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的细节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语文论文,细节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学设计又称为语文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过程安排。
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思路的集中反映,其根本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但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生事不如愿、甚至事与愿违的情况,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效果并不像设计时预想的那样“美好”,甚至反差很大,这就需要教师在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调整。
怎样进行调整?窃以为,要在细节上下番功夫。语文教学设计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不可小视。微观就是细节。古语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人类社会、自然界是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统一。品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佳作,作家反映现实生活,往往是着眼于宏观,着手于微观,几乎无不重视细节描写。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荣宁两府,写了整个人生,整个社会风貌,是历史学家无法完成的“人生史”“风俗史”。他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并没有怎么用当时的“大事”,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家长里短,即生活细节来完成的。也正是这些生活细节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把读者带到生活场景里去,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生活,一起喜怒哀乐。联系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谈一篇课文的教学思路,大家都可大体说上几句,但要设计一两个有点创意的教学细节,并不容易,并非都能立即拿出好的主意。语文教学过程是由课堂上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的变化则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一个好的细节,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蕴含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相反,如果忽视细节改造,教学过程往往缺乏着力点,没有动情点,过程平平,黯然失色,再好的愿望都可能失之笼统,流于空泛,也就难以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落到实处。
那么,怎样改善教学细节呢?下面就结合我们在课例研究中的一些探索,谈谈切身的感受和体会。
【实例1】“帽子”的功能
2003年秋,笔者和曹杨二中孟微老师一起研究著名作家高晓声的短篇小说《陈奂生上城》的教学。第一轮基本上是以感知课文、结构分层、重点分析(“一夜五元”的细节)三个板块展开。教学步骤虽然很清晰,但上下来总觉得比较平。于是我们一再琢磨下一次在另一个平行班上时,怎样找到更好的切入点,让课堂“活”起来。我们一遍又一遍研读课文,久思不得其解,突然,“帽子”一词浮现在眼前,对!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此后,在另一个平行班上该课时,孟老师在大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电脑在屏幕上亮出一顶顶不同的的帽子(草帽、布帽、呢帽、毛帽、皮帽等),提出“陈奂生会买什么样的帽子”“作品为什么要写帽子”的问题时,课堂果然顿时异常活跃,同学们思考、发言、争论,对陈奂生的形象有了较深切的感受。
我们曾在网上或通过其他出版物参看了不少教案,但似乎没有看到使用这一环节的,我们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而高兴,而且这一设计,确实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帽子”在全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帽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第一部分:买帽子。(起因)陈奂生上城,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卖油绳赚点钱,二是买顶帽子,“赚了钱打算干什么?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呱呱叫的帽子”。第二部分:没有买成帽子。(发展)陈奂生在百货公司“找到了满意的一种”,却忘了带钱,等卖了油绳“就得等明天才能买了”。第三部分:因没买成帽子,伤风生病。(高潮)陈奂生卖掉了油绳,但因未买帽子,受凉发病卧倒在车站椅子上,县委吴书记在车站发现当年的“漏斗户”,赶紧用车把他送到机关门诊室,然后又送到招待所,于是,发生了睡一夜竟要五元、可以买两顶帽子的意外,他先小心后放肆甚至有点“阿Q式”革命的卑劣。第四部分:最后“买了一顶帽子,飘然而去”。(结局)为何“飘然”?思前想后,“这五块钱花得值透”“他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于是“他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
从起因到发展到高潮再到结局,高晓声就是这样,在读者不经意之时,洞开了陈奂生内心世界的窗户,把他灵魂的光华和阴影一览无遗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但“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陈奂生作为新时期普通农民的典型形象,获得了特殊的艺术生命。
这一设计说明,教学设计的全局驾驭细节,一个好的教学细节又能激活全局,就像下了一步好棋,满盘皆活。
【实例2】课间的灵感
2004年9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笔者在云岭实验中学预备年级听课, 是方芳老师执教美国作家弗·达尔的微型小说《离别的礼物》。如果说,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是带“泪”的喜剧,弗·达尔的《离别的礼物》则是爷爷强颜带“笑”的悲剧,可悲之处并不完全是爷爷被送到孤老院,而是彼得爸爸的无奈。小说通过叙述爸爸娶妻,迫于无奈将爷爷送到孤老院,在离别之际送老人一床双人毯的故事,揭示了家庭、伦理、亲情诸方面的问题。方老师的教学思路是试图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应该是可行的,但上下来的结果并不理想,令其纳闷。课间,方老师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苦苦反思中擦出灵感的火花,对有的问题进行了再设计。后来,在另一个平行班上这篇课文时,果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我们又围坐一圈,方老师反思了再设计的原委,主要是前一节课有一个问题设计出了偏差。
