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现场监理的造价控制,是以工程承包合同价款为控制目标值,对承包方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所进行的资金使用计划、工程款支付、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索赔处理和竣工结算等监理活动。本文叙述现场造价控制后的体会要点。
关键词:现场监理;工程造价;控制
前言:工程造价控制,是在满足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投资决策、设计、工程发包和实施阶段,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工程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工程建设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通过全过程的工程监理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本文主要对如何加强工程监理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行了阐述。
一、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意义
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是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采取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措施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对工程成本节约、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提高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施工阶段工期长、资金投入大、资源消耗多,不可预见因素多,项目运行过程中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所以其造价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效益。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影响因素
2.1.工程投标阶段合理投标报价决策。工程项目招投标是项目实施阶段的首道工序,合理报价是确定是否中标的关键。随着工程造价管理和体制的改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和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要充分考虑招标工程施工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等投标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工程成本分析和投标报价,避免投标失误,从而影响后续施工管理及造价控制。
2.2签订施工合同条款严密性。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关于建设项目事宜依法订立的有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协议。其中施工合同内容最复杂、标的最大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协定的建设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合同。合同条款不够严密,施工中的各个活动就失去了遵循的依据,施工就会变得混乱,从而造成造价失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事实上,作为承包方必须对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以合同条款形式确定下来,赋予其法律上的约束力,为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活动提供依据。
2.3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施工结束阶段的技术经济文件,用于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以保证项目很好的实施。但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多数并未达到最优,施工机械设备的选配、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方法的选择是否满足施工条件要求从而影响工程造价控制。施工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承包方应多方面考虑选用合理的组织方案,对各种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反复斟酌,优化方案。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往往能缩短工期,提高材料利用效率,控制造价。
2.4工程变更、签证和索赔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工程量和综合单价的变化、施工条件的变化、施工时间顺序变化等发生工程变更,从而影响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对于变更一旦实施,立即形成书面报告,并收集、整理、保存完整的变更文档资料,但往往承包单位只听从业主指挥,变更发生了,也未及时按程序申请,到施工结束后才提出变更申请,结果就会造成因变更范围、工程量多少、材料价格等因素与业主发生扯皮现场,从而影响了工程造价。对于现场签证管理必须做到:施工、监理、设计、业主四方共同签字方为有效;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签证的范围必须正确;签证手续齐全。索赔的控制是对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承包单位应当重视索赔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合同执行意识,提高索赔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实施过程中做好四个字——围、追、堵、截
3.1围——就是约定好本项目的规则。如各种制度、程序、适用的各种依据。例如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制度、资金使用计划报审制度等;工程报验程序、工程款支付程序、工程变更及签证程序、索赔程序、工程验收程序、结算程序等。“围”得越实越好,不符合规则约定的,就可以不受理。
3.2追——追补、追索。现场施工中的突发事件,如抢险、第三方损坏(如甲合同段沉井施工排出的泥水淹了乙合同段施工的路基)等,事后要及时明确相应方对所发生事件费用的态度,办理相关手续,核定计量。现场监理人员应在日记中详尽记录事件的情况(现象、原因、持续时间、人数、所使用的物质装备、各方当时的态度等)。“追”得越及时越好。事后汇报给总监,总监应作专项记载,以作日后备查。
3.3堵——这是最经常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是合同中有材料、质量、工期、工程款支付、验收、结算、索赔等条款,务必要求各专业监理人员熟悉并时刻关注(牢固树立造价控制概念),一是为了预防发生,二是发生了随时记载。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对与投标文件不符的部分,一要明确,二要业主审批,堵住突破口或埋下伏笔。在现场处理问题时,不要被承包方利用了,凡事多看少说,至于正常的签证事项,尽可能做到三方人员当即认可签字,防止日久扯不清。“堵”得越严后面的是非问题越少。
3.4截——对凡是不符合程序、依据不足、高套冒报的,无论是在工程月付款、签证预算或是竣工结算中,都应毫不留情的坎掉,否则对方将得寸进尺。故“截”得越准越有力。
某污水工程一二期共有八个合同,也只有第一个合同结算分歧大一点,且责任在当事双方,前期签证未按约定程序办理,对双方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规范了后面的合同),在监理的公正协调下,经双方协商达到共识,也圆满解决。
其实只要监理机构坚持按约定好的制度、程序(人和事)都做到位,主要当事人双方虽有一时不理解的,监理即使受点委曲也无妨,因为迟早双方是会醒悟的,受害、得益的总是他们,监理在其中没有任何私利。因此,现场监理工程造价控制也是可以做好的。为简单明了起见,造价控制的工作内容和对策措施归纳为下表。
3.5生产要素的有效控制。
施工阶段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是构成项目成本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生产要素有效控制办法:一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 15% -25%,控制好人工费,对成本控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对材料采购的控制。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约占 60% 左右,是成本目标的有效控制重点,材料价格控制包括:(1)合理确定材料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的储备。(2)控制采购进价,通过市行情调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3)加强材料现场管理,合理堆放,降低仓储损耗,减少搬运。三是:合理选配机械设备。机械的选型、进出场时间的确定、机械设备的组合,在施工现场是否得到有效利用都是机械费用控制的重要方面。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管理和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项动态目标控制过程,需要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进度,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与手段,科学地选材料、机械,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施工的同时,必须加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工程造价技术人员的素质教育,拥有一支懂技术精业务、责任心强、经营丰富的工程造价管理队伍,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向东.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2]朱江丽.浅谈如何在工程监理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建设监理.2010.4
[3]梁思德.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9
[4]冷振清.深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思考.沈阳出版社.2011.8
论文作者:张喜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签证论文; 程序论文; 合同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