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形容词后缀-ical和-ic的区别及相关问题

英语形容词后缀-ical和-ic的区别及相关问题

一、英语形容词后缀-ical和-ic的差异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练斐[1](2021)在《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一个由多种单位构成的复杂系统,语音、词汇、句法等子系统各司其职。语言同时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协同系统,各种语言属性互相影响。语言本身及其属性都会受语内及语外因素影响而逐步发生演化。在语言系统中,词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听觉层面还是视觉层面,长度都是词汇最基础也最显着的属性之一。词汇长度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单位的复杂性,呈现文本的整体特征,词长的变化还会引起其他语言属性发生改变,进而带来语言的整体演化。词长因其特殊性,得到了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交际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关注。特别是计量语言学,将词长视为研究语言整体特性的关键切入点,相关研究层见叠出。计量语言学研究主张以大规模真实语言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定量方法,以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自适应机制、演化规律及其动因。现有词长计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就研究工具而言,大部分研究对词汇定义的探讨有限,在选择词长测量单位时一般基于前人研究或个人经验,故存在测量方法不统一的情况,尚无研究对比不同测量方法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其次,在语料特征方面,目前考察的文本类型较为单一,以文学、书信为主,多数研究选用的语料规模较小,缺少系统的跨文体分析;再者,从研究维度上看,现有研究多从共时角度出发,且文章大多重数据而轻分析,鲜有基于统一、大量、真实语料的多维度历时考察。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聚焦17-19世纪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跨文体特征及历时演化趋势,采用计量方法从平均词汇长度、词长分布特征、文本内部词长走势、词长与其他语言属性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分析,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共时层面,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具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跨文体特征?2)在历时层面,1600年至1899年间,不同文体的德语词汇长度分别呈现怎样的演化趋势?其演化动因是什么?本研究语料选自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简称DTA),涵盖四个文体类型,总词次约2000万。在开展主体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充分探讨词汇定义,据此设计实验方案,并利用DTA语料库中的“报刊”文体语料展开前测。结果表明,音节是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鉴于德语屈折变化丰富,词汇的形符、类符、词形、词目拥有各异的语言学意义,在具体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词汇形态作为测算对象。本研究在对DTA语料库“文学”“应用文”“学术”三类文体300年间的360篇语料进行跨文体、跨时段、多维度分析后,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在共时层面上,不同文体的词汇长度特征既有个性,又显共性。语料的差异性集中体现于整体的词长特征:无论是全文平均词长,还是各词类的平均长度,抑或多音节词的占比,同时期语料均呈现出“学术>应用文>文学”的特点。造成跨文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文体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语言使用偏好。三类文体语料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文本的词汇长度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基于词形形符得到的分布数据可用统一数学模型(单位移超泊松分布)描述。第二,词汇长度与词汇使用频率存在相关性,“词长越短使用频率越高”的特点符合幂律函数=。上述两点均为“省力原则”在德语中的体现。第三,在一篇文本内部,词汇长度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写作策略及篇章信息结构相关,受到人类认知特点影响。2)从历时维度看,德语词汇长度在17-19世纪间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而言,“学术”语料的词长历时增速最快,“应用文”次之,而“文学”语言的演化速率较为平缓。这主要是因为学术文本和应用文对语言表达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且为了满足新的表达需求常使用复合、派生等构词法创造新词,而这往往会令词汇长度增加。其次,不同词类的演化特征不尽相同。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增速最快,说明上述词类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此外,词长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体的历时演化特征。整体而言,语言是一个自适应动态系统,词汇长度的演化过程受到社会、文化、认知、交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首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德语词汇长度的跨文体特征与演化规律,在思路方法、研究语料、研究视角等方面均有创新。