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间对话:关注青年教育-国际文化间对话专题讨论会摘要:青年教育_青少年教育论文

文化间对话:关注青年教育-国际文化间对话专题讨论会摘要:青年教育_青少年教育论文

跨文化对话:聚焦青少年教育问题——“跨文化对话:青少年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跨文化论文,纪要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人类的未来,占世界人口1/4的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牵动每一个家庭的具有宏观意义的战略性问题。为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加“国际化、前沿化、前瞻化”,在中国科协书记处的关怀和推动下,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关爱协会、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于2005年5月21-25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以“跨文化对话:青少年教育”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以“传承优秀家庭文化传统;推动家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文明风尚建设;促进不同文化的国际对话;探寻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少年教育的新途径、新思想、新理念”为宗旨,分别就①东、西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比较研究;②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弊考察;③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④青少年科学价值观与认知能力的培养;⑤青少年闲暇时间分配状况等议题做文化对话。会议收到论文近40篇,80余人出席了大会。

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世界家庭政策中心主席理查德·威尔金斯先生、联合国国际代表霍埃尔先生、卡塔尔埃米尔国王家庭事务私人顾问及教育专家阿卜杜杰雷尔,以及英国、美国、印度的学者。

中国关爱协会理事长庄逢甘院士、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刘恕女士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于光远先生、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先生和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为大会写来了致辞。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王国政教授主持了大会。与会专家就青少年教育和成长问题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2

中国科协书记处程东红书记在致辞中指出: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通过44/82号决议,确定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2001年联大通过56/113号决议,定于2004年在全球范围内纪念国际家庭年十周年。去年,在全球范围内曾先后在贝宁、墨西哥、瑞典、瑞士、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了区域性文化对话会,最后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了国际家庭大会。全部过程共吸引了139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联合国组织、非政府组织及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发表了《多哈宣言》。中国科协所属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关爱协会、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召开“跨文化对话: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应该看作是这一系列会议的延续,也是中国科技组织的一种社会责任的表达。

接着她又说,时代不同了,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家庭,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以及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尤其引人关注。与此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很现实的时代课题:比如,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普及的平台传承我们民族优秀的家庭文化传统?如何在青少年中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讲求科学方法、倡导科学道德、培养科学思维?如何创造新的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科学普及模式?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互联网时代,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增长创新的能力?如何教会我们的孩子有能力规避消极、颓废事物的侵扰与诱惑等等,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其他国家共同面临的时代问题。我们注意到,国外许多学者和学术组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为中国的家教智慧对认识和解决现代问题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很愿意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世界家庭政策中心主席威尔金斯先生在大会上作了“父母与青少年的性教育”的精彩报告,他指出:过去40年来与性相关的社会道德松弛了,青少年性行为、多性伙伴、堕胎、婚外生子等现象得到社会更多的宽容,再加上网络时代性活动和色情信息的泛滥,使青少年性教育问题日益严重,而应对手段相对简单。政府常用的技术性措施是宣传使用避孕套,但效果有限。调查表明,青少年性行为100%知道使用避孕套,原以为可以减少怀孕率,但美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使用避孕套者有28%的失败率,贫困儿童和经常有性活动的青少年失败率更高达30%,而且,提倡使用避孕套有使性行为提前和前半年使用后就减少使用的弊端。所以,2002年联合国启动了要求父母和教师参与的新项目。

