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通货膨胀的运行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述评_流动性过剩论文

经济转型时期通货膨胀的运行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述评_流动性过剩论文

经济转型期通货膨胀的运行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述评论文,通货膨胀论文,特征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转型期的历次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改变了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体系,对我国实际产出、消费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等经济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但导致了市场价格的部分扭曲,而且使我国货币出现贬值。因此,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一个异常复杂而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也成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一、通货膨胀的运行特征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运行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通货膨胀持续性、通货膨胀波动聚集性、通货膨胀的“长记忆性”、通货膨胀的预期不确定性。

(一)通货膨胀持续性

通货膨胀持续性是度量通货膨胀率在受到随机扰动因素冲击后的特征和返回静态所需的时间。Fuhrer(1995)的研究表明,在通货膨胀持续性较长的时期,当通货膨胀率受到冲击偏离央行的预期目标之后,其返回到预期水平一般需要几个季度甚至几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必然存在着极大的滞后效应,反之就会相对减小。所以,通货膨胀持续性的长短客观地决定了通货膨胀对政策变化的反应速度,在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准确反映通货膨胀持续性的真实特征,很可能会给出失当甚至是错误的政策建议。

张成思、刘志刚(2007)采用AR(P)(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持久性的统计特性做了严谨的计量检验和分析,应用“格点拔靴(自举)”中值无偏估计和Exp-Wald未知断点检验来捕捉我国通货膨胀波动持久性的特征。通过内生性结构检验法的检验和分析,他们发现我国通货膨胀率水平存在结构性变化,临界点约在1997年左右,在临界点前后通货膨胀持续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周义(2007)也是采用AR(P)模型,用外生突变点检验法研究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得出通货膨胀均值在1994年末左右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通货膨胀持续性程度在高通货膨胀时期较高,而在随后的低通货膨胀时期明显减弱。

由于这两篇论文采用了不同结构变化的检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存在结构性变化的,并且在结构变化前后我国的通货膨胀持续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结论为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时滞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

(二)通货膨胀波动聚集性

通货膨胀波动聚集性是指通货膨胀的时间序列波动方差有不稳定现象,即存在条件异方差现象,这种现象也称为波动集聚性,表现为通货膨胀的时间序列常常呈现出在某一时间段内波动幅度持续偏高或偏低的现象。通货膨胀波动聚集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GARCH模型以及EGARCH模型。EGARCH模型除了具有GARCH模型的特点外,还能刻画出通货膨胀的运行路径上波动的非对称性,即负向冲击引起的波动是否比同等大小的正向冲击引起的波动要大,从而判断出消费者对通货膨胀下跌或上涨的敏感性。

黄守坤、林栋(2008)应用GARCH和EGARCH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采用GARCH模型研究发现,在1991年4月—1992年3月,1992年8月—1993年1月,1993年5月—1994年1月以及2005年4—10月期间,CPI波动的幅度也很大,其波动具有异方差性和聚集性特征。这反映出通货膨胀波动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产生了—定的冲击,使其产生波动聚集,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上涨幅度较大的月份出现大起大落聚集的现象。而采用EGARCH模型的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的波动存在非对称性,即其波动存在杠杆效应,这反映出在通货膨胀波动中,负向冲击引起的波动比同等大小的正向冲击引起的波动要大,说明消费者对通货膨胀下跌的敏感性要高于对同等程度的通货膨胀上涨的敏感性。

从黄守坤、林栋(2008)的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通货膨胀存在着显著的波动聚集性,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的心理状态。另外,我国通货膨胀存在着显著的杠杆效应,对通货膨胀的下跌的敏感度高于通货膨胀上涨的敏感度。

(三)通货膨胀“长记忆性”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如果ACF(自相关函数)呈指数速度迅速衰减,它们属于单位根平稳时间序列,一般称为短记忆过程。如果其自相关函数呈双曲率缓慢下降,速度相当缓慢,那么这一动态过程称为较长时期的记忆能力,即“长记忆性”。在我国通货膨胀“长记忆性”问题研究中,文献主要采用了ARFIMA-FIGARCH模型,即“双长记忆”模型,这种模型对通货膨胀的均值过程及其条件方差过程的“长记忆”都可以进行刻画。

刘金全、郑挺国、隋建利(2007)运用ARFIMA-FIGARCH模型对我国1983年1月至2005年10月期间通货膨胀率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检验,发现我国通货膨胀率水平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表现出长期记忆性行为;在检验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的Granger影响关系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率水平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存在显著的Granger影响关系,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长记忆性”行为和它们之间的单向影响关系。

我国通货膨胀“长记忆性”特征的存在,说明我国通货膨胀上涨的趋势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变,通货膨胀的均值水平及条件方差的波动过程都具有记忆性特征,在较长时间内会保持一种趋势存在。这种特征提示我们,在经济管理中要尊重这一通货膨胀变动规律,实现通货膨胀上涨幅度的下降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通货膨胀变动的自身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控制通货膨胀,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以及分析价格传导机制时应考虑通货膨胀的这些特性。

(四)通货膨胀的预期不确定性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关系历来就是理论界和货币当局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货币化的经济中,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或者紧缩都会在短期内形成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如果预期水平和实际水平不一致,也会产生通货膨胀的预期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价格信号失真,引发经济行为主体决策错误,从而造成整个经济系统信号的紊乱,进一步成为通货膨胀或者紧缩的新的诱因。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研究主要运用ARCH模型,或者Markov区域转换模型来捕获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

