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强[1]2002年在《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复杂性科学与和合学理论为哲学基础,通过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生在黄山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二十年的学习、研究、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努力探索在复杂系统中务实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并希望对旅游城市及风景名胜区建设,尤其是对黄山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建筑实践活动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的作用。本文上篇通过对当今社会哲学背景的分析,阐述了在复杂性科学的影响下对建筑学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的重新思考,进而结合多年对黄山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特征和传统民居集落的兴衰的研究,提出了在复杂的适应性系统中对黄山风景区建设发展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的新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中篇通过对国内外不同阶段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的观点和其他相关建筑理论的学习与总结,提出了以整合思维为指导的在复杂系统下的设计方法论原则,阐述了其具体的设计方法--整形与磨合,并对整形与磨合方法的含义、特点、影响因素、价值定位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下篇记述了近年来我们在黄山风景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建设实践,反映了整合思维与整形、磨合的设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其中包括自然整合、建筑整合、地段整合、城镇整合和景区整合等的实例分析。下篇还总结了黄山风景区建设中的教训,并提出应将黄山风景区的建设置于社会、经济和学术背景下来进行综合融贯的研究,以此作为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的基础和目标。本文的观点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学习中总结,然后再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它是在建筑学领域对“整合复杂”研究的开始。
卢强[2]2003年在《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文中指出<WP=1>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聂玮[3]2015年在《风景旅游建筑及其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风景旅游建筑是风景名胜区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水平将影响到游客的游憩满意度以及景区认同感。本文以风景旅游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政策与案例的研究,结合耦合理论,提出了“风景旅游建筑—场地—人”的耦合模型。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层次分析法、心理物理学以及时空行为学等方法建立起系统化的风景旅游建筑理论体系,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规划设计方法。本文的主体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现状出发,提出了风景旅游建筑的科学概念并系统梳理了其历史脉络与发展现状,建立起风景旅游建筑的耦合系统并对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与阐释。通过国内外政策与案例研究得出:美国与台湾地区国家公园规划设计,尤其是国家公园建筑设计的经验与做法对我国大陆地区的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二部分分别从场地空间环境与场地形态表征两个方面探讨了风景旅游建筑与场地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设计策略与手法。利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起了风景旅游建筑与场地的耦合度评价体系,并通过实际案例操作示范了该评价体系的应用过程。第叁部分从游客的心理与行为需求出发,探讨了风景旅游建筑与人(游客)之间的耦合关系。结合心理物理学、环境偏好矩阵等理论,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建立了风景旅游建筑的视觉评价与分析方法并得出结论:文化性、独特性、环境融合性以及自然性是影响大众对于风景旅游建筑视觉评价最重要的因子。结合时空行为学、时间地理学等理论,利用问卷调查、时空行为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以青城后山的休憩亭廊为具体对象展开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风景旅游建筑与游客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并得出了能够指导今后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的结论与建议。第四部分是基于前文的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应用,从规划设计原则、集成化规划设计流程等方面建立起了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体系,并通过实际案例——贵州西江苗寨旅游服务区规划设计进行了剖析。形成了游客中心、旅游公厕以及避难小屋的示范性规划设计导则,为今后的相关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与借鉴。综上所述,本文从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现状出发,结合耦合理论,分别探讨了风景旅游建筑与场地、风景旅游建筑与人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了耦合度评价体系,得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策略与手法,建立了风景旅游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对将来的规划设计实践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董安福[4]2011年在《山西省石膏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岳类风景区是以山地为主要风景资源和构景要素的具有美感的地域综合体。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2/3,山岳景观数量多而且类型全,因此,山岳类型在数量上居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首位。