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面具艺术_艺术论文

中国民间面具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面具论文,中国民间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摇篮时期都曾产生过面具。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中国的面具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在它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一个角度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中华各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趣味。

中国的面具品类繁多,功用广泛。目前,流传于全国各地的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与戏曲舞蹈面具大多承传有自,蕴含着相当丰富的以至未被人们完全认识的多种文化因素。作为历史、宗教、艺术及民俗等多种意义的复合体,虽经发展变化,仍可从中窥视到中国务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与精神风貌。

在中国的诸多面具品类中,贵州傩戏面具因其保存得最多,流传得最广,种类最丰富,而占有特殊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在贵州的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瑶、仡佬等八个民族中都有傩戏流传,覆盖全省大部分州县。

傩堂戏开路将军面具 高28厘米 贵州德江

开路将军是傩堂正戏《开路将军》中的主角。戏中描写开路将军奉傩公、傩母之命,前往傩坛砍开五方五路,扫除邪魔障碍,是傩坛中勇武、凶悍、威严的神祇。民间艺人以头上长角、嘴吐獠牙、眉毛倒竖、眼珠暴突等夸张手法,突出其精神气质。

傩堂戏开山莽将面具 高32厘米 贵州沿河

开山莽将是桃园洞中的一员镇妖猛将,手执金瓜钺斧,专门砍杀五方邪魔。整个作品造型怪诞,神采生动,线条奔放,充满力度。

傩堂戏汉朝将军面具 高36厘米

傩堂戏是古代傩祭活动中脱胎和演变出来的一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器具艺术。面具表演与祭祀功能作为傩戏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与主要特征,具有广泛的文学化意义和特殊的研究价值。贵州傩堂戏按造型特点,大致分为“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丑角和动物五种类型,多数都有鲜明的形象特征。

傩堂戏和尚面具 高28厘米 贵州德江

工艺较为复杂,雕刻精细,重视色彩调配。

傩堂戏勾簿判官面具 高30厘米 贵州荔波

勾簿判官是傩堂正戏《勾簿判官》中的主角。戏中描写判官从华山骑马来到傩堂,为前往傩堂甘愿作证的众神祇点名勾簿,同时还为群众断案。

贵州面具有三种类型,即彝族变人戏面具、傩堂戏面具和地戏脸子。

在贵州高原西部,威宁县板底乡裸嘎村,至今仍保留着一个原始古朴的傩舞戏——“撮寸己”。“撮寸己”直译为“变人戏”。“变人”在彝文中的意思是刚从猿变成的人。土语叫“老变婆”。“撮寸己”所表演的,正是以彝族先民的一段古老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远古洪荒时代的历史。

“撮寸己”共有六个角色,五个面具。戴面具的五个角色是:阿普摩,一位一千七百岁的彝族老人,戴白胡子面具;阿达姆,彝族老婆婆,戴没有胡须的面具,据说她已有一千五百岁;马洪摩,也戴没有胡须的面具,一千二百岁;嘿布,一千岁的汉族人,戴豁嘴面具;阿嘎,彝族小娃娃,戴小孩面具。

地戏武将面具 高29厘米 贵州安顺

地戏面具又称“脸子”,一般都与头盔一起雕刻,手法夸张,刻工精巧。脸子用丁木或白杨木制作,质地耐久,隔四五十年上一次色,日晒雨淋均不裂口,有的面具能保存数百年之久。一堂地戏脸子的数目,以剧中人物多少而定,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人物形貌与性格特征鲜明突出。

“撮寸己”面具制作比较简单,没有专门雕刻面具的民间艺人,由这些演员中的一个(通常是表演热嘎普的那位演员)动手制作。他用粗大的杜鹃花树干锯成段,破成两片,只须在半片木头上砍出高高的额头和鼻梁,凿出三个孔表示眼睛和嘴巴,然后用锅烟灰把整个面具涂黑。使用之前用粉笔在面具上画出各种走向的线条作为装饰,并区别不同的角色。这种面具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一种原始质朴的美感,给人以更多的遐想。

傩堂戏在贵州又叫傩坛戏和傩愿戏,主要流传于黔东、黔北和黔南一带的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和汉族中,尤以德江、恩南、沿河、印江、松桃、石阡、江口、道真、务川、正安、湄潭等县最为丰富。