第一,基于ARCH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研究。李红梅(1996)运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描述和估计了中国1986-1995年初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及其可能演变的趋势。通过对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分析,以及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水平和通货膨胀波动之间关系的检验发现,通货膨胀经过两次周期,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也经过两次峰值,同时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是正相关的;全林(1999)引入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预测不确定性问题进行讨论,发现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确定关系,通货膨胀的预期不确定性比高通货膨胀本身更易造成对经济增长的危害,因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注意保持通货膨胀的稳定性。

第二,基于Markov区域转换模型的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研究。赵留彦、王一鸣、蔡蜻(2006)运用中国1985年以来的月度数据,基于Markov区域转换模型考察了通货膨胀水平及其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将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分解为两类成分,即未来通货膨胀冲击的不确定性和未来通货膨胀均值域变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伴随着这两类不确定性成分的同时增大,这意味着通货膨胀成本很大程度上和不确定性的成本联系在一起,稳定价格和维持低通货膨胀环境可能成为央行减少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

我国经济转型期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现实的通货膨胀环境下,控制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至关重要,因为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总是在通货膨胀处于高位时也相应达到峰值。当通货膨胀处于高位时,无论从政策信息还是从经济行为者的常识判断,政府都会采取措施将过高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下来,通货膨胀的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但经济行为者很难判断政府控制通货膨胀措施的有效性和力度大小。这直接影响到通货膨胀率变动的方式使之缓慢地或是急剧地传导,结果造成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李红梅,1996)。因此,我国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保持低的、稳定的、可预测的通货膨胀率来保证经济系统平稳地运行,从而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发生了几次大的通货膨胀,但最近一次(2007-2008年上半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及其原因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因此,本文仅对这次通货膨胀形成机制进行文献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对通货膨胀形成机制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观点或实证分析的结果:即货币现象观点、流动性过剩观点、结构性观点、多种原因并存观点。

第一,货币现象观点。易宪容(2007)指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货币过多引起的,但并非过多的货币会平均式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通货膨胀,而是过多的货币先流入强势部门或行业(比如房地产),然后由这些行业去投资或消费来推高商品或服务的通货膨胀水平。于是,关联行业价格上涨,收入增加,从而使这些关联行业又增加投资或消费,再对这些行业需要的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它先由两大资产(楼市与股市)价格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

第二,流动性过剩观点。刘钻石、李丹(2008)以M2/GDP的季度同比作为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建立了包含经济增长率等在内的多变量自回归(VAR)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在长期内流动性每提高1%,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79%,流动性过剩引发了中国的通货膨胀。从长期来看,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效应为0.79,并且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冲击作用存在持续递增的正效应,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发展冲击在长期内逐渐消失。这与货币主义学派一致。此外,经济增长过快也会拉动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我国通货膨胀主要受到国内经济状况的影响,国外通货膨胀对我国的传导效应很弱,中国应积极控制国内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采取各种措施阻止国际收支顺差,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结构性观点。赵庆和徐路(2008)运用协整理论得出2007年我国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剩,这些资金部分体现在通货膨胀指数上;部分进入楼市、股市,引起资本市场泡沫,并传递到食品价格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剧,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食品类产品的供给相应减少;同时,经济继续高速发展,产出正缺口越来越大,这造成了对食品类产品的总需求增加。供需失衡造成了食品类产品的通货膨胀大幅上升;有些消费品价格受到价格管制,还有一些消费品存在着过度供给,而且供给弹性大,短期通货膨胀不会发生大的涨幅。而粮食、肉禽等食品类产品供给相对刚性价格易受需求影响,国际食品价格的持续上升导致我国食品进口成本增加,从而加剧结构性通货膨胀。

第四,多种原因并存观点。陈彦斌(2008)认为最近一次发生的通货膨胀具有如下明显特点:结构性、非平衡型通货膨胀;基本上是温和的,但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通货膨胀和货币升值同时出现;属于预期型通货膨胀,但是不可预期的因素逐渐增大;居民对于通货膨胀的信念高度不一致。同时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粮食价格、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物价预期都对当前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流动性过剩对当前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影响,但还不显著。采用的计量模型表明,外汇储备、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这些变量对于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有较弱的解释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不能忽视流动性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上面四种不同的观点来看,最近一次通货膨胀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但在这些观点之中,可以概括出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该次通货膨胀仍然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过多的货币造成了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剩,部分资金进入楼市和股市两大市场,引起资本市场泡沫,并传递到食品价格上,另外国外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对我国这次通货膨胀也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复杂的国内外(主要是国内)环境下,最终形成了一种比较温和的非全面性通货膨胀。

三、简要评价

我国经济转型期通货膨胀的运行特征和形成机制一直是国内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国内学者对此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政策建议,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理论依据。从本文的文献述评中可以观察出,转型期的通货膨胀具有非常鲜明的运行特征,即:通货膨胀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通货膨胀持续性程度在高通货膨胀时期较高,在随后的低通货膨胀时期明显减弱;通货膨胀的波动聚集性(通货膨胀在时间段上持续偏高或偏低)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对其心理状态,而杠杆效应则反映了对通货膨胀的下跌的敏感度高于通货膨胀上涨的敏感度;“长记忆性”特征的存在,说明我国通货膨胀上涨的趋势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变,因此,抑制通货膨胀上涨的幅度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表明在现实的通货膨胀环境下,经济行为者很难判断政府控制通货膨胀措施的有效性和力度大小。另外,从本文的文献述评中还可以观察出,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时,通货膨胀形成机制越趋复杂,为控制和预防通货膨胀带来了新的挑战。

标签:;  ;  ;  ;  ;  ;  ;  ;  ;  ;  

经济转型时期通货膨胀的运行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述评_流动性过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