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20年_高等学校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20年_高等学校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二十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年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同样由恢复重建起步,逐步走上深化改革,稳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轨道。二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深化体制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迈向新世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拨乱反正,恢复发展

1977年,“文革”十年动乱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主持科技和教育工作,开始在科学技术与教育领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高等教育事业从此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进入了恢复发展阶段。

1.恢复高考制度,整顿教学秩序

1977年底,中国政府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的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考试制度,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可以招收研究生。高考制度一经恢复,1977年就有570万青年报考高等学校,录取27.3万人;1978年有610万青年报考,录取40.2万人。从此,中国高等学校又呈现出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大力加强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纪律;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同时,针对教师职称提升停顿和数量严重缺乏的状况,一方面对原来确定和提升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恢复职务,另一方面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提升”的原则,分期分批地进行了提升和评定教师职称工作。到1981年,全国高等学校有13万多名教师提升和评定了职称,其中提升教授2400多名,副教授20700多名, 讲师116100多名。这一措施调动了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2.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教育部提出了新时期专业设置与改革的意见,并成立了高等学校专业调整办公室,开始着手高等学校专业的调整与改造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文科、理科、工科等专业调整会议。经过大量的工作,逐步使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一些学科比例也进行了调整。1982年开始,教育部首先从工程技术学科开始调整专业划分。1984年修订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高等工业学校设置的664种专业减少到255种,适当放宽了一些专业的业务范围,统一了专业名称。其他各科的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也陆续进行。

3.建立学位制度

中国的学位制度,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就有过深入研究,并曾提出过草案。1979年以后,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月颁布实施。 这是中国第一个经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的国家教育法律、法规。

《学位条例》颁布以后,很快成立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并于1981年和1983年两次召开学科评议组会议,根据“质量第一,逐步开展”的方针和“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审定了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点。1982年至1984年,共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939人,授予博士学位121个;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数均在万人以上。这标志着中国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正在逐步走上基本上立足于国内的道路。

二、加速发展,探索改革

从1983年到1991年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可以《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加速发展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为探索改革的阶段。

1.加速发展高等教育

1983年5月, 教育部召开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二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加快调整改革的步伐,加速发展数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会议用较多的时间讨论了加速发展的措施问题。

在这次会议精神指导下,1984年至1985年,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83年的120.7 万人增至1985年的170.3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也由1983年的92.6万人增至1985年的170.3万人;仅1985年就增加普通高等学校114所。

2.探索高等教育改革

1985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而拉开了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决定》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决定》是当时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与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相互配合,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的相协调,探索高等教育的改革特别是体制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1988年初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对于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改革任务和目标。

以《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积极探索改革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从体制改革入手,在许多方面迈开了步子。

首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1988年,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针对当时本科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本科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990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再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1987年国家教委有组织地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后的专业数由原来的1400余种减少至800 余种。这次专业目录修订,使本科专业初步得到规范,一部分专业设置过窄的状况略有改善。

第三,探索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决定》精神将招生计划改为国家指令性计划、用人单位委托培养和自费生三种方式。1987年,这三种分别占招生总数的89.8%、8.48%、1.72%;毕业生分配制度逐步改为国家计划指导下,上下结合、供需见面的办法。

从1985年到1991年的这一时期,随着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方针的出台,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已经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高等教育界逐渐迈开探索改革的脚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学潮和89年的政治风波,使得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深化改革,稳步发展

1992年,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11月,中国政府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改革思路,决定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1993年初,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战略、方针和思路,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此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在第四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基本思路是: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必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根本目的。实践证明,这一基本思路符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对于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稳步发展规模,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方针指导下,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有较大发展,效益明显提高。1996年全国高等教育(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584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62%;其中在校研究生16万人,增长了84%;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在校生达到302万人,增长了48%,校均规模由1991年的1901人提高到2927人,师生比由1∶6.6提高至1∶9.6;五年共培养博士1.9万人,硕士13.3 万人,本科生173.7万人,专科生368.2万人。除此之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有很大发展,每年有500多万人参加考试。 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积极且平稳的,较好地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

1994年,在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基础上,为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中国政府提出实施“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使之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这一工程计划确定以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211 工程”总体建设规划。目前,“211工程”的国家专款、 部委及地方支持的专款已经或正在落实,“九五”期间投入预计总数可达80亿元(人民币)左右。

2.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1992年以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般是指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五方面的改革。其中管理体制改革是重点和难点。

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主要是淡化单一的隶属观念,解决原有体制下“条块分割”等状况。1994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这之后,以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合作办学、协作办学、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等五种形式为主的改革探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形成了“共建、联合、调整、合并”的八字方针。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依照五种途径和八字方针不断深入,正在向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体制框架迈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结构布局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也促进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在体制改革方面,另一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普遍关注的就是招生缴费制度的改革。从1994年在4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经验之后,连续三年加大改革力度,到1997年,实现了普通高等学校缴费上学,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奖、贷、助学金及特殊困难补助制度。

随着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教学改革全面深入展开

近年来,各高等学校逐步把教学改革放在核心位置上,教学改革全面深入展开。

首先,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推动教学改革,原国家教委在组织各学科专家、学者认真研讨的基础上,于1994年起制定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这一改革计划的全面实现,将使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深刻变革。

第二,修订专业目录,调整专业结构。继1987、1993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以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于1997年开始新一轮的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此次修订工作遵循科学性、适应性、规范性原则,结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经过一年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修订工作于1998年上半年顺利完成,修订后的专业种数由原来的504种调减至249种专业而得到进一步拓宽。

第三,建设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护和加强基础人才的培养,是科学界、教育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教委提出了建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对一些条件较好的基础学科专业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基础学科人才。这一设想受到科学界、教育界和理论界专家、教授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

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6年,先后建立了8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1个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以及45个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报考,提高了生源质量,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改革。

第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提出在全国52所高等学校进行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所取得的经验正在向全国高校推广。这项工作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对高等教育特别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4.建立教育质量宏观监控体系

首先,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本科教学评价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整体评估,共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对新办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二是对办学时间较长和基础较好的学校进行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三是对介于二者之间的学校进行随机评价。这项工作于1994年正式开始,到目前,已有110 所近年来新建的学校参加了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有4 所重点高等学校参加了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价。

其次,开展教学成果奖励工作。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教学成果的表彰和奖励,近年来专门就此颁布了《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在连续三次优秀教材评奖的基础上,1997年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了《教学成果奖励条例》颁布以来的第一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活动。共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42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3项,二等奖368项。 随着教学评价等工作的开展,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正逐步形成和建立。

二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二十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深刻的启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唯此,才能真正确立自身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要有符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的明确思路。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政府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高等教育如何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立自身的地位,体现自身价值?高等学校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如何构建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正在引发和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界一场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深刻变革。而且这一变革又必将影响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以崭新的风貌步入21世纪。

标签:;  ;  

中国高等教育20年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