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经验的习得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课程改革论文,习得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教育与培训目标的实现,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作保障。职业教育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参与职业生活所需的基本经验,包括显性经验与隐性经验。探讨隐性经验的习得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确保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隐性经验的含义及其特点
课程的作用是规定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经验,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就成了“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或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注: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64.),这些经验可以划分为显性经验与隐性经验。显性经验基本上是由学生内化显性知识而形成。显性知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书本知识和能够用语言传递的经验。我们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主要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但是,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并非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述,而我们几乎忽视了学生隐性经验的评价。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隐性经验的含义及其特点不了解。
由显性知识转化而来的显性经验并不能表征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的整体。因为,“教育力求把语言变成不带一点个人因素的东西,并且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成功。……我们这样做是为了要做到让概念成为大家共同理解的东西,把可以传达的都传达出来,不能传达的就听其沉没到黑暗朦胧中去”(注: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12.)。所谓沉没到黑暗中去的不能用语言传达的东西,就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中形成的隐性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显性知识或经验的过程中,同时或附带学到的经验也是隐性经验,杜威将它称为“同时学习”的经验。他认为这种经验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态度、情感、价值等,这些情感方面的经验,主要是在学生的活动中表现的。可见,隐性经验是个体在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活动中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个体经验或伴随显性知识学习过程产生的为群体所赞许的个体活动方式。
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教育学家都注意到隐性经验对于建构完整的学校课程的重要性。英国物理化学家、思想家波拉尼(M.Polanyi)专门探讨了隐性经验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显性知识对科学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推动科学认识与实践发展还须有“缄默知识”。他所说的缄默知识与我们所说的隐性经验基本是同义的。伟大哲学家罗素(B.Russell)在其最后一部哲学著作《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个人经验与科学知识整体之间的关系。”(注: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他强调个人经验决定一个人的知识,“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去掉一切个人的因素,说出人类集体智慧的发现。”(注: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科学知识是用语言传达的,“其结果就是在把思想翻译成语言的过程中,每个人经验中最具个人特点的东西几乎都失掉了。”(注: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这些没有明确表达为科学知识的个人经验即隐性经验。课程实践过程的确离不开学生的个人知识经验,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将师生的隐性经验纳入教育教学中。从这个意义上讲,隐性经验是现代学校课程的重要组织部分,离开它,尊重差异、联系生活、关注教育教学过程等现代教育理念就成了不可思议的事。
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经验在承载形式、传播方式、表达形式以及文化制约性等方面都显示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隐性经验属于个人经验或知识。罗素将知识划分为“个人的知识与社会的知识”,他认为,科学知识的成功总是以牺牲个人知识为前提,社会的知识难以反映个人亲身经验所得到的知识。(注: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波拉尼认为,个人知识并不是与科学知识相对独立的知识形式,而是对科学知识性质的一种新表述。他从科学家参与科学发现的全过程论证了个人知识存在的合理性。他主张,科学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是科学家个人知识的作用;科学发现过程中,科学家将一般性技术规则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习惯”,而形成的知识是个人知识。(注: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37-38.)这些个人知识,有的可以通过语言加以表达成为公共性的显性知识,有的则不可以或难以言表,它们就构成隐性经验或知识,波拉尼把它称之为“缄默知识”。
其次,隐性经验是在实践中传播的。隐性经验只能在实践中传播的特性由其非语言性决定。罗素认为,语言最多也只能创造一种传达个人知识的心境,但要传达个人的经验就无能为力了。因为“‘知识’是一个远远不及通常所想的那样精确的概念,它在不同文字表达的动物行为中扎根之深超过了大多数哲学家愿意承认的程度。”(注: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感觉、知觉和记忆基本上是先于文字的经验;我们可假定动物的感觉、知觉和记忆与我们的感觉、知觉和记忆并没有很大不同。一旦接触到文字表达的知识,我们似乎就不可避免地失掉一些我们想要叙述的经验的特殊性,因为所有的文字都表示类别。”(注: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05.)波拉尼也主张,缄默知识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知识类型,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果。人类在告别动物界之前,其非理性素质就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加德纳(Gardner.H.)教授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航海依靠的智力是“空间智力”,而“空间智力”即非语言智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注:肖凤翔.艺术与体育教改新思路[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19.)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波拉尼试图描述我们习得的、加工的,能有效使用的,但又不能够予以明确表达的知识。”(注:赫斯特.博雅教育与知识的性质[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4.)“获得任何形式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不是简单地通过埋头学习知识的符号表达就能做到的,这些知识必须从行家里手那里才能学到。”(注:赫斯特.博雅教育与知识的性质[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1.)这说明隐性经验只能在使用它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
再次,隐性经验表达是非理性化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工具,在没有语言参与的情况下,人所表达或获得的经验具有很强的非理性特点。波拉尼要“撕破图表、方程式和计算的伪装,使理智赤裸裸地显露出来。……我们以纯粹个人的形式来认识事物。”(注:M.Polanyi,(1958),Personal knowledge:Tonard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p.64.)人类在脱离了动物界以后的漫长岁月中,是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度过的。在没有语言文字的情况下,人类生活的维持与延续主要是通过隐性经验的传递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经验通常是以感性形象在头脑里保留的,体现出很强的感性特征。加德纳教授专门研究证明:儿童的艺术表达或创作能力在其语言能力不太强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注: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45.)艺术活动主要反映人的情感方面,它的表现与创作主要是感性和直觉使然。
