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勇霞

(1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 421000)

摘要:目的 对老年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无缝隙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行胶质瘤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全缝隙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各组48例患者。结果 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评分(NIHSS)、癌因性疲乏量表(CFS)方面,术前,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将无缝隙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加快康复,从而提高后期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胶质瘤手术;无缝隙全程护理

临床上,胶质瘤属于常见恶性肿瘤,具体发生在神经外胚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危急的特点,故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1]。临床一般采用手术及放化疗方法来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但由于术后采用放化疗方法治疗时,患者易出现癌因性疲乏等症状,影响康复及后期生存质量。所以,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尤为重要。为此,实验特意选取96例行胶质瘤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部分患者采用无缝隙全程护理干预,从护理效果来看,加快了患者机体的康复,且明显改善了神经功能。现将具体护理报道做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 2月间收治的行胶质瘤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48例给予无缝隙全程护理,该组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22例,26例,患者最小年龄为59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65.03±2.11)岁,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该组中女性和男性分别占:20例,28例,患者最小年龄为60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65.91±2.06)岁,比较基本资料,所有患者的数据均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 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意识形态及生命体征等,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术后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依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包括饮食、康复等方面。

观察组 无缝隙全程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成立研究小组,由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在护理前,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胶质瘤病理特征及手术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无缝隙全程护理方案。确定方案后,需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告知护理期间应该注意的事项及重点护理项目等,鼓励护理人员高度重视每一个细节,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化的服务模式[2]。2)健康宣传手册,手册中应包含胶质瘤疾病方面的知识,包括发病原因、病情进展情况、治疗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避免盲目加剧心理负担,影响治疗效果[3]。除此之外,手册中还应需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呵护,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宗旨,这样可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病情,还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以便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工作。3)微信、电话沟通。应为胶质瘤老年患者设置专线,并建立微信平台,及时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时给予指导[4]。但是护理人员应确定好回访时间,避免影响到患者的休息。4)上门访视,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留取其详细的家庭住址及联系访视,定期进行上门访视[5]。在上门访视前,应提前告知患者或家属,以便有所准备。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一边询问,一边记录,重点了解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异常情况等,结合实际,调整治疗方案。最后在访视结束时,依情况给予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醒科学饮食,这些对于增进疗效,提高后期生存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6]。

1.3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及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进行观察,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数加减表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术后3个月随访得知: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比

3讨论

据统计,胶质瘤的发病率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的50%左右,庞大的数据足以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当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放化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其目的是延长生命周期[7]。但由于该病具有危重性、高死亡率的特征,故治疗的同时,患者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且对术后注意事项不够了解,难以保证手术效果。无缝隙全程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理念是“以人为本”,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多元化、高水平的服务,从而缓解癌因性疲乏,改善预后。结合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后的NIHSS评分和CF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无缝隙全程护理在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有进一步推广于临床的价值。

综上,临床将无缝隙全程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加快康复,从而提高后期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燕舞,黄健.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提高胶质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3):141-142.

[2]彭凤云.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91-292.

[3]于洁,张春梅,陈辰.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2):407-409.

[4]肖静,刘爽,盖小博,等.全程无缝隙护理对胶质瘤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902):150-153.

[5]张才华.分析无缝隙护理服务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5):221-222.

[6]吕艳红.胶质瘤术后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对缓解化疗疲劳及提高生活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09):122-124.

[7]任琳,任学芳,殷志雯,等.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胶质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06):19-21.

论文作者:杨勇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整体护理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勇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