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景下,人们开始关注逆向物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以达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控制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改善企业形象,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树立品牌的目的。目前,世界上许多知名的公司,如通用汽车、IBM、3M、强生等,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引进信息化系统,对逆向物流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人们对逆向物流的认识非常有限,对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及实现中遇到的问题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针对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图1 逆向物流的结构图
1 逆向物流的含义、特点
1.1 逆向物流的含义
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这个名词最早由Stock在1992年在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2002)对逆向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地流动和存储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相对正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合理的成本下,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来的产品或从消费者以及其它流通点退回的产品移到上一个流通点的一系列移动过程。简单地说,逆向物流就是将最终消费者手中用过的、过期的或损害的产品和包装进行一系列处理的过程。从定义上讲,逆向物流分为回收逆向物流和退货逆向物流。其中回收逆向物流是指最终用户将废旧、过期的产品转向供应链中上游各节点,退货逆向物流是供应链中下游的用户将不合格的产品退回给上游的供应商。从图1逆向物流的流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逆向物流的含义。
1.2 逆向物流的特点
(1)逆返性。就是将回收的或退回的产品从正向物流的下游返回到正向物流的上游。
(2)退回或召回产品的价值递减性。产品被退回或召回产生的过程中,运输、储存、检验、处理等费用,都会冲减产品原来的价值。
(3)回收产品价值的递增性。已过期或报废的回收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已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流回到生产商后加以利用则可以实现价值再造。
(4)信息传递失真性递增。当产品由下游向上游回流的过程中,这种多极传递会造成信息严重失真,产生“长鞭效应”或信息的不对称。
2 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系统的逻辑设计、系统的安全设计等。
2.1 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有总系统模块和子系统模块构成。总系统模块包括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系统处理、问题分析、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子系统模块是在总系统模块的基础上划分而来。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图
(1)系统管理模块。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对客户的访问要进行身份认证,并对客户设置访问权限,在其允许的权限范围内访问系统信息。
(2)物流管理模块。对回收或退回的产品进行回收并进行检验、分拆,及时地记录回收产品的信息,以便进行再加工以及废弃处理。
(3)系统处理模块。在检验、分拆的基础上有些产品可以直接利用,有些需要修理后利用,对这些产品要及时记录,另一些则需要再造利用或再生利用。
(4)问题分析模块。对于回收或退回的物资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回收、退回物质的有用之处便于日后利用,对废弃物资的分析是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以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5)财务管理模块。资金流在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模块记录着逆向物流中物资的成本、收益和逆向物流系统中的资产等信息。
(6)客户管理模块。客户管理模块包括客户的名称、客户产品需求以及客户地址等有关信息。通过客户管理可以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能吸引新客户和维持原有的客户。
2.2 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设计
针对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实时性等方面的考虑,本文采用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实现模式。它克服了C/S模式的可移植性差、系统维护困难以及不能及时地与用户交换信息和B/S模式的数据处理能力不强、实时性不高以及安全性低的弱点。C/S+B/S实现模式能将C/S模式的交互性好、实时性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和B/S模式的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以及信息的检索、查询和发布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户可以利用WWW浏览器通过Web服务器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访问,逆向物流供应链上的各节点可以利用客户端的应用软件直接对数据库服务器和其它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和处理其它复杂业务。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库服务器和用户工作站组成基于C/S模式的Intranet(内联网),通过防火墙与Web服务器相连,以增强安全性。客户端浏览器通过Internet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组成B/S模式。
2.3 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
安全性设计在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本文采用的C/S+B/S计算模式,对于B/S模式需要从数据的访问控制和Web页面的访问控制考虑,防止外部的侵入和攻击。此外网络安全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也是考虑的重点。
(1)数据访问控制的安全设计。数据访问的安全设计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设计的核心部分,根据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特点,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该技术主要是将用户划分成与其在组织中相一致的角色,访问者的权限在访问过程中是变化的,在一种环境中用户分派一定的权限来访问系统资源,在另外一种环境中这个用户又可被分派不同的权限来访问系统。RBAC是实施面向企业的安全策略的一种有效的访问控制方式,其具有灵活性、方便性和安全性的特点,目前在大型数据库系统的权限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角色由系统管理员定义,角色成员的增减也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来执行,即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定义和分配角色。用户与客体无直接联系,只有通过角色才享有该角色所对应的权限,从而访问相应的客体[2]。
图3 基于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图
(2)Web页面访问控制的安全设计。这是B/S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考虑的安全问题。对页面的访问控制要分两部分来设计:一是用户的认证与授权,认证是对用户是否合法进行确认,授权是用户经过认证后可以对某些已被授权的网页进行访问。二是根据用户权限定制网页,在设计页面时由于用户的权限不同,所以在页面显示每一个链接之前要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判断,若用户没有权限访问此链接对应的页面,就要隐藏该链接。这种设计不仅可以防止信息被泄露而且操作界面友好。
(3)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技术实现,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隔离技术为了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在内外网之间形成的安全屏障。防火墙技术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增强内部网络的安全性。防火墙包括过滤型防火墙和代理服务型防火墙两种实现方式。
(4)数据安全设计。数据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实现。目前加密技术分为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对称加密使用单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计算量特别小,但是加密的效率特别高。非对称加密是由公有密钥和私有密钥搭配使用来完成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技术在互联网中广泛利用。在实际的应用中采用,通常是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结合起来。另外采用数据备份和自动恢复技术防止数据的丢失。
3 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
根据C/S+B/S计算模式结构的特点,采用ASP.NET开发技术以及C#作为系统的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Web服务器采用IIS6.0。
ASP.NET具有强大的语言支持、错误处理和调试特性,能提供更高的安全机制和更多的组件服务,并且采用先进的数据库访问技术。是微软公司推出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ASP.NET中的ADO.NET是以.NET Framework为基础的,专门为.NET平台上的数据存取操作而建立的全新数据库存取模型。ADO.NET的DataSet(数据集)采用离线的方式存取数据,可以对本地的DataSet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更新数据,这样可以提供平台互用性和数据访问的可伸缩性。
C#是微软公司推出的面向对象的语言,它能快速开发基于Microsoft.NET平台的各种应用,而.NET提供了充分利用计算和通信功能的工具和服务。C#能提高开发的效率,同时又减少了编程错误,具有强大的功能和较高的灵活性。
4 结论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逆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由于逆向物流是物流领域的新视野,开发基于逆向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就是开创新的“蓝海”。随着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广泛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出来以后,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合作,并且要与电子商务接轨,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