最后,隐性经验受文化制约。由于隐性经验是难以用语言来表示并传播的,所以,它只能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得以表达和获得。而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具有一定目的的,要达到预定的目的,活动者必须做到“胸中有数”,即把活动纳入自己的心理范围,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体从主观上把握环境。(注: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49.)实际上,隐性经验的文化制约性要通过特定的情境反映出来,把个人的活动过程尽可能地还原为生活情境,充分唤起活动者的生活经验和体验。隐性经验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环境的联系中才能得以表达与传递,理想的隐性经验传递情境,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感染,形成人际情感谐振,同时,要寓意于情。
二、重视隐性经验学习,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承担着传递职业活动经验的任务。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让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隐性经验,为学生适应职业生活做好准备。因此,重视隐性经验学习,应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一)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思路
1.突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的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应用性。只有突出其课程的应用性,才能体现其职业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应用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中心。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的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份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获得隐性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我们必须明确,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实践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性质的差异,前者旨在实践专业知识,形成职业经验,特别是隐性职业经验,后者意在验证专业理论,加深理解,虽然二者都能增加与职业相关的经验,但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进入职业界允许他们有一定适应期,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在运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摸索职业经验,包括隐性经验,而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职业生涯不允许有适应期,他们应在课程学习中获得职业经验,包括隐性经验。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突破以校园为中心的模式,构建开放性的课程模式。
2.重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人员培训
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就应反映高等教育知识生产的职能。如果说普通高校的科研意在知识创新,那么,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则应侧重于技术创新。高等职业院校在自己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内从事技术创新,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高等职业院校的技术创新活动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通过科研实现的技术创新;二是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所完成的技术创新。无论是何种技术创新,要在职业界推广和应用,都必须要开展人员培训。通过这种人员培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人员培训,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应倡导高职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中的人员培训。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式。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师生关注生产与服务第一线,有利于教师职业能力提高,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经验。
高职院校的师生在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人员培训中,应注意采取语言讲解与培训者指导下受训者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语言讲解意在阐明成果的技术规则与操作规范,实际操作主要在于让受训者体验掌握技术规则的要领,获得相关隐性经验。
高职院校承担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中的人员培训,应该成为学校与企业建立密切伙伴关系的重要手段。这样不仅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充分开发企业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式的课程模式。目前,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校缺乏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机会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其职业经验又不能占明显优势,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尴尬自然不言而喻。因此,高职院校承担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人员培训,是走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实际上是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应把着力点放在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以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遵循这样的思路,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应注意引进和发展有助于直接经验尤其是隐性经验学习的课程模式。
1.现代师徒模式
现代师徒模式是适应学生学习直接经验,尤其是获得隐性经验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师徒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它除了具有常规个别教学所具有的优点外,特别适合于以学习技能技巧为主的活动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隐性经验通常体现为不能言表的认知与操作技能技巧,属于不具备公共性的经验,它的学习,只能通过实践来进行。向谁学习呢?只能向具备相应隐性经验的人学习,因此,隐性经验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隐性经验从行家手中向学习者传递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跟师学徒。正因如此,现代职业教育起源于现代学徒制,即使是现代职业教育相当发达的今天,职业学校尚未成为惟一的学习职业知识、技能技巧和态度的场所。在这一点上,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的成功,证明“职业界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是学习一系列技能,而且在这方面,工作具有培养人的价值必须在大多数社会,尤其是在教育系统内得到进一步的承认。这种承认意味也应考虑在从事某种职业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这些经验有许多是不能用语言传达的隐性经验。“双元制”的实质是“学徒制”,受训者与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学徒大部分时间在工厂、车间、实验室、办公室或商店学手艺,每周仅一两天上职业学校。在“双元制”职业培训过程中,企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企业中受训者在师傅指导下,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然后在自己的活动中逐渐体悟职业隐性经验,这种学习方式是典型的接受学习。在技能技巧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就是服从权威。你听从自己导师的指导,因为你相信他做事的方式,尽管你并不能分析和解释其实际效果。通过观察自己的导师,通过与他竞争,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觉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连导师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注:M.Polanyi,(1958),Personal k-nowledge:Tonard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London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p.53.)波拉尼在此虽然是指科研中新手向导师的观察、模仿学习,掌握科研必需的隐性经验,但是,它同学徒在企业中学习的道理是一致的,因为二者采取的都是师徒制学习模式。“名师出高徒”肯定了师徒制课程模式在学习非语言传递的隐性经验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师徒制为基本特征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师徒制使我国传统医学事业得以发展,出色的中医大夫一般都是通过师徒式模式培养出来的。