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出版业发展七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想就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关出版业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体制是否是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
现行的体制是阻碍出版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出版社要发展,现行体制必须改革。此呼声最为理直气壮的理由是,现行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出版业的发展需要。那么,什么样的体制才是合理的、符合出版业发展需要的体制?
影响出版业发展的体制方面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还在于出版人的思想观念、出版业的管理体制、出版单位内部的劳动人事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等。国家对出版业的管理,除了在宏观上控制之外,很少具体到某个出版社的某项工作上,即便是基层的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更多地也只是指导和帮助,很少能够左右到出版社某一本书的运作上。如果事实真是这样,出版社所强调的体制问题究竟是什么?是无可奈何的管理体制束缚住了手脚?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因素无法控制?是复合型人才的难以驾驭?是人事管理方面的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的无法平衡?是劳动分配制度无法照顾左右上下?还是在出版社内部存在各种各样需要照顾,但又与市场运作规律相违背的保护性政策?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体制的不合理。国内不乏优秀的出版社,他们这几年的改革步子迈得很大,收效也十分明显。如果对出版业来说,宏观体制有问题,那些成功的出版社改革可能进行吗?如何在国家大的改革形势下探求出版业的运作体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适应才能求生存,发展才是硬道理。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出版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说现行体制有问题,那么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如何平衡传统的管理体制与个体潜能发挥这一难以整合的矛盾!
二、集团化是出版业发展的惟一出路吗?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集团化被提上了出版业发展的议事日程。原因是,加入WTO,我国的出版业规模太小、竞争实力不强。据官方统计,我国2000年图书出版全行业的总定价不过436亿元人民币,而德国一个大的出版公司的年销售额就是139亿美元,相当于1153.7亿元人民币。而我们的文化(书刊)消费市场要比某些西方国家大得多。倘若真是这样,中国的出版业的确经不起加入WTO后外国出版势力的冲击。既然担心来之规模效应,那么走集团化道路确实是一条在短时期内“壮大”自我的捷径。问题在于:简单的行政组合是否就能够实现集团化?急于求成的快餐式运作能否解决根本性矛盾!
古往今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也算是一条规律吧。在国内,这个规律在某个环节似乎被加强了。北京中关村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国内市场运作最为成功的典范。在这里,集团化可能更有它深刻的含义。在市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四通集团”、“联想集团”等尚且如此,靠行政干预简单集团化的出版业的路又能走多远!
集团化是规模经营的代名词。集团化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我发展、自我扩张,经过一定时期的市场运作、磨合的结果。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过程中为取得竞争的有利地位而扩大规模的一种自我选择,绝不是一纸行文就能得到的效果。集团化是一种资源优化融合,整合的前提是企业体制和业务、资源的解构,没有解构就没有整合。
我们的出版业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自己。集团化是市场环境下任何成功企业发展的必然。虽然我们不能期望由于意识形态特点而相对滞后的出版业改革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但是,我们必须认准目标,遵循客观规律,扎实进行创造性劳动,脚踏实地,切忌浮躁,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版业的改革。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三、各出版社之间的专业分工是否应该打破?
出版社之间的专业分工是计划经济环境下的产物,出版业要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分工,这是出版业深化改革中又一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享受到专业分工政策保护的出版单位希望维持这种分工,而没有享受到政策保护的出版单位则强烈要求尽快打破这种分工。要求打破分工的出版单位,无疑认为自己具备进军受政策保护的专业领域,并有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因素,我们认为,是否应该打破专业分工可能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是打破计划经济环境下的专业分工,还是打破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二是,如果强调要打破专业分工,各出版单位的个体特色何以凸现,而新的专业分工形成的依据又是什么?三是,市场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如果连自己专业分工范围内的出版工作都做不好、做不大,还有实力进军其他专业吗?四是,即便是在现有的专业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是否稳坐了中国出版业本专业的第一把交椅?即使是这样,与国际同行相比又是一个什么情况?显然,问题的答案是十分明了的,但问题的本身确实有些复杂。我们以为,无论是否打破专业分工,对于一个寻求发展的出版社来讲,仅仅是探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和途径,但绝不是决定出版社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如何看待控制书号?
出版社要出书必须首先保证每一种书都合法。目前决定图书是否合法的依据,形式上可能只有书号啦!正因为如此,书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成了出版社的资本。有了书号,就会有图书;有图书才可能有市场,有了市场才有利润;有利润,出版社才可能寻求大的发展。这几乎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书号是由国家控制的,出版社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图书。反过来,没有足够品种的图书,似乎市场就要受到影响,市场份额减少,出版社的利润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出版社的发展受到影响。既然如此,书号是否应该受到控制就成了“限制”出版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似乎不应该控制书号,看来有一定合情合理的因素。出版社生产的是文化消费品(这是许多人的观点),出多少书应该由市场决定,不应该简单地受限于出版业的客观条件。也就是说,应该以销定产,而不应该以产定销。道理似乎再简单不过。何以解释国家的政策和规定,理由只有一条:限制和控制书号是一种手段和形式,绝不是目的。控制书号的做法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决定权不在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而在出版社自己。书号管理终究不会严格控制,起码对绝大部分出版社会是这样。关键是我们的出版社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特殊使命!
