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97中国戏剧节_戏剧论文

论97中国戏剧节_戏剧论文

’97中国戏剧节散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戏剧论文,节散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那是1997年10月,在我省新剧目调演快要降下帷幕的一个深秋之夜。当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喝彩声响彻剧场时,我忽然有些抑制不住激动地对身旁的北京专家曲六乙老师说:“曲老师,我看湖南这次调演的水平已远远超过了上一届,真没想到会涌出十几台好戏,看来戏剧湘军的实力仍不减当年啊!”曲老师微笑道:“湖南的戏是不错,但你还应该多去看看全国各省的精品好戏,你不了解全国的戏剧动态,不知道人家的戏好在哪里?又如何来评判戏剧湘军的长处和不足?我认为上海京剧院的新海派戏剧、东北的黑土地戏剧,福建的新编历史剧就已走在你们戏剧湘军的前面,你应该多去看看。”于是,在曲老热心的提议下,我萌发了想去广州观摩中国戏剧节的强烈心愿。

很快,在省厅领导们的大力支持与援助下,11月5日, 我们顺利抵达羊城,此际,虽然时令已近岁末,但南国花城依然树木葱郁,暖风拂面,花芳阵阵,来自全国的艺苑群英给我们带来了15个剧种的22台参赛剧目(现代戏12台,古装戏10台)分日、夜两场演出。

观摩的头几天,我和同行者们每认真看完一台戏,就要从本省调演中找出一台同类题材的戏进行比较,比了几台戏后,大家不免有些春风得意,觉得还是我们湖南的戏好。然而,我们高兴得太早了,戏剧节最后几天,出乎我们意料地冒出了几台特别精彩的好戏,其中有两台古装戏《狸猫换太子》、《梨花情》,两台话剧《地质师》、《虎踞钟山》,一台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这五台戏可称为整个戏剧节的精品之作,令人看后叹为观止,拍案叫绝!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五台戏的整体水平确实超过了湖南的戏,走在了戏剧湘军的前面,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借鉴。

一、戏剧创作如何赢得观众和市场

我认为,五台好戏中最令观众叫座的是上海京剧院的三本连台本戏的第一本《狸猫换太子》。据说这头一本1995年推出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演出时,曾引起强烈的轰动效应,被戏剧界专家学者誉为“养命的好戏”、“长命百岁的传世之作”。我们观看这台戏时,的确感受到剧场观众那欲罢不能的狂热与痴迷。大家认为,“狸猫换太子”所以获得如此强烈的反响,做到雅俗共赏,是因为其有着以下几方面的鲜明特征。

首先,讲究思想性,是非善恶,褒贬分明,写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写邪恶如何逞凶狂,正义如何战胜邪恶,善得到伸张,恶难逃惩罚,而为了战胜邪恶,正直的善良的人们是如何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代价。这个古老而出新的故事,阐发着永恒的真理。因而它克服了过去连台本戏的弊病,以求新的精神塑造了三个宫廷的奴隶,突出他们的正义感,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义精神和道德力量,是全剧最动人之处。

第二、讲究故事性,悬念设置扣人心弦,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节奏明快,一气呵成,并且,在紧张、曲折的情节中,十分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几个主要人物栩栩如生。更令人惊叹的是,演员唱、做念、打的绝活设置在戏剧冲突最尖锐、情节最揪心的关键处来施展,使观众看完头本,非看二本、三本不可。

第三、讲究观赏性,其表、导演灯服道效表现手法不拘一格、高标到位,并擅长运用机关布景与光、声特技,来表现离奇景象,获得特殊的舞台效果。观众在欣赏剧情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审美的享受。

