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的精度分析论文_戴振东,谢盛业

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的精度分析论文_戴振东,谢盛业

海南国源土地矿产勘测规划设计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0203

摘要: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的精度分析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让测量的准确度得到相应的提升,还能结合多方面的情况让CORS技术得到全面性的改善。本文主要针对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的精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地籍测量;CORS技术;精度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CORS技术也在全国及各个地方建立起来,与之前传统的测量方式不同的是,连续运行卫星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能够为测绘的工作提供一个比较统一的一个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从根本上解决不同行业之间坐标系统所存在的差异问题,从而能够使得全球定位系统的服务范围能够进行扩大。在这一系统当中,此系统有着比较固定的连续基站,能够随时为相关用户提供服务,并且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就能够满足其对工作的需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基站技术将被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所取代。

1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应用的概况

1.1测区CORS概况

在进行CORS技术的整体应用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研究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参数,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的分析。我省建立省级区域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技术相已经逐步成熟,连续运行卫星系统大概采用了22个连续运行的参考站,而坐标系统采用的是C级网框架下的WGS-84大坐标系。在CORS测区,测区的地理位置较为平坦,且运行卫星定位系统覆盖的情况也比较良好,经总结适合进行相关的测量。

在目前CORS已经开始逐步的应用于地籍测量之中,其能够让整体的测量效率得到全面性的提升。但在局部地区其整体的测量还未正式展开。所以,为了能够提升其整体的测量效率,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完善其整体的测量体系。让COR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优势全面发挥出来。

1.2采用的坐标系统以及作业依据

在作业过程中,采用的坐标系统采用的是2000坐标系统以及高斯-克吕格投影统一三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为111度。并执行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的技术规范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规范,并不与高程系统有所关联。与此同时,其需要建立多个子系统与其相互结合,然后对每一个坐标进行精确的定位,这样在进行地籍测量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应用。让坐标系统与作业系统相辅相成,最终达到理想的作业水平。

1.3CORS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主要是由这几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参考站子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的子系统、数据通信的子系统以及用户应用子系统这四个部分组成,而各个子系统主要就是由数据通信的子系统的互联,从而形成一个遍布整个区域的局域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内,通过将多个永久性的连续运行的全球定位系统参考站进行有规律的进行分布,使其构成一个参考站网。在后期,并对各个参考站进行采样,并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关的分析,并将数据以及所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上报给系统控制中心,上报到系统控制中心后,系统控制中心先将数据做一个数据分析,再对数据进行计算,获得改正的模型,在给用户发送改正后的数据,这样用户就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2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的应用方法

2.1作业方法

在进行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全球定位系统的静态观测方法,对CORS的连续运行定位系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测量,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相关对比,从而得出切实可用的数据。其次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坐标测量法以及地籍数据测量法,让整体的测量效率得到相应的提升,并不断完善测量体系,让图像的检测更为清晰。在作业中期,需要结合地籍的具体环境,从而做出初步的地理评估,最终采用CORS技术获取较为精确的参数,截取零点坐标,最终得出最为精确的数据。

2.2图根控制点检测

主要是利用海南省之前所提供网点进行相关的测量,以D级全球定位系统网点作为起算点,并对其进行一级全球定位系统静态网的观测,其中联测区内均匀分布的图根控制点,并将静态观测的所最终得出的结果与RTK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相关的对比,通常情况下,其RTK的极差要小一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RTK的成果精度要高一些,进一步我们就能得出RTK更能够满足地籍测量图根控制点的要求,更能满足一定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图像点的整体检测过程中,其图根的控制点需要进行均匀的分布,最终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完善其整体的检测体系,让CORS技术与RTK相互融合,最终取得较好地控制效果。

2.3界址点对比

界址点的对比主要方法就是利用连续运行定位系统RTK联测海南省测区的D级全球定位系统的四个网点,并求出该区域的参考数据,选取全站仪上的六个图根控制点,再在这六个图根控制点的范围内,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界址点进行RTK的测量,对检测点标记顺序号。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界址点对比过程中,需要对其整体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采用,让不同的坐标点能够获取更为精准的参数数据,从而提升其界点的图像分布律。与此同时,RTK的界址点的数据成果主要分布在地籍测量限差要求范围内,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连续运行定位系统的成果精度更能够满足地籍测量在精度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连续运行定位系统更能满足地籍测量在发展上的需要,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连续运行定位系统CORS会与RTK技术相互结合,让地籍的测量体系得到深层次的优化。