据哈佛大学的报告,在乌干达调查发现,儿童期克制欲望不难,也不复杂,可成功减少性行为,而使用避孕套只造成虚假的安全感,使青少年提早性行为和多性伙伴,且初试后即会成瘾,所以,只有用综合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研究发现,最好的预防危险性活动的关键期在5-17岁之间,在此期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推迟性行为,比有性行为之后再制止要容易得多。调查发现,新增艾滋病有一半在青少年中,青少年对性病有很多误解,以为艾滋病是上帝对顽劣儿童的惩罚;HIV的传播是因未用电视和网上推销的性产品;甚至有的认为艾滋病可治,和处子、处女发生性行为就可治等。针对这种情况,美国伯明翰大学基于“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的理论,开发出了“生存下去”的培训项目,针对不同国家使用不同模块,并在非洲十二国和东南亚推广。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是用整体性、开放性的生物、心理、生理、社会、文化要素综合作用,辅以节制和健康医疗措施,以教师、父母、儿童三层参与、课后打卡、父母与孩子共同讨论课堂的内容、日常灌输、共同观看图片动画等方式,通过五个模块、八段课程、五年实施,以期收到显著效果。

联合国国际代表霍埃尔的大会发言强调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传统的继承和文化的传播要靠青少年,中国是有重要文化传统的古国,在这方面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可资借鉴。现在向人民提供住房和饮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供普及教育,这决定我们能创造什么样的未来。以英国为例,英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社会的分裂和矛盾正日益加深,过去100年英国卫生条件有了巨大改善,死亡率下降,主要得益于青霉素和干净饮用水的普遍使用,但同时青少年性病也在传播,青少年怀孕比例和自杀率也在上升。英国首相布莱尔过去8年强调教育,1997年就说:“教育、教育、还是教育”,向教育投入大量资金,但青少年暴力犯罪上升和教师质量下降同样严重。英国现在意识到必须用革命性方法扭转家庭解体、离婚率上升、父母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婚姻终结、离开家庭的父亲使儿童支持系统失去一半等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英国早期青少年教育只重视精英,为社会上层和皇室后代提供传统教育,让他们学习柏拉图、古典理论、基督教、莎士比亚和英国有代表性的人物,我最早的记忆就是我祖父在学校里推广莎士比亚的作品。20世纪之交,这种只重上层社会的偏向引起注意,英国两党推行了公立学校,后来又建立了传统的宗教学校。1955年以前,所有学校都是专业学校,只教科学文化,由教育机构经营,现在教授传统文化的宗教学校受欢迎,因为世俗方式能教出谋生手段,但很难教出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改革就是要使儿童接触传统文化,为未来教育建立广泛的基础。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祯教授在“互联网与当代青少年的发展”的报告中指出,互联网对社会形成巨大冲击,抢救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工作日益紧迫,在数据用户年增50%的情况下,一半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18岁以下的占15.3%,大学生常上网的占84%,轻度网络依赖的占25.3%,重度依赖的占5%,70%的学生查看过网上色情。互联网的特点与青少年的本质高度一致,互联网亚文化是主体文化的重要部分,有新、奇、怪的特性和破坏性,对青少年有强烈的吸引力。互联网革命带来的自主性变迁、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多向性、竞争创造性、超越前瞻性和交互性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治疗网络成瘾的方法不能简单割断青少年与网络的联系,而应改变青少年的生存状态,扭转家长望子成龙的“成功焦虑症”给孩子造成的学习压力,妥善利用网络这一平等的人际交往平台和沟通管道,家长学好网络技术,进入孩子的网络世界,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游戏,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与孩子在这一现代技术平台上共同成长。

印度图塔社会科学研究院家庭与儿童福利系主任林达·喀什亚在题为“中印两国青年问题与对策比较研究”的报告中指出:现代青年人生活在城市化和迅速变迁的社会和家庭缩小、晚婚、性活动提前的环境中,中、印大城市的青年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和不同的问题,如中国女孩性别角色和来自父母的压力大,印度男孩用英语表达有困难;中国个人成败也代表家庭的成败,由于一胎化,使家长对孩子有更大的期望,印度则无此压力;遇到困难时,中国学生会从家庭以外的同学中寻求帮助,不愿向老师汇报,而印度大部分学生会依靠家庭和朋友的帮助等。