五、谁导致了图书市场的无序竞争?
近年来,图书市场无序竞争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盗版猖獗;二是,折扣无章可循;三是,追风、模枋,逵鬼难分;四是,退货没商量。
市场秩序的状况取决于市场中的所有因素,任何不遵守市场运作规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市场的混乱和无序。盗版猖獗是因为有丰厚的利润可得;折扣无章可循是因为谁都想扩大自己的规模,从而不惜牺牲自己同时也伤害别人的利益;追风、模仿,谁有这个资格,谁又有这个胆量和权利?退货固然有书店业务人员了解读者需求、对市场把握不准的因素,但是,与某些出版社出版一些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的图书有无关系?
造成图书市场无序竞争的主要因素来自不法书商,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的出版社都能尽责守土,不法书商还有生存的可能吗?
“二渠道”,这是业内人士不得不正视和刮目相看的新生力量,也有人认为图书市场的无序竞争与这股力量有一定的关系,遗憾的是,培养这股力量的“有功之臣”正是出版主渠道自己。
何以维护良好的市场,公平、有序地开展竞争,共同推进中国出版业的更大发展,每一家出版社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谅解,少一些怨天尤人,多一些自责律己。中国出版业是一条大船,任何出版单位,甚至于在出版行业工作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深切地认识到,大船能否远航、会否倾覆,与这条大船上的每一个生命息息相关。
六、图书市场的风险应该由谁来承担?
图书市场有风险,潮起潮落,市场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这里我们要问,谁是出版业的顶梁柱,或者说谁是图书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
要出书首先要有书稿,组稿要花费,用稿要付稿酬;书稿加工好以后需要印制成书,印制要付印制费;印制好的图书要进入市场,就要发货到各地的图书零售或批发商店,发货要付发货费用;书发到了销售店,出版社不可能立即收回书款,必须等到书被读者买走,买走后书款有可能收回;如果图书上架后销售缓慢,很可能遭遇退书;退回出版社的书由于各种原因很可能成为废品,如果这样,这些图书的生产和“旅游”费用就得由出版社自己完全承担。由此可见,出版业的顶梁柱、图书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出版社!
出版社是出版业的主体之一,但不是惟一的顶梁柱;是图书市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但不是惟一的承担者。印刷、出版与发行,是出版业内不可分割的整体,风险共担是现状,是合作发展的基础,也是永远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个整体同时可以延伸到作者和读者,只不过我们在平时的表述中所站的立场不同罢了。印刷、出版、发行是利益共同体,永远是合作伙伴,这是出版业发展的永恒话题。过分强调某个方面的作用和能力,都不利于出版业的长远发展!
七、出版业现有人员素质低吗?
出版业是一种智慧型产业、信息产业,这个基本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既然是智慧产业、信息产业,对从事出版业的人员来说,专家型、复合型、懂经营、善管理,既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等等,自然成为衡量合格出版人才的必要条件。用此条件衡量我国出版业队伍中的现有人员,不难得出素质不适应的结论。于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版业的竞争在某种情况下,就成了人才的竞争。难怪一些“有远见”的出版人士在一段时间内,把广泛吸纳高素质人才,作为发展出版和壮大自己的重要举措。实际上,人才不仅对出版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对于任何欲求成功的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问题是:中国出版业具备“学者的头脑、专家的知识、商家的眼光、兵家的谋略”的人才有多少,企业的发展是靠人才还是靠全才。人无完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任何企业或团队成功的关键绝不仅仅在于他们拥有几个了不起的全才人物,而在于合理的人才配置和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我们不能单靠期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振兴企业,而应该把用优良的环境和土壤培养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以合理的待遇留住人才作为开发人才资源的根本。我们的职工队伍素质并不很低,关键在于我们的用人机制是否有效,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没有经受过出版市场风雨的人,不可能成为现代出版业中的优秀人才,优秀的出版人才,如果能够被其他出版单位所吸引,不正说明那些失去人才的出版单位的用人机制和人才开发机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吗!由此可见,真正热爱出版事业的人,只要着力培养,合理使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只是暂时的。通过个人努力、组织培养和有效配置,他们必将成为出版社发展建设中的骨干,也一定会成为中国出版业大军中的中坚。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历史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标签:团队分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