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的探析论文_周青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0036)

摘要:本文简述了电力自动化遥控的工作原理,对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前言

安全、优质等技术指标在不同种类的电力系统中得以提升,而电力自动化系统是确保这些指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就所有指标而言,电力系统对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让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确保系统运作的前提以及电力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也是让不同电力指标实现的基本条件。其中,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是遥控。

1电力自动化遥控的工作原理

1.1 信息传递过程

电力自动化遥控是远程遥控的一种, 电力管理者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和远程控制技术对电力设备中的断路器、自动化装置、软件、仪器仪表和软件等进行控制, 从而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下达命令进行状态改变。电力自动化的顺利进行是离不开多种信息相互传递的,电力自动化遥控的信息传递过程如图1所示。

1.2 遥控工作原理

电力自动化遥控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信息传递和遥控硬件的组合。当调度中心向厂站端发出远程遥控命令后,在经过CPU 接到选择命令后启动选择定时器,对性质码和对象码进行校验,并且经过锁存器使相应的遥控执行回路处于准备就绪状态;远动设置在读取遥控对象继电器和性质继电器的运动状态后将信息传输回调度中心, 当调度中心接收到信息后会对信息进行审核,若符合原遥控选择命令则继续执行命令,否则撤销命令,如果远动设置没有接收到调度中心反馈的信息则可以自行撤销命令并清除相应的选择命令;当远动设置完成遥控执行命令后需要再次向调度中心发送信息。

2 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的分析

相关人员依据现阶段设备中所产生的控制结构以及相应的原理,对遥控安全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从而在理解的同时能够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让电力自动化理论不断的深化,并且能够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效果。

2.1 误操作

误操作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断路器位置点击错位;其二,操作短路器记错;第三,变电站错位。其中,断路器位置点击错位大多数出现在变电站中,由于主接线图上断路器所存在的空间不大,倘若相关人员进行操作时,那么就很容易看错点错,因此容易出现混淆的事情发生。例如:本来要对105断路器进行操作,但是却操作到205上。一般情况下,变电站错位产生的问题,大多数是因为相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点错变电站的情况,例如本来是要对该地区201 断路器进行操作的,但是因为失误而对其他地区201断路器进行操作。

2.2 误动作

误动作简单的说是相关人员在规范操作的状态下,让变电站现场发生了错误的动作,并且出现错误动作有两种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变电站内所产生的误动作,例如操作某地区105,但是实际操作确是205,其所产生的错误是因为该地区变电站内部设备或者是相应数据的错误;另一方面是发生在变电站之外的误动作,如相关人员在对相应道路变201,实际动作却是变108。倘若误动作所带来的危险性越大,轻则会让1条线路发生停电的现象,严重的话会对变电站或者是电网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3 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对所产生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分析,依据多年积累的经验,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进而能够让遥控安全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3.1 返校控制法

在电力自动化遥控的工作原理中需要进行返校,因此对返校的严格核对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力自动化遥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传统的电力自动化设备是将通信状态的信号作为校验核对的证据,而不能真正起到对返校控制的校验核对,也无法真正发挥出电力自动化设备返校控制的真正校验功能。电力企业如果想要提高电力自动化遥控的安全性,就必须要重视自动化设备的返校控制, 要对返校控制进行严谨认真、全面及时的校验,对在电力自动化的多种运行状态中所显示的信号进行一个个系统的检查,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误差,使得电力自动化动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

3.2 线路编号法

目前,自动化遥控点号与变电站断路器编号没有任何关系,它只是一个变电站端和主站端的数字对应,这样才导致变电站误动作的出现。线路编号法将遥控点号和变电站断路器编号统一起来。随着近几年通信技术的发展,此遥控地址完全可以修改成64位、128位,甚至更多,从而遥控点号可以变成“变电站号+断路器编号”的方式。此方法结合遥控返校法中的断路器编号法可以彻底解决误动作问题。

以24 位遥控地址方式展开介绍,在测控装置上设立24位断路器量用于设定断路器编号,计算方式为8421 码,如断路器57394 的测控装置,需要在设备投运前将这24 位断路器量设成000001010111001110010100,而且在测控装置的前面板上显示57394,总控单元在接受到遥控选择命令后,首先确认断路器编号是否对应,从而将误动作问题彻底解决。

3.3 通道效验和主站隔离

相关人员将通道效验以及主站隔离做出合理的控制,并且将这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的将控制安全问题做好适当的处理。

(1)援通道效验

在101 规约中链路的建立过程中,当从站接收到主站的“请求链路状态”命令后,只要相关的通信参数正确,从站一般就直接“响应链路状态”,从而使通道轻松建立。通道效验法将规约的链路建立作了修改,在从站收到“请求链路状态”命令后,要求主站给出密码,主站如给出正确密码,从站“响应链路状态”,主站在收到后,要求从站给出通道密码,如收到正确密码,主站下发“复位链路”命令,试图建立链路。链路建立过程中只要密码错误1 次,主站和从站都直接报警,此通道完全被闭锁,只有人工手动才可以恢复。

(2)援主站隔离

主站隔离是指将主站端各层间建立隔离,主要包括3 个方面。第一前置部分,在前置中将各变电站的模块完全隔开,不存在通信的可能;第二数据库,各变电站数据库模块完全隔离,不存在内部通信,而且前置层和数据库层间控制命令单方向通过;第三人机界面和数据库前置的隔离,控制命令单方向通过,只能实现从人机界面到数据库层。这样的隔离方法使切入控制试图控制主站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3.4 人为制度法

相关人员除了要对技术手段进行控制以外,还应当对人文制度引起必要的重视。通常情况下,遥控作业普遍都是由操作人和监护人一起共同完成的,并且对较复杂的操作应当规范操作形式,增加几名工作人员,进而确保遥控操作能够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从而将误操作的现象恰当的解决。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当提高对调度室的管理水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4结束语

总之,我国科技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电力自动化遥控的发展虽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电力自动化遥控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电力的安全性和电力的发展进程,因此解决这些电力问题是当今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电力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多样化,在进行电力问题解决中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解决方案, 才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力中的遗留问题,相信在电力研究者的不断探索和改善之下,我国的电力自动化遥控系统将会越来越完善,不断的推进电力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叶葱,赵中山,张登友.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的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0):172-173.

[2]吕焱.关于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3):67.

[3]张秀萍.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179.

论文作者:周青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的探析论文_周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