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利桃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患者整体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探析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探究共计选取62例患者,疾病类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选取时间段:2016年5月开始,2017年4月停止。62例患者分组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且分别命名为研究组(31例;在患者整体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和对照组(31例;在患者整体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组间数据,计算出X2、t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肺功能变化(FEV1、FEV1/FVC、SaO2)、生理自理例数、治疗依从性以及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性更优,将其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统计学P值是: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体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整体护理;舒适护理;护理效果

本组共计选取62例患者且深入分析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体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入组患者例数是62例(均选自我院),疾病类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选取时间段:自2016年5月开始至2017年4月停止,共计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1例):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中、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7例、14例以及18例、13例,研究组患者年龄范围是:59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70.2岁,病程范围是:2年至14年,中位病程是7.6年;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是:60岁至79岁,中位年龄为70.5岁,病程范围是:1年至13年,中位病程是7.5年。对比分析2组患者入组时组间数据,结论是: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对照组(31例;在患者整体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确保患者所居住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安静、温湿度适宜,给予患者一般心理疏导等;

研究组(31例;在患者整体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1)给予患者环境舒适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的病室环境需要确保安静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以及通风良好、定期消毒,注意避免病房内出现烟雾、灰尘等[1],整理患者床单时,一定注意避免尘埃飞扬,进行地面清理时利用湿拖布,叮嘱患者戒烟。(2)给予患者心理舒适护理干预。患者因为病程迁延不愈、疾病反复发作等原因,负面情绪普遍存在,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和交流并保证护理态度亲切、真诚,通过深入了解每一位患者内心变化来确保患者负面情绪可获得及时有效疏导,教会患者一些简单手势以利于患者在负面情绪明显时用于必要沟通[2],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保证语调温和,促使患者满意度提升,促使患者最大程度获得心理舒适并促使患者依从性最大限度提升。(3)给予患者体位舒适护理干预。给予患者体位调节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病情进展,在患者背后垫上软垫以利于患者在坐位时可自由伸展双腿,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并给予患者翻身拍背护理,间隔时间一般控制在2h,拍背期间,保证动作轻柔,给予患者氧疗时,需要根据患者自觉舒适度并体位调节并给予患者有效咳痰指导,对于咳痰无力患者,需要及时更改体位以利于有效排痰,给予病症较轻患者安排合理运动以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4)给予患者饮食舒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将有营养、易消化以及清淡的食品加入至患者日常饮食中并保证饮食多样性,确保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以及维生素摄入量充足,严格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并尽量选取低糖食物进食,严格控制患者食盐摄入量。(5)给予患者社会舒适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获得良好家庭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并促使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精神交流[3],促使患者痛苦减轻。(6)给予患者灵魂舒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自由,满足患者需求并给予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1.3评定标准[4]

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利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统计具体数据。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X2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 结果

经过临床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明显最佳,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统计学结论是:P<0.05且意义存在。组间数据包括: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肺功能变化(FEV1、FEV1/FVC、SaO2)、生理自理例数、治疗依从性以及住院平均时间。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属于病情较为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特征是: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5],患者病情可呈现为进行性发展,虽然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可获得有效缓解,但是肺功能并不能获得显著性改善,反复发作率较高,究其原因,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存在极大相关性[6],进而导致患者需要经常住院且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临床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体护理中提出了采用舒适护理,获得了显著护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舒适护理期间,需要体现以人为本,主要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灵魂舒适、环境舒适等,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尊重患者,利用换位思考来促使患者获得舒适服务,促使患者护理依从性显著性提升。

本组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肺功能变化(FEV1、FEV1/FVC、SaO2)、生理自理例数、治疗依从性以及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性更佳。

综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体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可显著性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谷力荣.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11):1748-1749.

[2]骆秀萍,梁婉爱,黄丽红等.舒适护理干预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评价[J].青岛医药卫生,2015,47(6):450-452.

[3]宋杨.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6):155-155,156.

[4]张悦,于晓江.舒适护理改善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肺部感染作用的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30-33,38.

[5]卢仁辉.舒适护理应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238-240.

[6]刘雅丽.舒适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4):191-192.

论文作者:王利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王利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