在思路方法层面,本文重视“词”的概念探讨,以理论指导实践,基于先导研究结果优化主体研究设计,并找到了最适合书面德语的词长测量单位,有助于改变目前词长测量单位不统一、结果难对比的研究现状。从研究语料上看,本文突破目前时间维度、文体类型单一的局限性,在选择语料时兼顾同质性与异质性,系统考察边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不仅验证了计量语言学的定律与假设,还佐证并拓展了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相关观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构建起多维的词长研究范式,以共时研究为横轴、历时研究为纵轴,结合语法、认知、社会、文化因素展开多维分析,并与现有研究充分对话,展开跨语言比较。既深化了对德语词汇文体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了解,也为人类语言共性探究提供了实证基础。

冯卓[2](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吴亚军[3](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提出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周毛太[4](2020)在《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及其情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词软件和人工统计相结合的方式,在大型真实语料库中搜集1134个藏语形容词,并构建了较权威的藏语形容词信息库。以信息库为前提,采用藏语传统词类划分与现代语言学词类划分为基础,以多种角度对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及情感属性进行分类与研究。望对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性工作有所帮助。本文将应用分类和归纳的方式对藏语形容词的情状范畴、构词功能、语义功能、情感属性、句法功能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并梳理各功能的下位分类,以及它们的典型特征和非典型特征。本文分为五个章节进行撰写,首先围绕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来论述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对藏文信息处理发展的价值。通过权威的英、汉、藏文词典和专着对形容词所给的概念作出比较,并界定藏语形容词的概念。其次,从情状范畴的视角对藏语形容词作深层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形容词的构词功能划分为性质性形容词、名词性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三类,并深化总结与归纳名词性形容词的十二种派生构词类型和状态形容词的十种重叠式。按形容词的语义把它划分为静态形容词、动态形容词、主观形容词三种,更进一步把静态形容词下位划分为性质、形状、颜色、味觉、度量、位置、时间、年龄等八类;动态形容词下位划分为状态和拟声两类;主观形容词划分为感觉、评价、情感三类。从情感层面又将情感形容词下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情感。最后,针对藏语形容词在语境中充当的不同角色,把它的句法功能分为形容词作定语、形容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宾语三种。其中又将形容词作定语细分为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总之,从多种角度对藏语形容词进行分类,并统计和归纳各功能的不同特征,全面掌握形容词词性对藏语学习软件、语音识别、智能软件、机器翻译、语言教学、搜索引擎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李锡江[5](2019)在《中国学习者英语形容词词类习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基于学习者语料库,考察了中国学生英语形容词的词类习得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学习者英语形容词词类习得存在系统性偏误,具体表现在词类的形态变化和句法功能两个方面。这一结果很可能是学习者在二语词类习得过程中受到英、汉语类型差异影响从而产生的母语迁移所导致:与英语不同,汉语中形容词没有明确的词类形态标志,形容词与其他词类之间转化也缺乏明显的形态变化,因此学习者会混淆形容词与名词、副词、动词之间的词汇类别,从而造成词类形态偏误;汉语中形容词除了可作定语,还可充当主语、宾语、谓语和状语等多种句法成分,而英语中形容词仅可作定语和表语,因此学习者会把形容词用作主语、宾语、谓语和状语,从而造成词类句法偏误。本研究结果验证了形态一致性假说,表明中国学生对于英语词类缺乏明确的词类意识,为促进二语词类习得研究发展和提升二语词类教学效率提供了实证依据。

赵洁[6](2019)在《《剑桥英语史》第三卷(5.5章节)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些旧词的过时意味着一些新词的产生,而新词的产生还遵循一定的规律—构词法,因此构词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英语历史的发展,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意义所在。本报告基于《剑桥英语史》第三卷第五章第五节的翻译实践。《剑桥英语史》共有六卷,笔者选取的第三卷主要介绍了早期现代英语(约1450年1700年)和现代英语(约1700年至1900年)的发展历史,其时间覆盖了从1476年至美国发表独立宣言的1776年,其中笔者所翻译的第五章第五节内容属于英语史中的词汇部分,主要针对词汇的构词法。本次翻译任务属于学术性文章,语言严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原文中包含很多词汇学上的语言学术语和专有词汇。为了用通顺、流畅的语言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对早期现代英语词汇的构词法有全面、准确的了解,笔者在翻译前阅读了大量词汇学和英语史方面的书,掌握了大量构词法方面的知识,然后以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再结合一些英汉翻译方法包括省译、照应等,开展此次翻译实践。笔者在翻译中适当补充了一些相关学术性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希望本实践报告,既可供相关领域学者、学生研究学习使用,也可为对英语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参照资料。