据说,上海京剧院在创作、排演、直至演出《狸猫换太子》的过程中,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地修改、加工,才使这出戏取得目前这样的成绩。除此之外,上海京剧院近几年还连续推出了另五台好戏、历史剧《曹操与杨修》,神话剧《盘丝洞》,历史故事剧《扈三娘与王英》,改编剧《岐王梦》,现代戏《智取威虎山》,六个剧目六个不同的品种,个个都赢得了观众的叫好,个个都获得了最佳的剧场效果。兴奋之余,我们确有必要对此作一番探究,为什么在全国戏曲走入低谷时,上海京剧院能在文化娱乐消费市场异军突起?为什么海派京剧能成为全国京剧界当之无愧的龙头?成为新海派艺术精神的旗帜?带着上述问题,观摩期间,我特意拜访了几位北京戏剧界的专家学者。他们认为:上海京剧院是本着强烈的观众意识和市场经营意识来探索,革新海派京剧的。当前,戏剧界普遍存在的弊端是,资本投入大而回收利润小,有的剧团不演不赔,少演少赔,越演越赔,即使得了个什么奖,观众也未见得乐意光顾,这是亟需认真对待的问题。尤其是海派京剧置身于上海繁荣的娱乐市场,本身就蕴含着剧烈的营业竞争。面对欧风美雨的拍打,光怪陆离的现代娱乐业的冲击,海派京剧决无退缩之意。他们每排一出新戏,不仅考虑这出戏的思想立意,艺术追求,同时还进行这出戏的成本核算,即这出戏排出来以后,能不能使观众老少皆宜,能不能长期地演下去,成为这个剧团的保留剧目。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京剧失掉观众就等于慢性自杀,戏,不能养命,往往伤身。为此,他们十分推崇戏剧老前辈的一句话:戏和演员要有人缘,人缘就是观众,有人缘才有饭缘,饭缘就是市场,没有人缘和饭缘你就别想唱戏了。为争取时时都可能流失的观众,他们本着探索、革新、精益求精的不断追求精神,用艺术来征服观众,以此达到商业性。为了赢得观众和市场,他们开展“走向青年”和“京剧万里行”活动,甩开传统的坐等观众买票进场的陈旧模式,送戏上门。他们还把事业型的剧院改组为有利于推动艺术运作的企业型机构,从生产、经营、到销售,建立起有利于竞争的机制。今日之上海京剧,终于留住了大量的京剧观众。十里洋场,依然皮簧高奏,如火如荼。

总之,《狸猫换太子》和上海京剧院的成功经验正深刻的启示我们:赢得观众和市场应作为戏剧创作的起点和目标。

二、古装戏如何寻找新意与时代感?

在中国戏剧节参赛的十台古装戏里,第二台反响强烈的好戏便是杭州越剧团演出的越剧《梨花情》。此剧在1996杭州艺术节上首演后,一炮打响,接着又巡演北京,天津、南京、武汉、重庆、昆明等大中城市,所到之处,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明主题,倾倒了各地的观众。戏剧界人士也一致评价它具有很鲜明的当代意识、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很明快的时代精神。并且,以六个字概括它:传情、传奇、传真。是的,当我被《梨花情》的那股魔力抓住时,我的确感到它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新意。

戏一开幕,当我们看到乡村绣女梨花为了抗婚,和相爱三年的秀才孟云天双双私奔出逃,以为这又是一个反封建反包办婚姻的传统老戏,以为那个来迎娶梨花的商人钱友良是个令人痛恨的守财奴。谁知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让我们一步步认识钱友良,随即笔锋一转,剧情急转直下,孟秀才受不了逃亡之苦,走投无路之中,拜倒于金钱之下,遗弃了梨花,投入了当初逼婚的豪门小姐的怀抱。而那个有钱的商人却反而成了重情重义的好人,他两次挺身而出救了梨花,帮助她劳动致富。梨花这才发现,他就是当初迎娶自己的那个商人。没想到在梨花的陪衬和孟秀才的反衬下,钱友良成了完成主题的中心人物。对钱友良最浓重的一笔,是在戏的最后一场:当他和梨花恩恩爱爱正要结婚时,一场大火烧了他的全部家当,而成为富翁的孟秀才却拿出三万两银子要换回梨花,在金钱与真情的选择面前,靠挖野菜度日的钱友良与梨花选择了真情。

这个讲述古代少男少女人生选择的传奇故事,提出了一个当今社会人人都会碰到的问题;如何看待金钱?戏从反封建引伸到如何看待金钱,就不一般了。它让人看后觉得,有爱没有钱是不行的,但有钱而无爱更是不行的,如果说,钱是万恶的,也是万能的,那么,钱的万恶其实质是人的恶所致,钱的万能其实质是因人的善所为。该剧艺术地表达了人与钱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最后一笔写钱友良不为金钱所动,重真情,揭示了“人间至贵是真情”的深刻主题,这正是全剧的闪光点。

