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研究论文_戴建新

高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研究论文_戴建新

江苏诗图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思想认识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追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住宅的室内居住的舒适性和室外公共空间景观的品质要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档居住区的建造刚好迎合了大众的需求,高档居住区景观的品质保证是为居住区整体加分的重要环节。基于工程实践的高档居住区景观设计,提出了设计与施工相互融合的方法,以打造优秀的高档居住区景观作品。

关键词:高档居住区;景观设计;景观施工

引言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观念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善,开发商与居民对于居住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已从单纯的关注户型平面扩展到整个居住区的环境以及外部的空间设计,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紧密把握购房者的心理,根据市场的需求,打出了景观效应牌,斥巨资加强环境建设,如今景观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补充角色,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住房需求。

1设计原则

1.1功能性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居住的环境要与居民的生活需要相统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实用性的问题,以此来确定空间的大小、地面的高差等,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居住区的景观能够对住户进行心理调适,给每个人家园感,促进社区居民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发展,所以,必须兼顾动和静2大功能,包括运动健身和基本的休憩,在场地的设置上需要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地、健身舞场地和集散广场。如何处理好场地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2个地区,减少娱乐休闲活动对其他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1.2地域特色的原则

对于住宅区园林景观打造还应当遵照的准则便是当地特色,把当地的自然特色与文化特色和景观打造有效结合,满足当地需要。在打造绿地景观时,应当全面彰显当地文化特色,另外还应当表现本地的自然特色,比如像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特有的植被,我们把此些特征融进到景观打造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另外,还应当深入考量绿地景观的格调,打造格调各异的住宅区,打造特色鲜明的景观。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基于自然的地质特点、植物生长状况等进行设计,科学运用绿植乃至当地的水文条件,和这些要素有效融合,打造特色显著、风格独树一帜的空间。

1.3人性化原则

所有的设计的都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心理需要,所以在景观塑造上,必须使居民感受到温馨与舒适和归属感,人性化设计,即想居民所想,造居民所需,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分析整个居住区的朝向和地理特征,合理规划风道,在景观规划上考虑向阳面和背阳面的问题,居民在冬天需要拥有充足的日照,而夏天又需要有一定的遮荫,所以必须要考虑到设计的使用性,更好地满足居民住宅的需求。

2高档居住区园林工程实践的存在问题

2.1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缺乏规范性

目前,对于施工成果的质量良莠不齐。首先,施工现场对材料控制存在漏洞,园林工程施工中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苗木的规格和生长状态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其次,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施工效果相互偏差大,整体统一性差。

2.2设计方案和布局不合理

作为一项工程,前期设计规划是项目实行的基础和关键,唯有构建科学的方案,才可以有总体性的思路,然而园林景观设计在国内还处在初期,致使各个层面的设计难免会出现不足之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园林景观规划阶段就没有充分考虑工程的定位,没有充分考虑行人、车流,是否布置游泳池,施工的成本等因素。再景观设计时间也没有考虑出入口、内部绿化空间的组团布局、架空层的布置,由于缺乏完善的设计方案,导致园林景观设计的布局严重不合理,这都会降低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和美观。

2.3园林工程施工监管力度不够

为了缩短工期,忽视对施工图的核实而盲目施工;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在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监督和管理,导致现场施工混乱,而且无法控制施工成果的实时质量问题,不利于工程品质的达标。

3加强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效措施

3.1绿化施工注意事项

(1)绿地的地形、土壤性质以及排水等情况对苗木的成活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绿化施工时,认真摸排现场的地下管线情况,结合管线走向进行土方置换,保证场地平整。在土方造型施工过程中,需适当抬升绿化带中心线,保证绿地的中心处略高于四周,从而便于排水。此外,在种植植被前对土壤的性质进行化验,确保土壤的理化指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2)严控苗木种植深度,例如,厦门地区的降水量普遍较高,在种植园林景观苗木时,若是种植深度过深,会使苗木根部极易发生腐烂现象,因此,要合理控制苗木种植深度。此外,在选择居住区园林绿化苗木时,尽量选择树干直、根系发达、成活率较高的苗木,对那些树形比较特殊的苗木还要做分枝处理。(3)为了确保居住区园林绿化整体施工质量,严格规范施工标准,严格监管绿化施工的整个过程,并提高对工程施工的验收标准。

3.2由单一的平面化转变为空间组成中的立体化形式

住宅区园林设计和景观打造的好坏是评定住宅区自然环境优劣的主要指标,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观及绿化不能局限于绿色植物种植,还要充分体现出空间整体设计感,利用点、线、面、体的布局形式提高绿化空间使用效率,同时在配合居住者欣赏、休闲等需求,提高生态环境的综合使用效率。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居住区的具体要求,确定整体设计思路,通过结合小区周边的环境、建筑风格等调整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方案,最终确定整体布局。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还要格外重视人性化设计,重视居住者的体验,让居住区的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与环境、文化和谐统一。

3.3植物的合理配置方法

(1)择优保留原有植物。居住区植物的配置要结合植物的生长特性等,对原有植物进行择优保留,在满足植物配置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维持原有生态系统的共存关系。目前,一些居住区为追求新奇、标新立异,花费大笔资金购买一些进口的奇花异木,不仅难以适应当地气候,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生长效果。而适当保留居住区原有的植物不仅可以节省一大笔园林绿化费用,还可以使住宅小区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绿化效果。(2)根据季相变化合理配置植物。作为居民一年四季生活的环境,居住区植物的配置应结合四季季相的不同变化,将适宜的、不同种类的植物予以合理配置。通过在小区内合理搭配种植常绿树、落叶树、针叶树以及各类花果灌木等,以营造春华秋实、夏繁冬枯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观效果,使居民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赏、有景所观。(3)巧配园路植物。植物的配置要结合小区园路的实际情况,使植物在层次上有景深和高低起伏之韵律。当园路比较曲折时,则宜选择配置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做到虚实结合,以此凸显自然随意的美感。

结语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此,城市居民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切实结合居民多元化需求,科学合理设计并布局。良好的园林景观,既能够陶冶生活情趣,又可以净化空气,保证空气质量。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居民区园林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穆迪.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研究[J].魅力中国,2016(29).

[2]马彬.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1):24.

[3]雷燕宜.试析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及优化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5):898,880.

论文作者:戴建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高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研究论文_戴建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