Fug-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进行t检验,单位取(x-±s),(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如表1。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如表3。
3.讨论
脑梗死一般是在安静和睡眠状态下突然发病,患者出现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动脉管腔出现狭窄、闭塞,导致患者脑部组织出现缺血或者缺氧症状,严重时出现脑部组织坏死。针对患者病因和复杂的病理症状,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患者的运动功能能得到恢复,从而恢复部分或全部的日常生活能力。文中,A组患者护理服务实施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并且A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P<0.05),说明,针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刘芹,彭宪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15):87-88.
[2]程洪燕.优质护理服务在10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09(12):27-28.
[3]孙春梅.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9(30):88-89,90.
[4]辛兆红,刘燕,陈晓静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16(18):36-36,37.
[5]朱丽.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4(29):130-131.
[6]张晓梅.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4):244.
论文作者:李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满意度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能力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