在现代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我国己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出现了因风景区界域界定不适,引起管理上的失利;景区景观资源组织不当,导致游人的满心而来失意而归;景观资源不合理的利用,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及景点建设不合理,破坏景区内风景资源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山西石膏山风景区规划设计为案例,在风景区界域的界定上、游人游赏规划上、游人容量规划上、景区重景点的规划设计上等方面来研究山岳类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以便更好的开发利用风景资源,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论文主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文章第一章介绍了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其次,文章第二章介绍了石膏山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概况及景观资源的现状,并对其空间分布及保护的重点矛盾做一分析;第叁、第四、第五、第六章分别就风景区界域的界定,风景区的游赏规划,风景区的游人容量及景区重点景点设计做了研究。提出了景区的界域界定的具体方法,游赏规划的分区与特色游赏线路组织关系,游人容量的计算方法及重要景点设计从选址到方案设计一般步骤与方法,同时结合对黄山、华山、九华山等风景区的调查研究,丰富以上的研究,与石膏山风景区规划研究在横向上形成对比。再次第七章总结以上研究成果及论文创新点,提出论文的研究不足,展望论文的继续研究必要性。
焦健[5]2013年在《风景区急救中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风景区急救中心建设领域存在着大量空白,限制了风景区医疗卫生建设的发展。本论文针对此现状,从如何建设能够满足风景区需求的急救中心入手,通过对急救卫生理论的分析以及对风景区实际案例的具体调研,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风景区急救中心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研究。最终论文在梳理了风景区医患领域性特征的同时,也细致的研究了风景区急救中心的救助机制。
杨绪波[6]2004年在《安徽旅游度假村开发建筑策划研究》文中认为今天,现代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度假旅游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作为旅游最大的载体之一,旅游度假村日益成为大众化的建筑类型。论文针对目前出现在安徽省度假村建设热潮,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问题,提出度假村建设需要建筑策划,并在建筑策划理论指导下,结合笔者的实践和思考,尝试提出度假村建筑策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为当前国内尚不成熟的度假村建设的前期工作,探索更系统更科学的策划理念、策划方法与设计策略,使决策者能够更理性地对待开发工作,使建筑师能够更有依据地开展设计,从而有助于度假村建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获得。论文分为背景篇、理论篇和实践篇叁部分:第一、二章为背景篇。通过对度假村生成方式、演进历史以及我国度假村发展及建设进程的回顾,引出目前安徽度假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安徽度假村建筑策划方面的现状进行评述。第叁、四章为理论篇。分别对安徽度假村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程序进行概述。就策划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即条件调查、构想生成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进行阐述。第五章为实践篇。结合笔者参与的合肥紫蓬山徽文化风景园和黄山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的策划工作、规划设计工作的介绍,并对实践工作进行客观地评价,介绍实践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之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今后安徽度假村建筑策划工作如何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马桂玲[7]2013年在《宣城市敬亭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将持续发展并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作为宣城市旅游市场的核心景区“敬亭山风景名胜区”,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发展,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敬亭山景区的旅游接待量,在宣城市的旅游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仍然很小。宣城市敬亭山风景区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成熟,具有较高经济贡献率的景区。因此,对敬亭山风景区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敬亭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案例调查、实证研究等方法,归纳总结了敬亭山风景区的当前基本情况以及开发条件,系统阐述了敬亭山风景区规划设计中的规划理论基础与规划的主要内容。论文选取了黄山风景名胜区、合肥四顶山滨湖度假区、浙江普陀山风景区叁个已建成的山岳风景区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从项目定位、规划布局、景观建设等方面总结了每个风景区的规划特色,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各自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通过对敬亭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状况、客源市场、SWOT分析,综合运用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方法,对敬亭山风景区开发战略进行科学分析和进一步研究,探讨景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如何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得以持续发展下去,并结合敬亭山实际情况,有针对地为敬亭山的提出基本的景区发展规划及其具体的规划措施。
