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公告与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研究_国家审计论文

审计公告与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研究_国家审计论文

审计公告与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披露论文,框架论文,理论论文,公告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计公告是迈向我国审计信息披露

制度关键的第一步,但这种披露可以说

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因此建议构建一

个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并在

此基础上形成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国

家审计信息披露制度。

一、信息论和信号传递机制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制度与信息论和

信号传递机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1.信息论

信息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

内部分为信号传递理论和系统信息论两

大派。其中信号传递理论认为信息的传

递发射能使购买者在购得产品后其质量

能被证实。而能够实现这一措施的就是

审计。审计能够保证信息传递有效,并使

事后的产品质量得到证实。信息系统论

假定信息是一种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

市场上的信息商品质量低劣,市场的资

源分配可能无效,于是产生了提高信息

质量及其可靠性的要求,审计的本质是

提高信息的可靠性,以促进有效决策,实

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

2.信号传递机制

信号显示是由Spence 于1974年首

先引入经济学。其中具有传递信息作用

的行为称为“信号”,通过信号传递信息

的方法则称为“信号机制”。信息传递机

制存在和起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发信号要

有成本,品质好的和坏的发出方都应该

有所差别。发出方要不要发信号,发什么

样的信号都要取决于成本收益分析,其

收益又取决于接收方对信号的理解、判

断和反应。

二、审计公告信息传递的信号解读

基于以上对信息论和信号机制的分

析,我们认为通过审计公告公布后却引

起轰动,说明除了审计质量本身外,作为

信息发出方,审计公告发出了超出审计

本身内容以外的东西。而作为全国公众

作为信息接收方,并不是简单地关注审

计的具体内容。

1.审计公告传递了审计质量的信

号。审计公告对公众传递了有一定质量

才能发布的信息。因为审计公告在使审

计工作变得透明的同时,也使审计工作

处于无形的监督之下。这种无形的监督

来自三方面(1)来自被审计单位的监督;

(2)社会各界发挥舆论监督;(3)审计队

伍内部互相监督。

2.审计公告传递了中国审计机关具有强的独立性的信号。审计体制决定

审计的独立性,对公开审计结果有重大

的影响。中国审计公告的披露发出的信

号说明的是中国审计机关具有较强的独

立性。“审计风暴”之所以能刮起来,也就

是说审计公告制度这所以得以顺利实

施,在于审计工作得到政府极大的支

3.审计公告传递了民主法制进程的

信号。审计法治的民主目标要求公众参

加法治,审计法治代表并保护公众利益

国。国家审计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发展

的产物,也是民主法制进程的标志,又是

推动民主法制建设的工具,而不仅仅是

对财政财务的监督。同时,由于审计公告

暴露了政府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实质上

是履行了公众民主监督的权力。

4.审计公告传递了审计是服务于作

为终极对象的公众以及公众参与的信

号。根据受托责任论,社会公众是审计机

关的委托人,受托人应向委托人报告审

计结果。审计公告有助于调动公众的参

与意识。一个真正具有效率、效能的公共

服务审计计划,必定要得到服务对象的

主动参与,而不是服务对象被动地接受,

通过审计公告,拉近了政府审计与公众

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

其中“审计风暴”中所反映的“大快

人心”且“令人痛心”的局面需要从公共

选择理论和中国的法律环境进行分析。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和简森(M.

Jensen)的REMM 的思想,作为“理性人”

的公务员,由于政府缺乏必要的物质鼓

励,因此,没有理由认为他们愿意自动发

起某项制度变迁、包括审计公告制度的

制订。而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地方审计

机关隶属于地方政府,监督者和被监督

者隶属于地方政府,具有浓厚的内部监

督色彩。在实践中,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

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而审计

公告打破了中国官场上长期以来的“潜

规则”。一旦政府反其道而行,改变了人

们心目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就会造成一

种轰动效果。

三、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

笔者认为应该从审计信息披露的理

论基础、法律制度和具体应用三个层次

上构建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

1.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这一

层次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审计公告为什么

要披露的问题(why)。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受托责任理论、新公共管

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

(1)受托责任理论。根据宪法,我国

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审计的真正委托人,

国家审计要向人民负责,对人民报告工

作,如实汇报审计结果,尽职尽责地为人

民服务。

(2)新公共管理理论。其主要特点是

政府管理体制以科层理论为基础,权力

集中,层级分明,法规众多,程序繁杂,官

员行为标准化、非人格化。传统公共管理

体制僵化,行政机构高成本、低效率的问

题愈来愈突出。国家审计就是基于新公

共管理的政治需求而产生的,并向社会

公众公布审计结果,以满足社会公众对

政府运行和管理状况进行了解的迫切需

(3)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官员作为政

治市场的行为主体具有“理性人”的特

征,有可能受个人利益的驱使,追求个人

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使公共选择的结果

偏离公共目标,从而使公共机构运行的

结果不一定代表公众的利益。因此,必须

对政府的公共选择及其运得结果进行监

督。而国家审计就是应阳光政治,权力制

衡的需求而产生,并对审计结果公告,通

过社会舆论对政府形成监督的机制。

2.审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基础。这一

层次主要是研究审计信息披露的依据

(Base)。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法律

依据主要有宪法、审计法,以及行政规章

3.审计信息披露理论的具体运用。

这一层次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国家审计信

息如何披露的问题(How),也就是向谁披

露,如何披露,披露什么的问题。包括了

信息披露的对象,信息披露的内容,信息

披露的方式,信息披露的时机,信息披露

的规范和要求,信息披露的程序、披露人

的解释,和披露结果的跟踪和处理等

如上所述,审计公告披露的不仅是

几个特定的数字,几个表,几个结论,而

是反映出更多的信号,披露的内容、方

式、时机,公众获取信息的转易程度等等

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加快国家审

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便于对具体的

国家审计信息披露行为进行指导。

标签:;  ;  ;  ;  

审计公告与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研究_国家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