3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的系统优化

3.1强化CORS系统的精度

在进行地籍测量的过程中,CORS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地籍测量的工作对数据精度的要求非常高,而CORS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实际的应用,我们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可以知道CORS系统主要有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1)作业效率高、成果精度高。在一般的测量工作中,不论是在测量位置的选取,还是在进行实际操作,系统都是采用统一的参数进行独立地分析。做到节省人员,误差较小,数据质量比较高;(2)定时定点得到成果。与传统的测量相比,CORS系统可以更为准确、更为迅速地得出测量的结果,不仅仅节约了时间,还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生产的成本。虽然CORS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但在整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其系统结构进行综合的体系评估。

3.2加强CORS技术的实际应用

CORS系统在地籍测量的实际应用分析:(1)接收机在接收信号时,在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地区,就很容易受到干扰;(2)在进行需要举高测量的地物时,使用现有的设备,很难完成需要测量的任务;(3)接收卫星数量的限制,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面临很多测量障碍。因此,在采用CORS技术测量中,要对观测点进行检查,还要对相关的已知点进行互查,确保误差存在。采集用时长在3到5s之间,根据测量点的具体情况确定收集样本时段次数量。这样就能让CORS网络参数得到初步的确定,从而让CORS的系统结构体系进行全面性的优化。

4CORS系统在地籍测绘中的精度分析

4.1评估测量环境

在进行地籍测量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CORS系统测量的相关规定来测量:(1)需要对其外部测量环境的变化差异性进行初步的模拟评估;(2)在每天进行作业的前后,必须对监测区域内的一个已知点进行一个比较精确地测量,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如果发生不合格的情况,那么所测得的成果就不能被使用;(3)在使用CORS系统进行地籍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得到相关参数与数据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投入实际的使用;(4)对于检测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全站及坐标法来进行实际的施工测量;(5)在一定的条件下,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2规范测量过程

测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种类型的控制形式:首级、加密和图根。在进行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使用GPS静态,可以很好地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位,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在使用CORS系统的时候,可以在GPS静态测量的基础上,来进行更进一步的定位,以实现最终的控制测量。

在进行测量体系的规范测量过程中,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其测量的整体流程进行严格把关。尤其是在动静态结合的测量基础上,需要对其每一个测量点进行精确的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整体的精确点参数进行综合性的比较,最终计算出更加精确的数据。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其差值进行基础的绘测比较。图根点的高程与误差的精度确保符合要求。说明采用 CORS系统进行测量,(2)钻孔和注浆顺序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

(3)注浆材料,选用普通水泥浆;特殊时可考虑超细水泥或化学浆液等。

(4)注浆压力:设计注浆压力(终压值)一般参考注浆处静水压力加上1~2Mpa进行。

(5)注浆效果检查:注浆完成后,在开挖轮廓线范围内打设检查孔,检测注浆效果,注浆达到效果方能开挖,否则应补注浆。

5m超前周边预注浆里程范围为:DK66+855~775m,洞内注浆量为2186m3。

3、隧道掘进技术

超前预注浆完成后,对掌子面进行超前预支护,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开挖,初期支护拱架采用高强的HW175的型钢,间距0.6m/榀,边墙钢拱架锁脚锚管增加一对锁脚锚管,即采用4根φ50的无缝钢管,喷射混泥土采用早强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系统锚杆采用Φ32自钻式锚杆,长度6m。开挖时,快挖、快支、快速封闭成环,仰拱、二衬等工序紧跟,较为顺利的通过了采空区的掘进。

结论

采空区的回填处理方案有多种方式,要结合现场情况和超前预报结果综合考虑进行选择,兼顾效果和效益。本隧道位于赣州市于都县章江河附近,河砂来源多,价格便宜。袖阀管注水泥浆综合单价约需680元/m3,而注砂综合单价仅需120元/m3,采空区的回填处理由注浆改为注砂后(本案注砂5462m3),大约可节省费用305万元左右,达到了经济实用的目的。

通过对梓山隧道煤系地层采空区不良地质段采取超前预注浆、回填注砂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突泥涌水的风险,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为隧道顺利掘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戴振东,谢盛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地籍测量中CORS技术的精度分析论文_戴振东,谢盛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