观摩此剧时,我确实听到观众席里几次为钱友良的言行举止而响起热烈的掌声。第一次鼓掌是梨花被孟秀才抛弃而投江,钱友良救下梨花劝她:“人的性命,好比人做生意的本钱!只要本钱在,总有翻梢的日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若是往这河里‘扑通’一跳,本钱泡汤,那就真的完啦。”另一次热烈的掌声是最后孟秀才拿三万两银子要钱友良交还梨花,钱友良深爱梨花,又怕她跟着自己受苦,就答应由梨花自己决定。梨花误以为钱友良见钱眼开,骂他是“人贩子”。钱友良并没接受孟秀才的钱,他对梨花说道:“你以为我是个商人,商人就只认得钱吗?是的,我爱钱,我要赚钱,我要发财!但父母从小教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我得的,一分一厘我都要;不该拿的,金山银山我不贪!如今我遭灾落难,家破身残,我是不愿连累你呀!你却说我是人贩子,不,我是个有心有肝,有情有义的人呀!我这心里在流血,你看见了吗?你看见了吗?”是的,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我们看见了一个有血有肉可敬可爱的商人形象出现在世纪末的戏曲舞台上,为中国戏曲画廊增添了一个崭新的人物。

它牵动着观众的普通情感,使我们感到一种无时空隔离的亲近,又使人感到一种借古通今的契合。正如座谈《梨花情》时,有人所说:“当我们看完《梨花情》走出剧场,会有一种感觉似乎难以解释:虽然《梨花情》讲的完全是古代的故事,但为什么让人感到好像反映的是今天所面临的课题?反过来,虽然戏的主题与今天的生活是如此地贴近,而故事、人物,我们却完完全全相信是属于古代社会的。而这种连接、贯通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认为,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它以传情、传奇、传真来塑造人物时,很善于寻找一种沟通古今的契机,很善于牢牢抓住古代的传统美德与商品经济的互补交融作用。因为当今我国的文化走向正处于“传统价值观念”和“现代价值观念”的矛盾中,既要适应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而又不能放弃其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所以,就必须寻找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和契合点。《梨花情》正是从总体上把握住了这种能触动人心的时代脉搏,一反过去“重农抑商”的旧观念,改变了“无商不奸”的定势,把商人作为正面歌颂的形象来塑造。这样,没有一句现代语言的钱友良,便令人在联想中产生了一种现代感。而钱友良之所以有光彩,更重要的是古代的传统美德在起作用,他的所作所为无不渗透了古代的“情义观”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美德,实际上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商品经济的适应性。当我们勤劳致富的时候,人的精神追求应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究竟怎样建立?这是从一个古代商人形象中折射出来的现代人的观念,这种不带影射痕迹的现代感,恰恰构成了《梨花情》的新意。

何谓新意?新意就在于我能比前人新发现一些什么?我能比旁人多发现一些什么?我能帮助观众再发现一些什么?新意就在于作者把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真诚感受,融入巧妙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真实、感人而独特的人物性格。这正是《梨花情》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创作经验。

三、重大题材如何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精品

现在,我们该来谈一谈中国戏剧节上演的两台精品话剧了,一台是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的《虎踞钟山》,另一台是大庆市话剧团演出的《地质师》。我认为,这两台话剧不仅把整个戏剧节推向高潮,也将把中国的话剧演出推向高潮。

说实话,近几年世人已越来越冷落话剧了,连电影电视都少有人看了,谁还有兴致去看话剧?尤其一听说是高扬什么的“重大题材”,人们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然而,我看了《虎踞钟山》与《地质师》,却为之一震,不得不以全新的目光来审视曾被冷落的话剧与“崇高”的重大题材。我忽地想起了天津人艺的院长许瑞生在《吆喝话剧》一文中的一段话:“话剧受宠的时代结束了,但是话剧的魅力远没有消失。真人上台,肉嗓子说话,震撼人心的冲突,流畅优美的调度;假布景假道具愣能让你相信是真的,说的都是家不长理不短的平常话儿,一不留神原来正在给讲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没错,这正是我看《虎踞钟山》与《地质师》时产生的真切感受。

在此我想着重谈谈《地质师》。四幕话剧《地质师》是主题严肃的重大题材,是现实主义风格的正剧。此剧反映了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代知识分子献身我国石油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悲壮的命运历程。观摩前,一听这剧名,以为又是表彰好人好事,写战鼓擂、红旗展、石油工人大会战的场面和事件。没料想大幕拉开后,全剧由始至终没有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场景,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和空洞的说教,人物活动的舞台浓缩在北京车站附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就象“东方时空”栏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样,质朴平淡的讲述一群人的故事。它不是凝重的悲剧,却含着悲剧的凝重与苦涩;它不是轻松的喜剧,却以诙谐幽默点染着轻松的气氛。观看此剧时,整个剧场鸦雀无声,观众们泪眼朦胧,演员与观众象是两个人促膝耳语,缓缓地诉说、静静地倾听。以至于人们走出剧场,曲终人渺,仍感到余味不尽,如听弦外之音,如赏画外之景。