鹿琦[7](2019)在《语义透明度及语境对初中生英语复合词猜测词义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初中生词汇量的多少及其掌握情况是影响评价其英语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如何进行词汇学习是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词汇语义透明度的高低反映着构成语素义和整词语义的关系和紧密程度,对学生词汇的习得产生影响。把词汇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初中生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初中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与水平。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探讨词汇学习中的句子语境效应的研究较少,对于语义透明度对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较为丰富,对二者结合并探讨不同年级差异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把语义透明度与语境结合起来,探究语境和语义透明度在初中生猜测复合词词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年级学生中的差异,进而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它们能够产生的作用和价值。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某汉族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等水平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深入了解语义透明度及语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充分了解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并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设计实验方案并且确定具体的研究步骤,在初中进行实验。第三,通过数据分析对研究进行分析和讨论。第四,依据分析结果做出结论并提出建议。通过实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复合词语义透明度影响初中生复合词猜测词义,语义透明度高的复合词更利于词义猜测;(2)语境类型影响初中生复合词猜测词义,同义语境正确率>反义语境正确率>中性语境正确率,解释性语境正确率>推理性语境正确率>中性语境正确率;(3)年级影响初中生复合词词义猜测,初三正确率>初二正确率>初一正确率;(4)语义透明度与语境存在交互作用;(5)语义透明度、语境与年级交互作用显着;(6)在猜测词义过程中,语义透明度+语境并用比单独运用一种线索更能够促进英语复合词词义猜测。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在高语义透明度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语素进行教学,由高熟悉度语素拓展到低熟悉度语素,对构词语素的特性进行教学。(2)在低语义透明度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教授词汇的字面义,以此学习词汇的真正含义,教授学生反透明词策略。(3)在语境设置时教师应多用同义语境,慎用反义语境,多用解释性语境,慎用推理性语境。(4)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主动选择与运用推理策略的意识,并运用多种推理策略为学生讲解词汇。(5)鼓励学生运用语义透明度与语境共同学习词汇。

李勉[8](2018)在《汉英副词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语言对比的视角出发,对整个汉英副词系统进行了对比描写与分析,深入挖掘了汉英副词各次类在词汇语义、句法分布、组配方式、语法意义、语义指向、语用功能等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结合形式句法学的相关理论,诠释了汉英副词跨语言共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对汉英副词在句法分布上的差异表现进行了合理解释。汉英副词各次类在语义、分布和功能上具有诸多共性:(1)汉英语气副词在语义上都具有言者主观性;在句法分布上具有典型的前置性特征;在功能上具有评价、示证、情态等表达功能,以及重要的人际与语篇功能。(2)汉英时间副词在语义上都包含时制、体貌、动量、频率等与时间相关的重要语义;在句法分布上都以主语后谓语前的句中位置为主要分布;在功能上都具有标记时位、时量、动量等与时间性相关的重要功能。(3)汉英范围副词都与名词的空间性特征密切相关;在句法分布上表现出前置于体词性成分的共性特征;具有标记句子焦点的功能。(4)汉英程度副词都与形容词的程度特征密切相关;在句法功能上以修饰形容词和具有程度义动词为主要特征;具有程度度量的功能。(5)汉英情状方式副词在语义上都较为实在;在句法分布上具有后置性,与谓语动词的距离最近;具有典型的描写性。同时,汉英副词在语义、分布和功能上也具有一些显着的差异:(1)在语义表达上,汉语副词较英语副词更为抽象虚灵,一些副词的语义相对模糊,需要根据语境来确认;而英语副词较汉语副词呈现出显着的多义性,大多数句修副词在句尾都具有方式意义解读。(2)在分布上,汉语各副词次类都以居于谓语动词之前为常规分布;而英语方式副词以居于谓语动词之后为常规分布。(3)在句法位置上,英语副词比汉语副词更为灵活,语义相同的副词在句中有多个可选位置。在此基础上,本文引进形式句法理论对汉英副词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统一解释。在最简方案的允准机制中,副词被认为是与语义相关的功能投射的唯一标识,小句功能投射的层级结构决定了副词出现的位置。本文的主要发现有:一、同一副词可能包含多重具有细微差别的语义特征。同一副词在不同位置出现,或者语义不同,或者语义相同但语用含义不同。