来自美国伯明翰大学家庭生活学院的哈特博士在“从对中国大陆的研究看父母对孩子的责任”的报告中指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甚微,父母角色可以互换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最新研究显示,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大于一般的估计(1998),行为学和基因研究发现,孪生子在不同环境中成长会有差异,孩子与父母的行为相似,同龄人的影响只是浅层的,口语、外观的表达受朋友影响,政治、宗教、职业、人生态度等受父母影响大。在澳大利亚、中国、俄国、美国的跨文化研究中也证明了父母影响的显著性。中国文化中父母对子女有更积极的态度,如果让孩子有自主权,学业会更好。在俄国,母亲对子女教育贡献更大,父母讲道理,孩子也更容易与人相处,父母的功能是互补的。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鼓励孩子谦虚,使孩子愿与大家保持一致,不炫耀,过度保护孩子,关注学习成绩,倾向于使儿童从众。而父母的学历对儿童的影响似乎不大,此问题正在作第二阶段的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任大援的“回归家庭:儒家传统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及当代困境”的报告很有特色,他认为:儒家教育的启示在于,儒家认为道德源于自然、家庭,而不像基督教强调外在的戒律和定期去教堂强化。儒家道德基于“气禀”的一种健康力量,自强不息是最好的道德,此德来自天、地、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类似人与家庭的关系,人以天地父母为师,半个世纪以前,中国人家中都供奉天地君师的牌位,教育体系是家庭的,从家庭出发,把家庭伦理转化为社会伦理。2004年评出的“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就有儿子把肾捐给母亲,由家庭伦理转为社会伦理,以“孝为教”,得到社会的高度肯定,其极致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的道德标准之争。但经历了文革后,人们会发现,学生打老师,子女打父母式的大义灭亲是以社会伦理标准取代了家庭伦理标准,所以孔子将“子为父隐”的家庭伦理提到极高的地位是有其深意的。儒家以“养气”、“立志”为主要内容的人格教育讲究效法天地,陶冶性情,强调音乐、美育是伦理手段,而不只是求知方式,把各种知识教育纳入人格、道德教育过程,而不只是培养竞争能力。这些都是现代教育的有益参照。但儒家教育也遇到诸多困境,如,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和家庭教育的边缘化;现代家庭教育的变迁;独生子女的普遍化,没有亲兄妹,只有表兄妹,孔融让梨已无条件;单亲家庭比例提高,丁克家庭的存在,使家庭教育失去依托等。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普,文化部教科司处长陈迎宪,中国青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宏艳也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3

在小组会上,与会代表分别就“家庭与青少年成长”和“互联网时代与青少年面对的挑战”两个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在“家庭与青少年成长”的小组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王路发言的题目是“从艺术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素质教育”。他主要以昆曲和古琴两种艺术形式论述了素质教育对人们的培养,认为此两种艺术形式均与中国古代文明有着很深的联系,它们注重的是情感的交流、思想和品质的修养,所以,是很好的素质教育工具。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王玉平副秘书长从“我爱故我在”的哲学命题的含义,谈到了世界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变,谈到中国乃至世界在家庭和青少年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和家庭教育问题等。

卡塔尔埃米尔国王家庭私人事务顾问阿卜杜杰雷尔博士在发言中强调:应该用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家庭、家庭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他认为,2004年在卡塔尔召开的联合国多哈国际家庭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使人们认清了几个主要基本点,即稳定的家庭对家庭中的男女双方都有好处,特别是让孩子十分受益;生活在稳定家庭中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失学和生活贫困的情况都比较少。他还认为,此次会议应该强调健康家庭的重要性,强调素质教育。他介绍说,在卡塔尔,教育最高委员会总是积极、努力地帮助各类家庭,使其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卡塔尔政府还为此在3年前成立了具有国际标准的独立学院,希望能够密切与国际的合作,并希望广泛吸收好的经验。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费多益博士以“代沟:全球青少年教育面临的紧迫问题”为题,从两代人成长的环境差异、个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在社会上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的差异等方面,论述了代沟形成的原因。

