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西丰城 3311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微创穿刺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13/15)较对照组60.0%(9/15)明显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3.33%(2/15)较对照组33.33%(5/15)明显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体征,又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微创穿刺术;脑出血;颅内血肿;临床效果;并发症
在临床急危症中,高血压脑出血较为常见,其指的是成人颅内毛细血管、大小静脉、动脉等因非外伤出现自发性破裂造成的脑实质内出血,该病症一般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且多与脑血管病变有关,且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1】。患者发病后多存在血压升高、心率减慢、锥体束征、瞳孔改变、意识障碍等表现,因而治疗则以保护脑组织、预防并发症、降低颅内压等为主【2】。本文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即对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做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为47-75岁,平均为(53.2±4.8)岁。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为46-74岁,平均为(54.7±5.2)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即包括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血压、吸氧、止血、降低颅内压,积极预防并发症和防治感染。观察组采取微创穿刺术治疗,即术前先行处理呼吸道阻塞,确保呼吸道通常,维持其收缩压140-160mmHg。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和血气分析,对血肿部位和大小经头颅CT检查予以了解,穿刺针的类型和长度根据穿刺点至血肿中心距离予以选择,采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行局麻,常规消毒铺巾,经三维立体定位垂直进针,粉碎穿刺针经电钻血肿,穿透颅骨后将电钻推出,将金属钻心拔出,向患者血肿中心位置缓慢插入配套塑料针,拔出针芯,与引流管连接好,将半液态血液经注射器缓慢抽搐,对血肿腔经生理盐水冲洗至引流液变清,然后将血肿液化剂注入封闭2-4h,然后开放。术后常规复查头颅CT,待血肿消失70%-80%时拔出穿刺针。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根据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NIHSS)进行评定: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神志清醒,可独立行走;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神志清醒,可扶拐行走;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法独立行走,但神志清醒;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及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13/15)较对照组60.0%(9/15)明显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该病症一旦发生,多数患者在20-30min即可引发颅内血肿,从而引起脑水肿和组织坏死等病变,所以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4】。针对该病症,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微创穿刺书、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碎吸术、外科去骨瓣减压术、保守治疗等,其中微创穿刺术因对脑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仅需局部麻醉,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采用该术式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患者时,其既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又能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还能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因而疗效十分显著【5】。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60.0%明显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3.33%较对照组33.33%明显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因此可以看出,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体征,又能减少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崔晓,景治涛,王运杰.大量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气管切开时机研究[J].空军医学杂志,2017,33(01):63-65.
[2]李林山,夏小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1):3-7.
[3]闫涵.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3):38-40.
[4]杨永红,贺学龙.微创穿刺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及并发症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01):36-39.
[5]吕洪柱,李旭琴,范铁平,彭道勇,熊文德.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2):80-81.
论文作者:曾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血肿论文; 脑出血论文; 并发症论文; 颅内论文; 微创论文; 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