原设计:“对于这个离别的礼物,彼得一家人的态度是不同的,他们各有什么表现?这些表现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内心世界?”这一问题的设计虽然提得较明确,但不符合预备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学生回答时比较迟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再设计:“看了这个故事,你对彼得一家人产生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人物的言行谈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同时补充了一个教学细节,就是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再谈看法。这一调整立即见效,一是问题降低了坡度,二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这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对人物的感悟和体验,这时来谈印象,火候到了,学生都很兴奋,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这两节课给人一个有益的启示,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十分可贵,当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原设计的教学目标产生较大距离时,就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选择有效策略。调整教学设计并非一定要大刀阔斧,推倒重来,有时只要在教学的细节处做些调整,就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这种实践反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大量的,坚持积累,必有所获。
【实例3】支架的作用
2004年秋,笔者与新会中学嵇秀屏、梅川中学金臻、兴陇中学孙自力、培佳双语学校杜垂云四位老师合作进行课例研究,以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为载体,探讨如何以意象为切入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一共进行了五轮教学实践。在前四轮的教学中,大家比较注重的是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比如,罗大佑的歌、陈铎的朗诵、李白的《静夜思》等),使初中学生对意象有初步感悟;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对诗中“酒一样的长江水”“血一样的海棠红”“信一样的雪花白”“母亲一样的腊梅香”四个意象的品味,体验到诗人借助具体的意象,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地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祖国大陆深深的思念之情。上述过程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直到第四轮,对于如何把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没有放在重要位置上考虑,未针对这一难点选择有效策略。
怎样进行有效转化?大家在反思讨论时感到,要让学生学会借助意象用诗句表达感情,这可能有难度,一同听课的华东师大博士闫寒冰老师提出可以为他们提供“支架”帮助。这个动议不错,一个好的教学细节便应运而生。
嵇老师在第五轮教学的最后阶段,提供了“支架”帮助:
训练点 提供物象指点思考 选择表
教师举隅
(用PPT展示) 方法 达方式
运用意 诗人余光中喜选取其中 用两句
乡愁是绵绵
象表达 爱用的物象:某个物象,诗表达
的长城,岁
乡愁海峡、清笛、蟋 抓住特征, 月绵绵,情
蟀、燕子、长展开联想、 也绵绵。
江、黄河、黑想象
土、长城……
嵇老师为学生提供支架,激发小诗人的灵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同学们纷纷回应,而且情不自禁地为同伴鼓掌。
学生1:乡愁是一条长长的小路,
路也漫漫,情也漫漫。
学生2:乡愁是南飞的大雁,
鸣声悠悠,情也悠悠。
这一教学细节,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支架”,降低了难度、坡度,激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知识、能力、创新相统一,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新会中学仓雯培同学在课后随笔中写道:
我们从小学开始,便已接触了诗,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诗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这种肤浅的解释伴随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使我对学诗的兴趣荡然无存!
这次,我们学的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自古以来,“愁”总是许多诗人喜欢写的一个话题,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少年不识愁滋味”,从“举杯销愁愁更愁”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可见,“愁”是久久徘徊于诗人笔尖的话题,而“愁”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想准确表达这个感情,实属不易。
而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中,用“滋味”“烧痛”“等待”“芬芳”来具体写出了愁的感觉,他通过“味觉”“触觉”“嗅觉”“视觉”等形象地向读者吐露了心中的愁思。语言精炼,令人回味无穷。
平时,由于自己胆小,总不敢当众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次,由于老师给了我们填词的框架,并对我们进行鼓励,来仿写诗句,我突然来了灵感,便大胆地脱口而出:“乡愁是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也漫漫,情也漫漫。”当时我看到了那绵长的小路与无尽的乡愁具有“长”这一相似点,又想到了一位游子站在小路的一头,心中满怀乡愁,望眼欲穿的那种情景。
细节决定成败。作家韩映山曾说:“生活细节,是作者从生活里观察、体验、感受得来的。此外,别无‘巧法’。……一篇作品写不好,人物立不起来,主要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细节。”(《作家谈创作》编辑组编:《作家谈创作》,第352页,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一节语文课,能否上得生动有效,有无好的教学细节,至关重要。以上所谈仅是几个实例,这些细节都来自实践反思,欲在教学设计中觅得好细节,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文,要立足于学生的“学”,要尽可能把教学步骤具体化,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要多合作多交流多研究,长期坚持,点滴积累,就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智慧和设计艺术,把语文教学这篇大文章写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