傩堂戏面具一般用柳木或白杨木制作,白杨木质轻而不易开裂,柳木在民间是避邪之物,民间艺人用它制作面具,显然带有求取吉祥之意。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雕刻也较精细,艺人往往有范本参照,能毫不走样地将其摹刻出来。傩堂戏面具重视色彩调配,着色分淡彩和重彩两类。淡彩先在面具上涂一层赭石或土黄作为底色,然后用桐油均匀地刷上几遍,只是在眼睛、眉毛等部位用黑色渲染勾勒,并在帽子上描绘出各种图案,如龙凤、云纹、兰草、牡丹、菊花和福寿等。重彩用红、蓝、黄、黑等各色油漆在面具上勾画涂抹,一些细致的地方,如盔甲或帽子上的花纹,则用笔精心地加以描绘。总的来说,傩堂戏面具色彩浑厚、凝重、大方,注重整体效果。有些面具经过长期侵蚀,油彩已经剥落,更显得古色斑斓,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傩堂戏有半堂戏和全堂戏之分,半堂戏用十二个面具,全堂戏用二十四个面具。在实际演出中,二十四个面具常常不够用,民间艺人便根据剧情另外添加一些面具。

地戏武将面具 高28厘米 贵州安顺

在雕刻技法上,地戏面具以浅浮雕与镂空雕相结合,刻工精细而不琐碎。在色彩,以贴金、刷银(白)的亮色为主,辅以红、蓝、黄、绿等色,有的还镶嵌着若干圆形玻璃小镜,显得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充分体现了农民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面部雕刻与头盔繁缛精细的风格迥然不同,要求简洁明快,轮廓分明,见棱见角,造型偏重写实而又有所夸张。各类武将的区别主要在面部表情和眼睛神态上,例如女将端庄娴静,凤眼微闭;少将英武洒脱,豹眼圆瞪;反派将军满脸横肉,怒目而视。

地戏武将面具 高29.5厘米 贵州安顺

安顺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地区的古老戏曲剧种,因演出不用戏台和庙台,而在村野旷地间进行,故名。

傩堂戏秦童面具 高34厘米 贵州道真

秦童是正戏《甘生赶考》中的角色。甘生赴京赶考,雇他去挑担子。到京城后,甘生名落孙山,秦童去碰运气,却偏偏高中皇榜。秦童面具完全违背了解剖学原理,那变了形的五官展示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

地戏武将面具 高28厘米 贵州安顺

面部敷色多使用对比强烈的原色,一般以一种颜色为底子,然后在上面勾画眉毛,眼睛和各种纹饰的图案。正派和反派人物的着色没有固定模式,红、蓝、黄、绿、棕、粉、黑……几乎每一种颜色都可以用来开脸。各种颜色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一般来说,红脸多为忠勇刚直的将军,粉脸多为英俊年少的将军,青脸多为凶恶骁勇的将军,绿脸多为大力勇猛的将军,粉花脸多为奸邪阴毒的文将。此外,二花脸多为守关总兵,三花脸多为偏将、副将。

安顺地戏主要分布在贵州安顺地区和贵阳市近郊,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村野旷地间进行,故名地戏。在地戏的整个演出过程中,演员都要佩戴面具,因演出剧目多为征战故事,面具便以武将最具特色。

云南面具种类也较丰富,绝大多数同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原始崇拜有关。主要有彝族面具、傣族面具、景颇族面具、藏传佛教面具和关索戏面具等。

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面具,又称虎面具,但造型是较为典型的彝族男女形象而非虎形;用木料雕刻而成,并用烟将其熏黑。一般是在过“火把节”时,由身披稻草并画有虎斑的男女二人戴着表演。

路南县彝族狮、虎画具,体积较大,色彩艳丽,多在送殡时用于“开路”,给死者驱鬼。表演形式近似汉族的舞狮,看来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藏族跳神护法神贡布面具 高40厘米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藏族跳神

吉祥天母面具 高45厘米

云南中甸松赞林寺

藏族跳神吉祥天母(左)摩羯侍者(右)面具 高48厘米 云南德钦东竹林寺

面具,藏语称为“巴”。藏族面具大致分为羌姆(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大类别。羌姆面具是用于“酬神醮鬼、驱邪禳灵”的宗教法会中所佩戴的神舞面具。悬挂面具是悬挂于神殿经堂,让百姓供养膜拜的偶像面具。藏戏面具是以说唱、音乐、舞蹈来表现文学内容的戏剧面具。

藏族跳神

地狱主面具 高65厘米 云南中甸松赞林寺

傣族面具,是用一种质地很轻的木料雕刻而成。一般有两种,一是孔雀公主,一是魔鬼,但均为人形。孔雀为傣族的吉祥物,每当泼水节或赕佛时表演表现孔雀公主战胜魔鬼的舞蹈,以表达善良必定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

