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治疗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 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 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 其中中老年人为急性脑梗死的多发人群, 多数患者具有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等病史, 便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动脉硬化症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给患者以及家庭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 在对其治疗与预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治疗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46例。将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为23例。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史)等进行配对,2 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发病年龄为18~80岁;所有脑梗死患者均经颅脑CT 或MRI 检查确诊,且排除脑出血,所有患者脑梗死的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均于发病6~48 h 内就诊;排除标准:头颅CT扫描或MRI 显示脑出血;有严重心、肺、肝、肾或代谢性疾病史的患者;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往用药期间发生各种形式过敏者,包括有芹菜过敏史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患者在入组后,立即开始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 mL,2次?d-1,14 d为1个疗程。入选患者在入院后均立即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1,2 组患者中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基础病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观察指标
2 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 进行头颅CT、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同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尿素氮、血肌酐、肝功能、血糖、血脂水平,并观察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并评定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NIHSS及ADL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日各评定1次。
1.5统计方法
两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用均数± 标准差(x±s)表示,2组间、组内比较均用t检验; 所有统计均在SPSS 13.0 软件下进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14 d 后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NIHS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NIHSS 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1)。
2.3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 例患者在分别输注丁苯酞第10日、第12日时复查肝功能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最高达到82U?L-1,给予肌苷、肝泰乐等护肝治疗,于输注丁苯酞第20日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渐加重,脑梗死患者发病率升高,脑梗死也可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并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表现。脑梗死病理过程的实质是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局部脑组织坏死,急性脑梗死属于一种动态演变的过程,发生不可逆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多处于缺血状态,且未完全梗死。脑梗死患者起病较急,多于安静休息状态下或睡眠时发病,病情发展较快,临床症状可在数小时内或发病后1~2d内达到高峰,需及时接受临床对症治疗。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脑血管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丁苯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有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病理环节,抗脑缺血作用较强,能够缩小脑缺血梗塞面积,并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能量代谢和脑区的微循环与血流量,且本品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抗脑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效用,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为进一步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我院选取46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IHSS 评分和BI 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朱海生. 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抗炎作用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
[2]孙海,燕崔雪.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0).
论文作者:陈钢 高晓艳,夏彩秋,周萍萍,赵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患者论文; 注射液论文; 氯化钠论文; 脑梗死论文; 丁苯论文; 统计学论文; 评分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