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文献综述-基于SSCI来源的文献计量论文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文献综述-基于SSCI来源的文献计量论文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文献综述——基于SSCI来源的文献计量

宋 恒

[作者:河海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研究]

[摘 要]通过文献综述法,文章归纳总结了近些年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成果。从市场全球化、学科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概括了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形成背景;基于课程自身的定义界定了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概念;阐述了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实施路径;介绍了外语课程、出国项目、接收国际学生等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策略;总结了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呈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实施现状;指出了当前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问题研究的不足;展望了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趋向。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 文献综述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课程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简称IOC)已成为高校应对全球化、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战略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课程国际化”这一现象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亦随之成为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相关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文献中对于“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现象的各方面均有所研究,如形成背景、概念界定、实施路径以及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等。但在研究过程中,引起学者争议之处亦不少。

一、课程国际化的形成背景

有学者用“扁平的世界”(A Flat World)形容21世纪的世界相互依存程度之深[1],而“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流行语则体现了当今扁平世界中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依存关系[2]。全球化是当下的趋势,我们必须学会应对其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包括它给我们的教育系统带来的挑战。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对全球化趋势做出的回应,而课程国际化则是高等教育为适应全球化而采取的措施[3]。大学通过改变学生体验让其适应当今世界的变化[4],所以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不仅是对全球化趋势做出的被动反应,还是这一趋势的推动者[5]

在新自由主义市场(Neoliberalism)中,课程国际化有利于维持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校竞争力[6],实现“国际化大学”的发展目标[7]。另外,当前许多亟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此类问题要求学生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角度加以思考和解决[8]。此外,国际化已成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国际学生学费、国际声誉声望以及毕业生就业需要等因素均推动了课程国际化的形成[9]

图10所示为高分(得分超过8.0分)方案的引用链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链长(作者数)与相应的方案个数的函数关系大致呈正态分布,链长为4和5的方案数量最多。

二、课程国际化的具体实践

(一)课程国际化的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课程国际化的定义是以课程(Curriculum)的定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泰勒(Tyler)采用课程行为主义范式,将课程看成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课程评价的组合[10]。基于此,有学者定义:课程国际化是将国际元素融入课程的形式和操作层面以发展课程的过程。其中,形式层面包括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操作层面包括教与学以及选择课程评估方法[11]

讨论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提出了“学习结果”这一术语,它强调“学习者通过学习可以做什么”[12]。设计合理的课程能够保证学习结果、学习活动和结果评估的一致性,同时提供准确评估学习结果的方法[13]。布卢姆(Bloom)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分别在认知、情感和技能这三大学习结果领域发展教育目标[14][15]。为此,国际化课程应促进学习者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发展,使之成为专业人士和全球公民,能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生活。

课程国际化有两条实施路径:自上而下(A Top-down Approach)和自下而上(A Down-up Approach)[22]。其中,自上而下路径强调在国家和高校层面采取措施,如政府颁布相关政策、高校制定发展战略等,它体现了大学领导对国际化的决心和承诺。自下而上路径重点解决诸如制定教学策略等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旨在确保课程国际化这一倡议落到实处。

此外,完整的课程实施过程涉及多方面内容: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以及如何学等[20]。基于此,有学者将课程国际化定义为“是一个将国际性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将国际化资源用于阅读任务,并实施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的过程。[21]

(二)课程国际化的实施路径

当然,课程国际化的目标不应局限于培养学术能力,还要发展非学术能力[16],如学习生活世界的能力。生活世界学习(Life-world Learning)的意义在于寻求共同利益促进人类发展[17]。基于此,有学者将课程国际化定义为一切学习经历的国际化[18],它包含教学大纲、参与者和教学过程三要素。“教学大纲”是为介绍主题资源或提供案例研究而选择的工具。“参与者”是指影响课程执行的关键角色。其中,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在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尤为重要,因为课程创新既是教学问题,又是行政问题[19]。“过程”包括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学习活动等。

小组内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是对他人的尊重,敢于去交流自己的想法是对自己的担当;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非金属的硅密度只有2.33g/cm3,是钢铁的3到4分之一,质轻收到重力的影响就小,而且消耗动力也更小,而硅质硬对于震动的响应时间更短,可以适应更高的振频,石英表精准就是因为振频高。非金属的硅完全不受磁性的影响。硅质零件加工方便,现在集成电路的加工水平已经精细到了几个纳米(一纳米是头发丝的6万分之一)的水平,加工机械手表用的擒纵叉、摆轮,可以说太简单了。而且大规模的晶片上的刻蚀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成本,取得的成品可以直接使用完全不用再打磨。