二、副词的具体含义由其句法位置决定,副词的排序问题反映了其与不同范畴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三、汉语和英语有着相似的句法功能层级,汉英副词在表层分布上的差异是动词提升高度、情态动词或时体助动词的层级位置以及主语和其他句法成分移位造成的。四、在英语中,主语和动词的位置相对固定,副词的灵活分布是时体助动词移位的不同着陆点造成的。在汉语中,动词和情态动词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主语和其他话题性强的句法成分的移位造成了副词在主语前后分布的灵活性。五、总体而言,汉英副词在分布上都遵循一个有序的功能层级顺序:ForceP>TopP>MoodP1>FocP>FiniteP>MoodP2>ModP1>TP>ModP2>AspP1>AspP2>MannP1>vP>MannP2>VP。本研究揭示了副词的跨语言特征,深化了对副词的性质、内涵与外延等本质问题的理解,也进一步揭示了汉英两种语言的类型学特征。从理论角度而言,本研究为汉英副词的差异与共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解释,为句法功能范畴的层级性与普遍性提供了语言事实的证据。就实践意义而言,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副词二语习得、副词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以及汉英副词互译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

童芳华[9](2018)在《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华林话与非洲本巴语语法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语言类型学是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目标就是揭示表面上千差万别的人类语言背后所隐藏的共性和规则,路径是通过语言对比从结构特点上对语言进行分类。本文从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对华林话和本巴语展开对比和研究。词法包括词类类标记、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小项,句法包括语序、引语、系词句、疑问句标记、一致关系等小项。这是语言类型学在中非语言对比研究中的一次具体运用。本文前期的语料收集和整理以刘丹青所编着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作为提纲,后期的写作则以语言类型学的两部经典着作B.Comrie的Language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Syntax and Morphology 和 W.Croft 的 Typology and Universals作为理论指导。文章揭示了华林话和本巴语的一些语法特点。例如,华林话是赣方言的一种,但其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有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别,这一特点与目前所知的大多数客赣方言都有所不同。又如华林话指示代词所折射的空间分割类型是三分型——空间首先二分为“这里”和“那里”,“这里”又进一步分为“很近的这里”以及“稍远的这里”;本巴语的空间分割类型则是四分型——空间首先二分为“近”和“远”,在“近”和“远”的大前提下,“近”继续划分为“很近”、“稍远”两个层次;“远”则分为“稍远”、“很远”两个层次。文章注意到了本巴语动词所折射出的“娶”和“嫁”的文化理念,对于本巴语的亲属称谓、颜色词、身体部位词等也做了比较细致的调研。

党晖[10](2017)在《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引介与诠释》文中研究指明梅里丘克语言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机器翻译,“意思?文本”理论就是他实现这一目标的理论基础。“意思?文本”模式模仿人类言语行为过程,完成从意思到文本的双向转换。梅里丘克将转换过程分为语音、形态、句法、语义四个层级,每两个层级间的转换由相应的理论支持,其语言学研究因此涵盖了语言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梅里丘克形态学研究吸收了符号学思想,将形态学研究对象聚焦到形态符号上,他认为,形态符号是包括所指(形态意义)、能指(形态手段)和组配关系的三元一体结构。梅里丘克在形态符号意义研究方面,首先将语法意义与传统词汇意义进行了区隔,然后根据语法意义对语言不同层级的影响,将其划分为语义层语法意义和句法层语法意义。他从陈述事实和语言事实角度对语义层语法意义进行了分类研究,以句法角色为出发点进行了句法层语法意义研究。梅里丘克从泛语言视角进行了形态符号手段研究,选取了全球一百多种自然语言作为研究语料,将形态手段分为实体手段与操作手段,提出了形态手段内的层级关系。梅里丘克形态符号组配关系研究依然保持着泛语言特色,他提出了适用于所有自然语言的22种形态组配关系特征,其中包括5种普遍特征和5种形态手段专属特征,以及12种词类专属特征。本文在对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引介与诠释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梅里丘克形态意义思想,以事实与参与者为参照系重点分析了形态语法构形意义。尝试以梅里丘克形态学理论视角对汉语语料进行分析,不但验证了梅里丘克形态学理论的普适性,也为汉语形态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英语形容词后缀-ical和-ic的差异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形容词后缀-ical和-ic的差异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1 绪论
    1.1 词长研究述评
        1.1.1 多学科词长研究
        1.1.2 词长计量研究
        1.1.3 德语词长计量研究
        1.1.4 现有研究评述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词的界定
        2.1.2 词长分布定律
        2.1.3 词长-词频协同定律
        2.1.4 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
    2.2 研究语料
        2.2.1 德语简史
        2.2.2 语料来源及预处理说明