带着对《地质师》的浓厚兴趣,看完戏的第二天下午,我便采访了黑龙江省观摩代表队的大学老同学刘书彰,他是《地质师》的剧目辅导老师。他向我详述了《地质师》的创作经过及编剧杨利民的创作追求。他说,大凡成功的剧作家,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有较为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二是有较为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三是较为成熟的艺术观和美学观。四是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艺修养。五是有较为丰富的创作经验。六是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人格力量。而杨利民正是这样一位成功的剧作家。刘书彰说,他尤为佩服杨利民的敬业精神和人格力量。杨利民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的作家,亦是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他崇尚“苦难中的崇高”,同情知识分子的命运。他长期地深入生活,有着丰厚的生活体验,其创作题材都是从他最熟悉的生活中提取出来,因而其作品始终以凝重、质朴和厚实取胜。他的成名作是《黑色的石头》,《地质师》则把杨利民的个人创作提高到一个更新的审美境界,使其成为中国剧坛现实主义创作的王牌,成为独树一帜的“黑土地戏剧”的代表作。

不过,杨利民写《地质师》之前,并没想到要去夺大奖,他早就摆脱了急功近利地为政治服务的幼稚状态,不满足于理念地表达主题,做时代精神的单纯话筒,而是扎扎实实地和大庆油田的石油人打成一片,长期地和《地质师》中的生活原型深交朋友,他尤其同情当年三万知识分子奔赴大东北参加石油大会战的30多年来的苦难历程,他欣赏叶帅的那句题词:“人民科学造油田”和邓小平说的“没有人才,什么也干不成”。他之所以要借助《地质师》呼唤一种“骆驼精神”,就是基于对当前现实中弥漫于全民族的浮躁情绪,这寄托了作者对民族、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和殷切希望,更有对现实的拷问!

如果说,艺术创作的全部内涵是审美,那么,杨利民写《地质师》便是遵循审美规律,艺术地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崇高理想。首先,它追求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况味和艺术境界,具有强烈的诗意美。剧中主人公洛明,被称为骆驼,这是一个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崇高的事业与忘我的奉献是他人格力量的支撑点,也是该剧产生诗意美的源泉。

试举几例:当洛明第一次来到女同学芦敬家,首先就被客厅里挂着那幅卢敬的父亲牵着骆驼跋涉于沙漠中的照片所吸引住,并发出“骆驼是沙漠里的船,它有生命的帆”的诗一样的感慨。当洛明毕业后去了油田过了许多年重新来到芦敬家里时,他不为城市的繁华和安逸的生活所动,他平淡地说:“繁华的大街上找不到石油,我的生命在远方,在土地里……”“我是地质师!我得走进地层深处,朝下,一直朝下,走到一个沉甸甸的世界里。”多么富有激情的诗一样的语言。它不是游离于人物性格之外的调侃,不是作者主观意图的表白;而是象洛明这样有着“骆驼精神”的人,在特定环境中不得不吐露出来的内心道白。

由此可见,剧作家使该剧具有诗意美的秘诀就在于“由心而生”。诗意正是蕴藏在主人公不断有所奉献,有所追求,有所憧憬的内心深处,剧作家正是把这样的精神世界努力开掘出来,使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意。而且,它的感人力量,不在于回答人物做什么,而在于揭示他们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动力。剧中人物所有情感全都服从于一种崇高精神,一种人格力量,一种不懈的追求,这正是全剧的灵魂。它使得这出既无中心事件,又无矛盾冲突的散文式结构的话剧,找到了很重要的一条情感贯穿线,并靠它来统率全剧构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此外,《地质师》在人物刻画上,也采用了我们目前戏剧作品中少见的手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含蓄、细腻、深刻,写人出情。剧作家不以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和人物强烈的外部动作来描画三十余年的人生历程和时代巨变,却以大跨度时空转换的写意手法,将重点放到了人物动机及对事件的内心感受方面,着力描写性格和人物内心情感的波澜,挖掘袒露人与生活的深层潜质,从生动的形象中,去发现蕴藏其中的丰富的社会内涵。

