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赣南地区“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民俗研究

赣南地区“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研究

李祖儿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九狮拜象”发源于清朝康熙三年 (1664年),是江西省赣南地区世代劳动人民综合中原龙文化和闽粤麒麟狮象文化,创造出的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融合多种文化艺术形式,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但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青年人逐渐外出,“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断代”的困境。通过对文化传承人的立法保护和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以及政府资金的投入,可对解决“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起到助力作用。

[关键词] 赣南;九狮拜象;民俗文化

“九狮拜象”是江西省赣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分布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平富、营前、东山、油石等乡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九狮拜象”习俗文化不但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它不仅是赣南地区民俗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俗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一员。

一、“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内容

赣南地区“九狮拜象”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浓厚的文化价值,是赣南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经验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践行的重要体现。

(一)“九狮拜象”的历史渊源

“九狮拜象”起源营前上、下湾的黄姓人家,他们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春从广东兴宁迁于此地,嘉庆末年第七代嗣孙考取功名者51人,其中1人考上进士,他们仗着文化上的优势,又凭借本姓人黄庭坚在宋朝任过丞相的史实,创新发展了一种叫“九仕拜相”的民间灯彩,以炫耀宗族强势,后演变为“九狮拜象”。如今淡化了姓氏色彩,融入了祈福、驱邪、歌功颂德、展示威武强盛、喜庆娱乐等丰富内涵,体现了客家人对和谐、文明、进步的追求和向往。

(二)“九狮拜象”的主要内容

“九狮拜象”发源于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是当地客家人综合中原龙文化和闽粤麒麟狮象文化,创造了“九狮拜象”这一造型式民间艺术。

1.在任务设计方面——细化和分层任务。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策划“任务”时,要特别注意学习能力的差别,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等。

2.“九狮拜象”文化演出情况。

用技术支持“做中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求我们设计技术丰富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该环境包括问题情境、信息资源、相关案例、认知(知识建构)工具、交流(知识协商)工具和社会情境支持等6个构成部分,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主要活动方式有各种技术支持的科学思维、视觉化思维等[3]。

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九狮拜象”传承人黄仕迪所编扎的狮象麒麟雄健威猛、栩栩如生,被世人传颂。到八十年代,传承到黄标才一代,“九狮拜象”的编扎开始设置内部机关,狮象可以裂齿眨眼、摇头晃恼。到二十一世纪后,编扎工艺技术现已传承到陈德春一代。如今在上犹县的东山镇、油石乡分布的“九狮拜象”,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不单是扎制工艺传承,其表演程式与手法的传承谱系也不是单一的,而是群体性的文化传承谱系,但因“九狮拜象”最早为“姓氏龙灯”通常都是在本村落为本姓氏传承,现传承下来的有黄氏、刘氏、陈氏、温氏等。

二、“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的特征及价值意义

(一)特征

上犹县乃千年古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十分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九狮拜象”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客家文化遗产,是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是客家传统的春节及重要节日灯彩节目,是汉民族古老灯节风俗在上犹县客家地区的衍续和发展,同中原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它以精美的狮、象、麒麟艺术造型、雄浑恢宏的磅礴气势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上犹县客家地区民俗史、文化史的一个缩影,对补充和丰富客家文化,了解上犹客家文化的历史,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九狮拜象”纯属俚俗民舞,其磅礴气势的主要特色一直保留着,颇具汉唐风范,贯穿着一种图强的民族心理,这与当今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恢宏的时代气息、开朗的人本精神是相契合的。

(二)价值意义

“九狮拜象” 融合了中原龙文化和闽粤麒麟狮象文化,由9狮、1龙、1象、1麒麟、1牌灯和1座锣鼓彩亭组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融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表演的队伍一般由几十人乃至百余人组成。曲调音乐与这些艺术造型如真的动物一般大小,栩栩如生的狮、象、麒麟和龙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翻头转颈、舔嘴咋舌,尤其是眨眼摇耳的狮子千姿百态,表现出或温和或凶悍或憨态可鞠或活泼调皮的各种态势。

1.“九狮拜象”文化传承情况

(三)存续情况

人际情绪管理包括反应依赖和反应独立两种机制[6].反应依赖过程有赖于他人反馈的质量.只有对方给予支持性反应时,有情绪困扰的个体倾诉完后才会感觉好些.反应独立过程也发生在社会交往情境下,但并不需要他人做出特定的反应,倾诉本身就可以达到管理情绪的目的.