        2.2.3 语料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3 计量指标与统计方法
        2.3.1 词长测量单位
        2.3.2 词长类型
        2.3.3 软件与程序
3 德语词长测量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3.1 测量单位对词长测量结果的影响
        3.1.1 基于字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2 基于字位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3 基于音节数的词长测量结果
        3.1.4 结果对比及相关性探究
    3.2 词形变化对词汇长度的影响
        3.2.1 基于词形形符和词目形符的测量结果
        3.2.2 基于词形类符和词目类符的测量结果
        3.2.3 结果对比与成因探究
    3.3 小结与讨论
4 德语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共时考察
    4.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3.1 动态词长分布
        4.3.2 静态词长分布
    4.4 词长与词频关系的跨文体共时对比
    4.5 文本内部词长特征的跨文体对比
    4.6 小结与讨论
5 德语词长演化的跨文体历时考察
    5.1 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2 词类平均词长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3 词长分布的跨文体历时对比
    5.4 小结与讨论
6 结语
    6.1 研究概述
    6.2 研究结果
    6.3 创新、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要术语德汉对照表
附录2 超长词列表(选)
作者简历

(2)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1.6 研究方法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2.1 复合式构词
        2.1.1 偏正式复合词
        2.1.2 联合式复合词
        2.1.3 动宾式复合词
        2.1.4 主谓式复合词
        2.1.5 补充式复合词
    2.2 派生式构词
        2.2.1 词缀界定
        2.2.2 词缀考察
    本章小结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3.2 造词法分析
        3.2.1 语法造词法
        3.2.2 仿词造词法
        3.2.3 简缩造词法
        3.2.4 修辞造词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4.1 异形词
        4.1.1 异形词界定
        4.1.2 异形词成因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4.2 同素异序词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5.1 新词研究
        5.1.1 外来新词
        5.1.2 本土新词
    5.2 新义研究
        5.2.1 词汇义的演变
        5.2.2 色彩义的演变
        5.2.3 语法义的演变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4)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及其情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藏文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藏语形容词的概念及基本分类
    2.1 形容词的基本概念
        2.1.1 英语形容词的概念
        2.1.2 汉语形容词的概念
        2.1.3 藏语形容词的概念
    2.2 形容词的分类
        2.2.1 藏语形容词的基本分类
    2.3 情状范畴内对藏语形容词分析
第三章 藏语形容词的构词功能分类
    3.1 性质性形容词
    3.2 名词性形容词
    3.3 状态形容词
        3.3.1 拟形形容词
        3.3.2 拟声形容词
        3.3.3 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式类型
第四章 藏语形容词的语义功能分类
    4.1 形容词的语义分类对比
    4.2 静态形容词
    4.3 动态形容词
    4.4 主观形容词
    4.5 藏语形容词的情感属性
        4.5.1 情感的基本概念
        4.5.2 情感的分类
        4.5.3 情感形容词的基本概念
        4.5.4 形容词的情感属性分类
第五章 藏语形容词句法功能分类
    5.1 形容词作定语
        5.1.1 形容词作前置定语
        5.1.2 形容词作后置定语
    5.2 形容词作状语
    5.3 形容词作宾语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和获奖情况
致谢

(6)《剑桥英语史》第三卷(5.5章节)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4 Structure of the Project
Chapter2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1 Lexical Features
        2.1.2 Syntactic Features
        2.1.3 Textual Features
    2.2 Difficulties in the Translation
    2.3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and Other Materials
    2.4 Translation Tools
    2.5 Teamwork
Chapter3 Peter Newmark’s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1 Semantic Translation