与剧作家以往的作品不同的是,它更注重写人物性格的微妙差异,而不是注重截然不同的性格。据说,该剧初稿中,主人公洛明和同学罗大生是一对互相冲突的关系,罗大生是一个负面人物,和正面人物洛明成鲜明的对比。后来修改过程中,作者听取多方意见,并吸收了戏剧理论家狄德罗说过的一句话:“在现实生活里,人物性格只是各不相同,并非截然对立。因此,描写人物性格微妙差异的部分,比描写人物截然不同的部分更有价值”。于是,修改过程中,剧作者放弃了人物的强烈对比,把洛明和罗大生的关系写成了“水涨船高”而不是“水落石出”。两人同是地质学院的学生,同是学生干部,又同时爱着同一个人,又是一对好友,还有着共同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都想成为一名地质师,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力量。在这些共同之中,作者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示出各自的性格特征。他们曾经是情敌,后来以罗大生胜利告终;他们曾经是战友,这种关系以罗大生上调北京结束;他们曾经是合作者,以成果为罗大生个人拥有结束。然而无论是哪种关系,都不能截断他们情同手足的同窗之谊。作者以歌颂和赞美描写洛明,用宽容和理解描写罗大生。在这里,作者虽放弃了人物性格的强烈对比,放弃了事件与情节的发现,却使剧中所有的人物有了共同的发现,这就是最能征服人心的心灵之美的发现,是他们用三十多年人生历程磨砺的感受。这种美的情感,使整个戏笼罩在诗意美与戏剧性相结合的激情感染中,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

因而《地质师》公演后,被称为是“令观众情感投入最多的戏”。该剧1997年5月荣获全国第七届“文华”大奖。并在北京、上海、 南京、杭州、杨州以及胜利、中原、大港、华北、江苏等五个油田巡回演出500多场。它的成功再次证明, 创作重大题材的目的不是再现真人真事的场面,也不是“复活”被歌颂的新闻人物,而是借助真人真事和新闻人物,传达剧作家在当今时代所感悟到的审美理想。也就是说,写英雄事迹,决不是将事迹进行一番罗列、展览,而在于剧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观察、分析、开掘、描述要确立最佳“视角”,让新闻人物变成戏剧性人物。总之,创作重大题材的全部内涵首先应该是审美,以美的形式表现美的内容。用艺术的美去征服观众,从而达到教育性。我认为,这正是《地质师》、《虎踞钟山》这类重大题材能成为有审美价值的艺术精品的关键所在。

最后还有必要提一下,中国戏剧节参赛的22台剧目中,虽然古装戏与话剧涌现出了几台精品力作,但相比之下,现代戏曲就显得略为逊色了,几乎拿不出一台有影响的优秀剧目。这方面倒是我们戏剧湘军的长处,若拿’97湖南新剧目会演中涌现出来的几台优秀现代戏与之相比,可以说我们的戏是“木秀于林”。

然而,和最具实力的5台精品相比, 我们的调演剧目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我们目前抓剧目追求的目标偏重于夺奖之上,未下功夫使之成为剧团养命的保留剧目,更不要说能走出湖南进行“万里行”了。而且,每届新剧目调演总要出现一些难摆脱老套、旧套、俗套的缺少新意之作。这种新戏不新的现象不仅耗去了大量的事业经费,也损坏了观众的欣赏胃口,使戏剧面对多元竞争的市场更缺乏竞争力。此外,我们的表、导演二度创作也尚未达到外省精品精益求精的水平。应该承认,加强编剧队伍和二度创作的艺术功力仍是我们湖南戏剧的当务之急。

很凑巧的是,就在我快要看完中国戏剧节22台戏即将离开广州的前夕,又是在一个和风拂柳、温暖怡人的深秋之夜,我又在剧场遇到了北京专家曲六乙老师。曲老师笑着问我:“怎么样?出来看戏有没有收获?”我对曲老师满怀感激之情地答道:“收获太大了!没出来看别人的戏,只觉得自己的戏是傲雪的梅花,看了别人的好戏,才觉得自己的戏是陪衬梅花的小雪了,若借用一句古诗来形容,那就是:梅花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标签:;  ;  ;  ;  ;  ;  ;  ;  ;  ;  

论97中国戏剧节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