“九狮拜象”其表演程式有:开厅、暖厅、缠柱、赠须、团龙、参圩等;表演手法有:“小狮戏龙”、“金龙穿花”、“龙狮相耍”、“群狮相戏”、“麒麟逗狮”、“九狮拜象”、“麒麟狮象团龙”等,这些艺术造型如真的动物一般大小,栩栩如生的狮、象、麒麟和龙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翻头转颈、舔嘴咋舌,尤其是眨眼摇耳的狮子千姿百态,表现出或温和或凶悍或憨态可鞠或活泼调皮的各种态势。将这些灯彩融为一体,规模恢宏、气势磅礴,蕴涵太平盛世,迎春接福、九州同庆、万象更新之意。

“九狮拜象”由9狮、1龙、1象、1麒麟、1牌灯和1座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和其它重要节庆日进行表演。“九狮拜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融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于一体,表演的队伍由数十人乃至百余人组成,主要道具有龙、狮、麒麟、大象等。龙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兴云雨、利万物”的神物;狮是百兽之王,是威武、雄壮、强盛的象征,九狮寓于九州;麒麟是传说的仁德之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象,谐音“祥”,能预兆灵瑞,是兽中的“德高望重”者,象又可指天象,古代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说,因而象又象征上天,象征大自然;象与佛教相关联,佛教又称象教,拜象即是拜天、拜佛;牌灯是前导灯;彩亭是乐队依附的“亭子”。乐器有沙喇子、唢呐、锣鼓等组成,常用的唢呐曲牌有“三子对”、“将军令”、“满堂红”、“得胜歌”、“状元游街”等,旋律奔放优美,明快欢乐,乡韵浓烈,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体现了客家人对和谐、文明、进步的追求和向往。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非常盛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生存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随着民间艺人年龄老化和相继去世,传承人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程式与手法正在不断的受到冲击,年轻人外出打工增多,九狮拜象表演队伍逐年缩小,这种人走艺绝的现象使“九狮拜象”处于日渐濒危的状态。

计算过程中,以下情况中位于边缘的特征属性被视为误报:自然物体(如森林等)、边界长度小于2像素的物体(如线条)、圆形物体以及由这些物体引起的阴影;噪音引起的干扰特征。当边界的长度在3到4像素之间的部分,可忽略检测。

三、“九狮拜象”民俗文化保护开发的对策建议

当前,如何传承和发展“九狮拜象”是研究这一民俗文化的关键,也是保护这一文化的基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九狮拜象”文化是当地民俗习惯“活”的显现,不能脱离当地人民特殊生活生产方式。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传承的基础,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这一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当在立法中确立传承人的法定地位和责任。其中,需要对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做出详细的规范,建立责任机制。“九狮拜象”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集合了剪、刻、画、扎、雕、绣、缝、粘等多种工艺技术,对于龙身的长短、粗细比例都有明确的要求,在狮、象造型编扎方面,更要求美观大方,古今相合,色彩艳丽、明快。这样繁重复杂的工序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沉淀才能掌握其精髓要义,然而随着老艺人的逐渐年迈,青年艺人的缺失,使“九狮拜象”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出现了严重的“断代”,这种“断代现象”流失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与“九狮拜象”表演相关联的较多民俗文化活动现已呈逐渐消亡趋势。所以,培育更多的传承人对这一文化的传承是最重要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本地中小学开设“九狮拜象”民俗文化课,让这一文化走进校园,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当中培育表演人才。第二,在各村建立“九狮拜象”业余表演团,政府在经济上给予适当投入,鼓励和引导热情活跃、活动能力强的青年领头,在空余时间训练和表演。第三,继续发挥老一辈艺人在“九狮拜象”民俗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现在,除已谢世者外,有的年事已高者对民俗文化的态度比较淡漠。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不管是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经济发展步伐推进、社会发展秩序协调等方面,政府都完全有义务和职责发挥其主导功能。[1]从经济上补助,在精神上给予关爱与温暖,争取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再放余热。

其次,大力宣传这一文化。把这一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研究。普通群众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分散性和自发性的特点,而紧迫性和系统性是专业的文化学者对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特点,专业的学者对于非遗的传承特点和作用是普通人民群众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无法比拟和实现的。[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事“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创作、研究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少,“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弘扬面临很多困难。所以,只有走出去才能为更多人所了解。对这方面的建议是,第一,成立“九狮拜象”专业剧团,定编制、定金额、定责任。第三,将前几年摸底、普查所获的“九狮拜象”资料归类、存档。第三,采用改编、征稿、创作等手段挖掘优秀的“九狮拜象”表演形式,使得表演兼具传统与当下的双重魅力,让专业演出与各村业余演出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发展势态。

学生结合课文情境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练说,再模拟表演,真切还原课文中鲜活的场景,学生能很快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太守欧阳修与民同乐、以民之乐为乐的高尚情操。这不仅是激活想象、唤醒文本、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也是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的过程。

再次,建立本地大学生“九狮拜象”文化宣传工作机制。政府每年可以组织本地大学生(包括在外地在读学生)进行“九狮拜象”习俗的宣讲和普及,有兴趣的也可以参加表演培养,让他们对家乡文化得以了解和宣传。当然也能培育更多这方面的人才来。文化的传承也靠人才,培养当地人才必须从了解这一文化开始。

结语

“九狮拜象”民俗文化面临着消失境况,申遗的成功说明对这一民俗文化保护的紧迫性,研究这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开发、保护的措施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对“九狮拜象”文化历史渊源、主要内容与特征、价值意义、保护与传承对策等方面进行的初步探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文化,希望更多的人能投入到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开发、保护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缑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瓶颈及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18(27):245-250;

[2]田永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传承与保护[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37-39。

基金项目: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赣南客家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5YJC850011)

作者简介: 李祖儿(1996—),女,甘肃玉门人,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历史文化。

标签:;  ;  ;  ;  

赣南地区“九狮拜象”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