王晓鸿[8]2006年在《海峡两岸风景区规划管理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地区自1982年成立第1座垦丁国家公园至今,已先后设立6座各具特色之国家公园;在借鉴美国以及其它先进国家的规划管理经验与基础上,获得了不错的经验与实施成效。尽管在权责机关与事权统一上仍未完全整合,但在相关规划管理制度的建立、法令研订、生态保育、解说教育、观光游憩、实际营运等方面,已逐步在经验中获得较合理可行之经营管理策略。 本研究试图就大陆、台湾地区的国家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计画、法令、管理维护、组织、游憩管理、解说教育、民众参与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制度进行资料研究与分析,企图透过与台湾地区和世界其它国家公园规划管理经验的比较分析,来探讨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发展,预期可收他山之石的功效,加速改善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制度。 在借由分析及综合研究后,本研究提出9项改善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的途径,分别是:借由完善法规体系达成系统化、借由政府组织改造统整相关部门建立中央主管机关达成系统化、借由政府部门权责划分及合作达成系统化、借由政府预算审议拨款达成系统化、借由统一的规划设计机构达成系统化、借由监管体系与评估制度达成系统化、借由管理机关权责明确定位达成系统化、提升民众旅游品质并加强保育教育、加强公众参与等。这些建议提供作为未来规划管理制度改进之参考,期能更适切的发挥风景名胜区的自然保育与教育游憩功能,让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珍贵的资产,能世世代代永久流传,可持续地利用。
王应临[9]2014年在《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运动普遍关注社区问题,管理理念从“消极式”和“排除式”转变为重视社区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我国风景名胜区内的社区也是影响风景区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因素。当前风景区规划实践对社区仍持有“一刀切”的“搬迁式”思维惯式,缺乏对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的全面研究,造成风景区社区潜在价值遗失、风景区与社区矛盾激化等问题,影响风景区整体价值的保护以及社区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存续与发展。本研究以风景区社区多重价值识别为导向,探讨兼顾社区价值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规划途径。研究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论述国内外研究背景,初步提出研究问题,综述已有相关理论与文献。随后,全面考查风景区社区的历史与现状。将社区置于更宏观的国家社会经济变迁背景下,分析推动社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现状分析包括社区自身和社区规划两方面,前者从多个角度分析风景区社区复杂现状,后者通过考查若干风景区的现行规划文件分析社区规划政策现状。第叁,从多重价值的视角审视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政策。首先运用效用价值理论构建风景区社区价值分析体系,并借此论述当前社区规划政策忽视社区价值的问题及后果,随后通过资源配置和治理途径分析发现当前社区政策缺乏实施有效性,继而提出社区自组织的改善思路。最后,基于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和自组织治理条件,提出风景区社区规划在规划目标、规划特点、主要规划内容、关键规划环节等方面的优化策略,并以九寨沟风景区社区为例进行了实践检验。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可分为社区作为价值客体的生活、游憩、经济、研究、选择价值和作为价值主体的经济、精神、游憩、环境等不同要素,各要素之间、要素与风景区价值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社区价值评估要根据不同的价值类型分别确立评价指标和具体方法,并对价值体系进行整体分析。自组织治理作为已有的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途径的补充,是风景区社区治理的理想途径。当前风景区社区尚未具备充分的自组织治理条件,而风景区社区规划通过增加软性规划内容,运用参与性和沟通性规划手段等方式,促进社区形成自组织治理的必要条件,最终实现社区价值体系的保护和社区合理存续。
赵玫[10]2005年在《黄山风景区山地建筑设计体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风景区的建设项目逐年增多,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由于缺乏科学建设观念的指导,建设时间匆忙,在建设选址、风格等方面缺乏细致的推敲,在建设规模、面积方面缺乏有效的预测,使得不少风景区内都出现了一些对于自然景观形成影响和破坏的建筑。针对现今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黄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以其地域文化传统作为研究背景,以实地调研与工程实践作为研究基础,从与建筑设计相关的视觉、景观、功能、环境等各个角度具体展开研究。文章以建筑设计过程为序,分别对建构过程前、建构过程中、建构过程后的体量控制问题依次展开研究。建构过程前即建筑策划阶段,此阶段为体量预测控制阶段,在此阶段,本文以体量控制的目标与策略、建筑选址、基地分析、建筑功能、建筑高度、建筑规模为该阶段的控制要素,提出具体的控制步骤与方案;建构过程中即方案设计阶段,此阶段为体量操作控制阶段,在此阶段,本文以建筑的定向、建筑的宽度、建筑的轮廓、建筑的屋顶作为该阶段的控制要素,并提出影响建筑体量感的若干因素,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建构过程后即使用评价阶段,此阶段为体量评价控制阶段,在此阶段,本文以上述过程中的各种控制要素作为评价项目,通过对于黄山风景区内现存建筑的现状评价,总结建筑实践中体量控制的经验与教训,反馈于今后的设计工作,并得出适用于黄山风景区的建筑体量控制的参考指标。随后,本文选取黄山风景区中有代表性的叁组建筑为例,对其体量控制的全过程具体展开阐述。在文章的最后,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黄山风景区山地建筑体量控制的原则,并建议对体量控制问题建立制度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研究[D]. 卢强. 清华大学. 2002
[2]. 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D]. 卢强. 清华大学. 2003
[3]. 风景旅游建筑及其规划设计研究[D]. 聂玮. 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 山西省石膏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研究[D]. 董安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5]. 风景区急救中心设计研究[D]. 焦健. 合肥工业大学. 2013
[6]. 安徽旅游度假村开发建筑策划研究[D]. 杨绪波. 清华大学. 2004
[7]. 宣城市敬亭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D]. 马桂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13
[8]. 海峡两岸风景区规划管理之比较研究[D]. 王晓鸿. 同济大学. 2006
[9]. 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D]. 王应临. 清华大学. 2014
[10]. 黄山风景区山地建筑设计体量控制研究[D]. 赵玫. 清华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