美国进行的对1972年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发现,其中有半数以上的获奖者有师徒关系,最典型的是汤姆生和卢瑟福及其弟子的师徒培训成效,汤姆生和卢瑟福是师徒关系,他们二人共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无论从职业教育、传统医学还是从科学发现来看,师徒式模式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学生应具备和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让学生形成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个人经验,这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性。现代职业教育可选择的模式不外乎三种:以企业为主的培训模式、双元制模式和学校模式。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是学校模式。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学校模式目前还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主导型模式。但是,学校模式的职业教育对学生学习与职业生涯直接相关的隐性经验不太有利。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就“应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使学校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关系,让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企业承担义务为学生提供实训与实践的机会。学校应在精选教育与培训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实训时间”(注:肖凤翔.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8,(4).)。对于这一点,许多高职院校已有所认识,在课程计划中保证了较长的实训与实践时间。然而,问题不在于延长实训与实践时间本身,而在于让学生能有效地学到与专业方向相关的隐性职业经验。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和企业联手共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把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践培训结合起来,实行分段教学、阶梯训练型课程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无论是专业理论学习还是企业的实践课程的实施都应有相应的指导教师,使学习始终在较为密切的师徒关系中进行。在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聘请他们来校担任专业课程教学。同时,当学生在实习和实践时,企业科技人员应成为学生较为固定的老师,我们也可以称他们实习生的师傅或导师。这样的师徒关系,一则有助于学生隐性经验的增长,二则也有助于帮助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或设计选准有价值的实践课题。
2.产学研结合模式
产学研结合通常是指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这里是指高等职业院校要实施开放式的课程模式,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经验,包括隐性经验。从学生获得隐性经验的角度来看,产学研结合的课程模式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学生参与生产或服务,在实践中获得职业经验;二是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获得职业经验;三是师生参与技术创新,在研究中探索职业经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课程应突出应用性,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在学生参与生产管理或服务实践方面,应立足于克服过多的语言讲解,倡导引导学生实践。德国高等专业学校在总结“双元制”学徒制培训方法基础上创立的“行为引导教学法”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借鉴。“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在于既教相关知识也教行为操作,在操作中让学生体悟工作要领;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指导和控制自己的职业行为,在实践中学习和丰富学生的职业活动经验。从德国的高等专业学校的课程计划来看,涉及到专业理论和职业实践教学的时间一般为4-5个学期,而基础学习(相当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课和基础课)则仅有3-4个学期。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应在专业理论和职业实践教学方面体现出来,因为实训和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职业经验的基本途径。
在专业理论学习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应突出有利于学生获得职业经验。为了增长学生的职业经验,课程应以问题或具体职业情境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使专业理论学习立足于解决职业实践中的问题。近些年,我国有的高校实施了以课题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以课题为基础的课程要求突破传统大学以学科为中心、实行分科教学的模式,按照课题组织教学,取得较好效果。(注:“以课题为基础”的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8.93.)人们称这种课程为“模块教学”。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劳动的“非物质化”日益突出,“许多服务主要是根据其引起的人际关系加以确定的”。(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0.)人们的职业经验越来越少涉及物质对象,这就要求将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组织,实施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创造或模拟职业活动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从中领悟隐性职业经验。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现代先进经济的“非物质化”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影响,使服务业成为极具个性化的行业。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服务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使用者,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提供服务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个性化的服务行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可能通过读书来学习,只能在案例和实训中才能学到。
师生参与所涉及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从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来看,承担技术创新有助于其自身的发展。据调查,我国有2/3的企业不具备技术开发能力,它们的技术开发由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来承担。(注:石定寰.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N].科技日报,1998-7-16.)如果说普通高校的科研侧重于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性研究,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应在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开发,使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就我国目前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应大力倡导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技术创新。开展技术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师生获取职业经验,尤其是隐性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承担所教专业技术创新,有助于其拓展知识面。由于关注企业发展,开发实用技术和产品,不仅有助于他们按照企业现实需求组织教学,而且有助于他们在研究中增长职业经验,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自己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学生在学完专业课以后,由于他们参与企业的实习或实训,逐步增长了职业经验,在了解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将生产与服务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来完成,不仅为实习企业解决技术上的实际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德国的高等专业学校已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工程类专业领域,其学生的毕业设计有70%是与工业企业合作完成的实际课题,学生在研究中获得隐性经验对其职业生涯十分有用。另外,师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要求学校对所需成果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他们的职业技能,这一过程又促使学校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的企业培训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