山西大学的邢媛教授以“家庭赋予青少年文化DNA”为题,论述了家庭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价值理念的确立、文化选择、认知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都师范大学的陈树杰教授,其发言题目是“认知双螺旋和活动课程建设”。他通过人的认知规律,即继承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共同影响人的认知形成,提出了“双螺旋结构”的认知模式,并阐述了该结构的3大特点。他强调指出:过分强调系统学习,会压抑认知和创造能力,所以,要坚持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完整的实践学习的统一,特别要重视实践课程的配合。而系统资源与资源开发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中方专家围绕如何处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社会开放与家庭解体是否有联系、宗教信仰对社会稳定的作用、体育项目对青少年素质提高的影响、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青少年所面临的学习和就业压力等等,与外方专家进行了认真的探讨。讨论中,几位外方专家的一些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共识:

(1)要限定青少年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鼓励父母与子女一同看电视、上网、出游等,鼓励家庭成员的互动合作和交流;

(2)教育不光是针对青少年而且也要针对父母来进行,教育问题是无国界的;

(3)社会带给人们的竞争和压力是各个国家都会存在的,而积极的解决办法是不为压力所迫,寻找机会进行化解和协调,从而找到成功的机会。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教育问题对于各国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人们不仅要关心城市中的教育问题,更要关心农村的教育问题。大家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对于教育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会议期间,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会见并宴请了国外代表,并希望这样主题的文化对话能坚持下去,利用这些资源开拓我们的学术领域和扩大对外交往的平台。中国关爱协会理事长庄逢甘在会议期间特意打电话给会议组织者,要求开启一个良好的跨文化对话,使青少年教育问题逐步走向国际化、前沿化。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刘恕在会后赞誉会议主题好,大会发言精彩,希望这样的会议将来规模更大一些。

大会结束后,国外代表又用几天时间参访了在京的社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实地考察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使“跨文化对话:青少年教育”国际学术大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附录:本次会议论文题目录

于光远(中国科学院院士):寄语青少年朋友和你们的父母

庄逢甘(中国关爱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实现家庭和谐与青少年发展新目标

朱训(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跨文化对话、跨文化交流、跨文化合作

刘恕(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共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程东红(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陈红(上海市科协):2049中国青少年科技素质培育计划上海试点项目

陈树杰(首都师范大学):认知双螺旋和活动课程建设

陈迎宪(文化部教科司社科处):戏剧艺术与青少年成长

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视野中的青少年教育

费多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代沟:全球青少年面临的紧迫问题

克雷格·哈特(美国伯明翰大学家庭生活学院):从对中国大陆的研究看父母对孩子的责任

康宇(黑龙江大学社会学系);刘耳(哈尔滨大学哲学系):对哈尔滨市初中学生时间分配调查

李普(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科普与中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里查德·威尔金斯等(世界家庭政策研究中心):父母与青少年的性教育

刘耳(哈尔滨工业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从一所私立高中看美国中学的道德教育模式

林达·喀什亚(印度图塔社会科学研究院家庭与儿童福利系):中印两国青年问题与对策研究

卢瓦阿·密斯奈德(圣那比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两种社会生产互换——卡塔尔妇女状况考察

陆士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与当代青少年的发展

马惠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玩是青少年的必修课

任大援(中国文化研究所):回归家庭:儒家传统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及其当代困境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大城市中小学生生活习惯调查报告

申纪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心理发展状况的调查

孙倩(中国关爱中心):关爱青少年身心,倡导科学教育

王路(中国艺术研究院):从艺术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素质教育

王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络与青少年科技教育

王玉平(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我爱故我在

王萌(北京服装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跨文化对话:青少年教育”国际研讨会会标设计说明

邢媛(山西大学):家庭赋予青少年文化DNA

晏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心情培育: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周又红 闫莹莹(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引导我们的孩子热爱科学

朱效民(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科学、科学精神走向青少年

标签:;  ;  ;  ;  ;  ;  

文化间对话:关注青年教育-国际文化间对话专题讨论会摘要:青年教育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