    3.2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3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veying Information
        4.1.1 Translation of Names and Book Titles
        4.1.2 Translation of Borrowed Words
        4.1.3 Translation of Abbreviations
        4.1.4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Terms in Lexis
    4.2 Translation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tructure
        4.2.1 At Syntactic Level
        4.2.2 At Textual Level
Chapter5 Conclusions
    5.1 Summary of Translation Experience
    5.2 Limita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Index
Acknowledgements

(7)语义透明度及语境对初中生英语复合词猜测词义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 相关概念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词汇教学法
    2.2 结构主义语言学
    2.3 认知学习理论
第三章 实验方案与实施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内容
    3.3 实验对象
    3.4 实验工具
    3.5 实验设计
    3.6 实施步骤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成因分析
    4.1 研究结果
    4.2 成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录K
附录L

(8)汉英副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选题缘起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选择
    四、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理论创新
第1章 汉英副词研究综述与副词分类
    1.1 汉英副词研究综述
        1.1.1 汉语副词研究综述
        1.1.2 英语副词研究综述
        1.1.3 存在的问题
    1.2 汉英副词的次类划分
        1.2.1 汉语副词的次类划分
        1.2.2 英语副词的次类划分
        1.2.3 汉英副词次类的重合与缺失
第2章 汉英语气副词对比
    2.1 汉语语气副词
        2.1.1 汉语语气副词的语义分类
        2.1.2 汉语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
    2.2 英语语气副词
        2.2.1 英语语气副词的语义分类
        2.2.2 英语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
    2.3 汉英语气副词的共性与差异
        2.3.1 汉英语气副词的语义共性与差异
        2.3.2 汉英语气副词的分布共性与差异
        2.3.3 汉英语气副词的功能共性与差异
第3章 汉英时间副词对比
    3.1 汉语时间副词
        3.1.1 汉语时间副词的语义分类
        3.1.2 汉语时间副词的句法分布
    3.2 英语时间副词
        3.2.1 英语时间副词的语义分类
        3.2.2 英语时间副词的句法分布
    3.3 汉英时间副词的共性与差异
        3.3.1 汉英时间副词的语义共性与差异
        3.3.2 汉英时间副词的分布共性与差异
        3.3.4 汉英时间副词的功能共性与差异
第4章 汉英范围副词对比
    4.1 汉语范围副词
        4.1.1 汉语范围副词的语义分类
        4.1.2 汉语范围副词的句法功能
    4.2 英语范围副词
        4.2.1 英语范围副词的语义分类
        4.2.2 英语范围副词的句法功能
    4.3 汉英范围副词的共性与差异
        4.3.1 汉英范围副词的语义共性与差异
        4.3.2 汉英范围副词句法功能的共性与差异
第5章 汉英程度副词对比
    5.1 汉语程度副词
        5.1.1 汉语程度副词的语义分类
        5.1.2 汉语程度副词的句法功能
    5.2 英语程度副词
        5.2.1 英语程度副词的语义类别
        5.2.2 英语程度副词的句法功能
    5.3 汉英程度副词的共性与差异
        5.3.1 汉英程度副词的语义共性与差异
        5.3.2 汉英程度副词句法功能的共性与差异
第6章 汉英情状方式副词对比
    6.1 汉语情状方式副词
        6.1.1 汉语情状方式副词的语义分类
        6.1.2 汉语情状方式副词的句法功能
    6.2 英语情状方式副词
        6.2.1 英语情状方式副词的语义分类
        6.2.2 英语情状方式副词的句法功能
    6.3 汉英情状方式副词的共性与差异
        6.3.1 汉英情状方式副词的语义共性与差异
        6.3.2 汉英情状方式副词句法功能的共性与差异
第7章 汉英副词句法功能的共性与差异
    7.1 汉英副词的句法功能与副词的语类特征
        7.1.1 副词次类的个性与共性
        7.1.2 汉英副词句法功能的差异与分析
        7.1.3 对副词语类特征的思考
    7.2 汉英副词状语的句法分布与语义诠释
        7.2.1 汉英副词状语的分布特征
        7.2.2 最简方案下的副词允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华林话与非洲本巴语语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和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语料来源
    1.3 选题依据
    1.4 目标和意义
    1.5 理论和方法
    1.6 研究回顾