景颇族面具,用牛皮制作,比较简单。一块牛皮,挖两个眼孔,用一根线拴在头上,绘有土红、黑白条纹,一般在祭葬时使用。

流行于云南澄江县阳宗小屯一带的关索戏,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期间演出。所戴面具均为纸壳裱糊而成,上绘脸谱,专演“三国戏”中的常见剧目,如《刘备点将》、《三英战吕布》、《长坂坡》等。

藏族跳神众“笑乐香巴”面具 青海湟中塔尔寺

藏戏“常斯”面具高20厘米 西藏拉萨

常斯面具,又称老夫面具。一般为白色,所以也叫白面具(也有土黄色),富有自然美。粗犷的线条,分明的色彩,突出了角色性格。

傩戏令公面具

高26厘米 广西桂林

云南昆明和楚雄地区,以及贵州的一些村寨里还有一种用葫芦或木瓢绘制的“吞口”,也是从傩面演变而来的。楚雄彝族的吞口除了用葫芦瓢、木瓢外,还有在木板、布、纸上绘制的,也有在木板上连刻带画、或在土陶上作色的多种。但不管用什么材料,均以虎头造型,以柄把为虎尾。共有四种类型:第一种只有一个虎头;第二种虎口含太极图;第三种虎口含宝剑;第四种是绘在布、纸、木板上,虎口内含宝剑,虎尾竖在虎头上,省去身子,在虎尾的两侧,一画太阳,一画太阴(月亮)。从这几种类型中,我们可以看出,虎头吞口是彝族虎图腾崇拜的遗存,现在一般为祭祖时用,以表示是虎的后裔。虎口含太极阴阳八卦图,是彝族有关虎创世开天观念的反映。虎口含宝剑,则又表达了驱鬼避邪,祈求家庭康宁的愿望。若以昆明郊区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两地的吞口相比较,楚雄彝族的吞口,以葫芦瓢绘制的较多,黑色勾画,用色较少,手法随意、单纯,较为古朴。有的吞口虽有人形化的倾向,但更多地保留了虎的造型特点。昆明郊区的吞口虽保留了虎的特点,但变化较大,色彩艳丽、简洁明快,似虎非虎,并透出一种狰狞与神秘之感,从中不难看出民族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

傩戏仙姑面具 高28厘米 广西桂林

傩戏鲁班面具 高28厘米 广西桂林

广西壮族、瑶族、毛南族向来有逐鬼酬神的风俗。壮族的傩仪,多表演师公舞或师公戏,流传于广西的武鸣、邕宁、都安、象州、钦州、贵县等地。壮族师公在打醮、做斋、还愿和赶鬼时都要戴面具。象州地区的面具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这些神祗面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道教诸神,如三元祖师、雷部元帅;另一类是壮族传说中的神灵,如花王婆、农婆、莫一大王、白马姑娘、五谷灵娘等,其中有很多为壮族人民敬仰的甘姓始祖英雄,如甘王、甘陆将军、甘七部圣官、甘五仙娘等。壮族借面具的形式将其传统崇拜对象引入傩堂之中。瑶族的傩仪则是因袭了道教度戒的模式,主持者称为端公。面具多为“三清”(元始、灵宝、道德)、玉皇、张李二天师、太尉、海幡、阴间水府、十殿灵皇等道教诸神。瑶族将面具称作“神头”,用瓦片状的纸板绘制而成。有趣的是,他们巧妙地将巫术面具同人生礼仪结合在一起,不仅度戒者要戴面具,端公召唤阴兵马时要戴面具,人死后也要用面具遮盖脸部,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返归阴间。师公戏流行在聚居于珠江地区的毛南族,又称为毛难戏,其面具造型更多世俗趣味,在跳神的基础上编演一些为人观赏的民间传说剧或表现世俗生活的小戏。

毛南族面具 高30厘米 广西环江

毛南族的师公跳神面具角色有十来个,如三元、社王、欧文官、蒙大老爷、三界公爷、陆桥、花林仙官、万岁娘娘、六功曹、雷鼓、雷王、土地公、小土地、莫二相公、京朝太子六官等,由擅长雕刻艺术的本族工匠用木料雕成。毛南族师公假面的亮相,主要在农历五月的“分龙节”,也叫“庙节”。这个节祭的功能是祭神保禾苗,此时师公要穿法衣,戴面具,击腰鼓舞蹈演唱,场面十分热闹。

社火《猪八戒娶媳妇》表演 现代 河北行唐

藏族面具历史久远,造型独特,感染力很强,无论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还是在民间艺术表演中,都被广泛应用。藏族的宗教面具有跳神(羌姆)和悬挂两种,前者在各种宗教法会活动的神舞表演中佩戴,后者为护佑佛法而悬挂于寺院,供信教群众供养膜拜。

