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的相关体会,为该疾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对其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病情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体会
肺结核的年发病率在糖尿病者比非糖尿病者增多2~4倍,中老人多见。主要是抗体形成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消瘦者比肥胖者糖尿病病人增多2倍左右。糖尿病合并结核病者占5%~10%。肺结核并发糖尿病者占1%~3%,易发生支气管内播散并形成空洞[1]。反复出现酮症酸中毒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的发展,活动性肺结核又加重糖尿病,两者形成恶性循环。故糖尿病病人防治肺结核尤为重要,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的相关体会,为该疾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5.4岁。女12例,年龄44-89岁,平均年龄68.9岁。
1.2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对其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临床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1.3数据处理
所有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例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病情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患者满意度较高。
3护理方法
3.1重视血糖检测
肺结核的治疗成败与血糖的控制程度有关,若血糖控制不良,抗结核药物常常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从而使结核病的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成为复发耐药病例。因此检测血糖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每个护士必须认识到血糖监控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快速血糖仪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一般定期检测患者的末梢血糖,对入院前3 d或血糖控制差的患者,采取严密监控,每天5次:早餐前空腹,三餐后2 h和睡前。对血糖控制良好或满意水平的患者,可减少检测次数,每周各时间点1~2次,当血糖值出现明显升高或降低时,一方面要照顾好患者,一方面要通知医生。给予合理的处理[2]。
3.2合理安排饮食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只要病情允许,即可长期执行。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患者的饮食控制要比单纯糖尿病放宽些,饮食治疗的原则是在满足总热量恒定下,采用高糖、高纤维、中蛋白、中脂肪饮食。根据病情,按年龄、身高、性别、计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糖一般占总热量的50%,三酰甘油升高的患者,糖在总热量中不应超过35%。蛋白质成人每日每千克体重0.8~1.2 g,其中1/3应供给优质蛋白。脂肪占总热量的20%~30%,膳食中脂肪酸与葡萄糖的比值不能超过1.5,否则会出现酮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日摄入纤维素30~40 g,可采用天然食品如粗粮、豆类、蔬菜,含糖低的水果等,同时应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铬、磷等。三餐热量分配额为1/5、2/5、2/5。必须正确定量称重供应。除食谱规定的食物外,患者不随意增添或更换食物。忌烟酒,如患者有饥饿感时,可给予蔬菜,如冬瓜、茄子、黄瓜,或在医生的允许下加无糖牛奶或鸡蛋。
3.3 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
护士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降低血糖,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的能力。对于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和咯血者,暂不宜进行体育锻炼[3];对一般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患者活动,保证患者上下午各活动2次,以散步、太极拳、体操等方式为主,活动量以活动后不感觉疲劳为准。对于卧床的患者,护士指导帮助床上活动,定时翻身,变换体位。对于无活动能力患者,护士给予定时按摩和床上被动活动四肢,这样不仅防止肌肉萎缩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且有利于患者消化吸收排便,减轻腹部不适,增加全身舒适度。
3.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查显示,30%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悲观失望。情绪的波动对食欲睡眠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血糖的调整,而且情绪越消极,血糖控制越不满意。经常性的消极情绪可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同样的心理问题也存在于肺结核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严重和复杂,部分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对遵医的依从性差。护士要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教育,鼓励其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4]。
3.5做好用药护理
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很多,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接受降糖和抗结核药两种治疗,加重了药物的副作用,而且有些副作用的出现不容易察觉,能否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并予以恰当处理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观察患者的药物反应,给予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同时向患者介绍药物副作用的基本表现,加强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患者的自查能力,从而更准确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以降低药物副作用,完成抗结核全程化疗,提高疗效。同时还需患者遵循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用药的结核病化疗原则。因此护理人员不但监督患者服药,做到发药到手,看服到口,服了再走,还要向患者讲解遵守化疗原则的意义,取得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3.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疾病传播和继发感染
继发肺部其他细菌感染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由于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受损,转化维生素A功能障碍,维生素A缺乏,引起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减退。抗结核药中的利福平喹诺酮类为抑菌药,对结核菌及普通细菌同样具有抑制作用,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患者易继发二重感染。继发肺部感染,增加了抗结核治疗的难度,因此,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恰当周到的护理。
4 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的相关体会,为该疾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以上几个方面的临床护理后发现,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病情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患者满意度较高。由此可见,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贾光萍,尹瑞兰,胡阿妮,高李元.随访模式对出院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5(11):56-57.
[2]赵彦慧.血糖监测与饮食护理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6(34):66-68.
[3]王青兰,罗仙,何建梅.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7(04):111-113.
[4]王西英,顾孝芳,汤爱香,廖琼,郑逢慧,黄芳芳.动态血糖监测单的设计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23):44-47.
论文作者:孙立玲,李倩,刘凤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病情论文; 副作用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