    1.7 人文背景简介
    1.8 语音和文字
第二章 语序
    2.1 主谓宾的语序
    2.2 介词与论元的语序
    2.3 定语与中心词的语序
    2.4 状语与中心词的语序
    2.5 否定词的位置
第三章 词类类标记
    3.1 词类类标记概说
    3.2 华林话的词类类标记
    3.3 本巴语的词类类标记
第四章 名词
    4.1 名词的范畴差异
    4.2 领有标记
    4.3 动物名词
    4.4 亲属称谓
第五章 代词
    5.1 人称代词
    5.2 物主代词
    5.3 指示代词
第六章 动词
    6.1 时和体
    6.2 语态
    6.3 语气
    6.4 颜色动词
第七章 形容词
    7.1 形容词的认定
    7.2 华林话的形容词
    7.3 本巴语的形容词
第八章 数词
    8.1 数词概说
    8.2 基数词
    8.3 序数词
第九章 副词
    9.1 副词的位置
    9.2 副词的虚实
    9.3 专用程度副词
第十章 引语
    10.1 引语概说
    10.2 华林话的引语
    10.3 本巴语的引语
第十一章 系词句
    11.1 系词句概说
    11.2 华林话的系词句
    11.3 本巴语的系词句
第十二章 疑问句标记
    12.1 疑问句标记概说
    12.2 小词法
    12.3 词缀法
    12.4 语序法
    12.5 语调法
    12.6 疑问代词
第十三章 一致关系
    13.1 一致关系概说
    13.2 主谓一致
    13.3 中定一致
第十四章 结语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2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附录一 格林伯格总结的45条共性
附录二 华林话和本巴语基本词汇对照表
附录三 本巴语特殊词汇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引介与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梅里丘克“意思?文本”理论概说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一、“意思?文本”理论的形成
        二、俄罗斯“意思?文本”理论研究
        三、西方“意思?文本”理论研究
        四、国内“意思?文本”理论研究
    第二节 梅里丘克“意思?文本”模式解析
        一、“意思?文本”模式界定
        二、“意思?文本”模式受限功能性
        三、“意思?文本”模式动态性
        四、“意思?文本”模式形式化
        五、“意思?文本”模式整合性
    第三节 “意思?文本”理论与形态符号观
        一、梅里丘克形态符号观
        二、形态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三、形态符号的组配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形态符号语言意义研究
    第一节 语言意义体系
        一、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对立
        二、语义意义与句法意义对立
        三、形态意义与非形态意义对立
        四、梅里丘克的语言意义分类
    第二节 形态语法意义阐释
        一、形态语法意义内涵界定
        二、形态语法意义标记性阐释
        三、无标记成分共时性阐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态构形意义研究
    第一节 构形意义与构词意义
        一、构形意义与构形位
        二、构词意义与构词位
    第二节 语义构形意义研究
        一、语义构形意义中的事实与参与者
        二、表达构形意义的语义信息类型
        三、表达时间空间坐标的范畴
        四、表达数量的范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形态符号手段与组配关系研究
    第一节 形态手段研究
        一、形态手段的基本类型
        二、形态手段层级关系
        三、无意义形态操作
    第二节 形态组配特征研究
        一、组配特征取值
        二、组配特征与形态范畴
        三、组配特征的随意性
        四、组配特征作用域及作用方式
    第三节 组配特征类型
        一、组配关系普遍特征
        二、组配关系形态手段专属特征
        三、组配关系词类专属特征
        四、组配关系特殊特征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术语对照表
附录二 术语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英语形容词后缀-ical和-ic的差异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德语词汇长度的共时特征与历时演化[D]. 练斐. 浙江大学, 2021(08)
  • [2]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3]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4]藏语形容词的功能分类及其情感研究[D]. 周毛太.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5]中国学习者英语形容词词类习得研究[J]. 李锡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6]《剑桥英语史》第三卷(5.5章节)汉译实践报告[D]. 赵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语义透明度及语境对初中生英语复合词猜测词义的影响研究[D]. 鹿琦. 延边大学, 2019(01)
  • [8]汉英副词比较研究[D]. 李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华林话与非洲本巴语语法对比研究[D]. 童芳华. 厦门大学, 2018(12)
  • [10]梅里丘克形态学思想引介与诠释[D]. 党晖. 黑龙江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英语形容词后缀-ical和-ic的区别及相关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