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话自说,自成一格——简评《鲁迅钱钟书平行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简评论文,钟书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算起来,在学术的圈里圈外也算混了十几年了,读的在行或不怎么在行的书也不算少,但近日展读刘玉凯的《鲁迅钱钟书平行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却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感受, 这书写得新颖别致,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乍看书名,似乎有点唐突,尤其在局外人看来。鲁迅和钱钟书在经历、性格、气质、思想和成就等诸多方面有着多么大的不同,他们又根本不属于同一代作家。但若要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可比性也决非难事,他们都思想深邃,目光敏锐,善于博采中外,融会古今,都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与学术的杰出的建设者,其著作都有相当的经典性。在这里,笔者认为,重要的不是列举出两者的相同与相异,而在于作者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和参照系。毫无疑问,鲁迅和钱钟书都是现代中国的伟大存在,一个是伟大的作家兼学者,一个是杰出的学者兼作家。尤其是鲁迅,他那博大精深的著作和多方面的建构,使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参照和人文学科的重要话题。而八九十年代对钱钟书的接受与研究与形成热潮,方兴未艾,评价日益提高。于是在“钱学”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也时不时地把他与鲁迅相比照。这样看来,刘玉凯先生的将鲁、钱相提并论并不突兀,而是顺理成章的。
尽管如此,《鲁迅钱钟书平行论》毕竟是鲁、钱比较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作者以“平行论”名之,十分恰切而又有特色,他无意于纠缠两位大师孰高孰低与贡献大小,而是另辟蹊径,平行而论,运用比较的方法,将鲁、钱打通,让他们作跨越时空的平等对话,作者不是一般的“论”,而是“证”,即用鲁迅的资料来印证钱钟书,也用钱钟书的著作来解读鲁迅,这正是本书的独特处。这种比较、参照,从一个新的视角有益于对两位大师的认识和理解,也有益于对现代人生和艺术规律的领会和把握。
作者有一种难得的务实的精神,不沽虚名,不图时髦,而是鼎力实做,自话自说,所写内容不论是鲁迅、钱钟书,还是其他相关的中外文学现象的联想与掌故,都是久积于心,深思熟虑的产物,与时下一些著作的追时髦,赶进度,急功近利而又故弄玄虚形成鲜明对照。本书的朴实与厚实,正像陈漱渝先生在“序”里所说,“恰如他这位不矫情、不张狂、粗胳膊粗腿的燕赵大汉”。尤其是作者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自话自说”,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与氛围下显得尤其可贵,尤为重要。自话自说,也就是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发现,它应该成为每一个治学者每一部著作所普遍具有的学术品格。
本书也不求系统,不贪大求全,不图解决重大问题,而是善于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进行言之有物、解惑释疑的阐释,在作者看来,这种阐释比说些让听者惊奇的大话,但却没有可行性的价值要有用得多。比如“《故事新编》艺术新论”一章,对令人困惑的“油滑”作了新的解释,作者广征博引中外文学实例,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油滑”的范围作了明确的定位,对“油滑”的产生、性质、作用,以及鲁迅一方面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这一看似悖反的现象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作者认为,《故事新编》中的油滑是中外戏剧中的叙事残留,是一种跳进跳出的“间离叙事法”,是一种不奇特、不怪诞的极为正常的艺术现象。但同时它又是不便效法的“破体”之作,因为它包含着鲁迅的现实意识、幽默性情、游戏笔墨。这种研究成果显然在王瑶、杨义、陈平原等学者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因此,得到了陈漱渝先生的首肯,认为是书中最见功力的一章。
其他如“《孔乙己》与语言场”一章,由钱钟书的“语言天地”受到启发,从“语言场”这一独特角度来解读《孔乙己》,从而看出作品的重心所在,这种认识又完全不同于以往,是一种新见。对孔乙己形象的塑造,刘玉凯认为“是对《儒林外史》的‘反仿’”。再比如,在鲁迅研究中,有一个被大家经常提到但又一直未能说清的问题,就是所谓鲁迅的“偏激”,过去也经常被鲁迅的攻击者抓住不放。在本书中,作者对偏激有了新解,他受钱钟书“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一话语的启发,指出“偏激”是“阐释真理的代价”,是“改革家的一种思维”,又是“讨价还价”战略,恰如钱钟书所说“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这样的以钱证鲁,不仅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而且还生趣盎然。
本书不独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颇具启示,而且在文章写法、书的写法上也突破常规而自创一格,而这些又都受钱钟书的《管锥编》的启发。钱先生说:“我用我法,卿用卿法。”本书的作者正是以此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出于本书体例的考虑和自话自说的宗旨,在写法上作者当然要“我用我法”,他舍弃了一般著作中常见的长篇大套的“背景介绍”和“形势分析”之类的话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力避空话连篇。而不论长短,但求一得之见,如“豆腐西施”的出处,“细腰蜂”的细勘,《我的失恋》的细读等都有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通览全书,还有一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感觉在焉。鲁迅和钱钟书都是吞吐百家的博学之人,作者仰仗着对两位巨人著作的反复的悉心的解读与领会于心,又旁及其他文献资料的佐证。因此,在行文中显得从容不迫,左右逢源,其知识性不言而喻。而不论是比照参互、管窥蠡测,还是联想生发、探幽烛微、考试溯源,甚至于存心钻牛角尖,除了为有所发现以外,作者似乎还在于显示知识的积累和对趣味的追求。总之,在写法上,本书也是一次成功的“破体”。
诚如作者所说,认识鲁迅和钱钟书是人生的幸事。过去有人说“不读《鲁迅全集》的文科知识分子,只能是半拉知识分子”。后来又有人说“不读钱钟书著作的文科知识分子,顶多是个四六开的知识分子”。这都是说鲁、钱著作的重要地位和学术价值。而将二者打通,进行一次超时空的撞击,理应产生出更多的闪光的思想和缤纷的火花,让人叹为观止。从这一点来看,本书的研究还显得有限,仿佛只拾些散钱碎珠,重大的发现还有待于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鲁迅和钱钟书的比较研究还仅仅是开始,我们期待着作者及学术界同仁在这个领域创造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