豫剧《无敌旗》殷郊面具 现代 河南

据《封神演义》载,殷郊为纣王长子,性格刚直,乃一勇之夫。

大平调《跳加官》天官面具 现代 河南

大平调,流行于河南省滑县、濮阳以及山东、江苏、安徽等省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

朝鲜族面具 高35厘米

吉林延边

大弦戏《黑下山》赵公明面具 现代 河南

大弦戏也叫“大弦子戏”,因在唱曲起板时,总以三弦领头,故名。是流行于河南省北部及山东省西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赵公明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之一。

朝鲜族面具 高35厘米

吉林延边

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内蒙古各喇嘛教寺院每年都要举行跳神表演,蒙古族称这种跳神舞蹈为“查玛”,也叫“跳鬼”或“打鬼”。“查玛”演出时都佩戴面具。尽管跳“查玛”的人数不等,角色与名称不同,但一般都有鹿神、牛神、螺神、狮子、金刚、天王、护法神、绿白、度母、凤凰、蝴蝶等各种鬼怪面具约三十多种。这些面具形象逼真,用纸模压制而成,或精心描绘油彩,或贴裱丝绸,表演场面震撼人心。

傩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在汉族地区已和春节及其他节日活动融合一起了,成了自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集戏曲、歌舞、杂技、说唱等表演形式之大成的群众活动——社火,在民间又称“闹红火”。其表演节目和内容,除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踩旱船、狮子舞、龙灯舞、高跷外,还表演一些戴面具或画脸谱的驱鬼小戏与舞蹈。社火在山西、内蒙古、河北一带称为“赛戏”。立春之日,赛班化妆列队,奔赴戏台,群众在村山迎接,一直送到台口,名叫“迎喜神”。起赛之日,演员们扮成“七鬼”、“八仙”、“四值神”,为首者手持竹扫帚作前导,到村庄的四角扫除“灾难”,然后迎接龙王看戏。

罗戏《跳判》钟馗面具 现代 河南

罗戏是流行于河南省中部地区的戏曲剧种。民间传说钟馗嫁妹是引福入堂,故在他脸上画蝙蝠。

豫剧《火烧琵琶》申公豹面具 现代 河南

申公豹,《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豫剧《烈火旗》狄青面具 现代 河南

山西襄汾县赵雄村还流传着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性民间舞蹈,名叫“花庆鼓”。它与古代傩舞有密切的联系,系迎神赛会。赵雄花庆鼓盛行于明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花庆鼓是借以阴曹地府的判官带领五个小鬼,驱赶瘟神、捉拿恶鬼的故事来教育人们行善去恶。每逢正月二十五,赵雄村民便要组织花庆鼓沿街敲打表演。扮演判官、小鬼的演员,都戴上各自的面具。花庆鼓面具,当地群众叫“脸脸”,判官和各类鬼卒,形象凶恶狰狞。或立眉瞪眼,满脸横肉;或龇牙咧嘴,鬓毛倒立;或锯齿獠牙,凶恶阴险,再用蓝、绿等冷色涂抹,更渲染得阴森恐怖,令人生畏。类似于这样的节目河南等地也有演出。

“傩舞”在江西婺源又被称为“鬼舞”或“舞鬼戏”。演出活动一般在春节期间开始,至清明谷子下水前结束。婺源的“舞鬼班”在开展活动的起始和结束都有一套严格的仪式,这些礼仪和规定各班均世代沿袭,不得违拗,否则就会“灾祸临身”。

四川的傩戏,由古之巫觋和驱傩活动演变而来,名目繁多,几乎遍布全省。流行于川东南乌江流域,即涪陵地区和黔江地区的有“傩愿戏”、“阳戏”(俗称鬼脸壳);流行于川南泸州、合江一带的有“端公戏”;流行于川北广元、南部、仪陇、绵阳的有“提阳戏”、“傩坛戏”、“童子戏”等。“阳戏”,因其演出时,演员头戴木制面具,所以当地群众又称它是“鬼脸壳戏”。

源远流长的面具艺术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它总是与该地区的民俗风情相结合,在各种各样的表演过程中反映出那里民间流行的观念、习俗和人们的理想、意愿。今天,我们在民俗博物馆中所见到的那些作为陈列品的面具,显得那么安然静止,实际上,它们曾在热烈、雄壮甚至狂野的活动中,显示过强大、神秘的威力。

标签:;  ;  ;  ;  ;  ;  

中国民间面具艺术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