有学者强调外语学习对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29]。在全球化环境中,高校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国外院校进行平等有效的交流。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只懂一门外语,就容易被偏见左右,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交流。因此,高校应该尝试开设多门外语课程[30]。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的语言文化,真正参与教育和课程的国际化进程,高等教育机构乃至一个国家,才能安全地应对全球扫盲浪潮带来的挑战[31]

(三)课程国际化的策略研究

有学者指出,课程国际化实践正“从应急方法向战略方针转变”,越来越多的院校在尝试“流动性组合”(Mobility Portfolios)[36]。但是,课程国际化整体实施情况不容乐观。课程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主要分为制度层面的障碍和个人层面的障碍。前者指“资源短缺、缺乏完整的学科结构范式、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等”;后者包括“教学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缺少兴趣热情等”。高校行政方面的支持对课程国际化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抵消高校不占优势的地理位置给课程国际化带来的不利影响[37]。但是,强有力的行政支持也不一定能保证成功的课程国际化实践。因为教学人员在教授国际化课程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人员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38]。不过,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学人员对国际化的积极态度不一定会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3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课程国际化的教学策略。有学者将国际化的教学策略分成灌输(Infusion)、跨文化互动(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和渗透(Immersion)三个层次[24]。有学者介绍了学位课程国际化的两种主要途径:插入(Insertion)和灌输(Infusion)[25]。同时鉴于上述两种途径各自的局限性,该学者又提出了连锁策略(Interlock)[26]。有学者总结了最常见的三种国际化方法:附加(Add-on)、灌输(Infusion)和转变(Transformation)[27]。附加是指在不改变课程的主要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将国际化的内容添加到现有的课程中;灌输是指通过输入某种跨文化的内容,培养学习者跨文化理解能力,使之养成包容性的态度;转变则通过改变课程的主要结构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范式和态度发生变化,该策略在培养国际学生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28]。高校应综合考虑其培养目标、机构组织类型和社会限制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课程国际化的教学策略。

无论哪条路径,课程国际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还是教学实践。实践中有两种模式:整合模式(The Integration Model)和分离模式(The Separation Model)[23]。“整合模式”是指在课程教学中呈现跨国案例进行比较研究。该模式下,国际化的课程范围广、数量多,要求教学人员相互合作;同时课程国际化的程度太浅,缺乏系统性。“分离模式”是指单独开设一门必修课,介绍相关研究领域在各国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用国际化的视角对特定领域进行比较研究的能力。鉴于该类课程基本不涉及跨领域研究,因此该模式实施起来较为容易;但在实践过程中若不加以注意,则会沦为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课程教学,丧失国际化课程的意义。故有学者建议,将整合模式运用于大一的课程,分离模式运用于之后的课程。

出国学习项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留学目的国的文化[32]。游学项目课程(A Travel Course)旨在向学生提供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和全球性的文化体验[33],让他们在毕业前拥有相关的国际化经验。但也有学者批评出国学习项目“倡导的是体验而不是教育”,缺乏重点,问责性不强,与学位课程脱节。另外,此类项目通常只向少数学生开放,如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或是从事特定专业领域研究的学生。

重复肾及输尿管畸形及输尿管异位开口,是泌尿系常见的先天畸形疾病。根据畸形部位和特征,重复肾及输尿管畸形分为完全性、不完全性两种。完全性重复指一侧或双侧输尿管全长重复,输尿管可分别开口于膀胱或尿道等部位;不完全性重复指一侧或双侧输尿管部分重复、汇合后共同开口于膀胱。单侧重复较双侧多6倍。完全重复时,上输尿管口位于下内侧,而下输尿管口位于上外侧。如果重复的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以外,则称为输尿管异位开口。该疾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取决于异位开口部位,男性异位开口多见于后尿道及精囊,女性多见于尿道、前庭和阴道,女性患者的典型症状是既有正常自行排尿,又有持续漏尿或尿失禁。

(四)课程国际化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开设外语课程、参加出国学习项目、接收国际留学生这类国际化的活动曾一度被认为是课程国际化的有效策略。但是,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

招收国际学生是高校国际化的另一项关键策略。国际学生的学费是高校的一大收入来源,而且接收一定数量的国际学生有利于营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但在某种程度上,招收国际生并不利于高校自身长远的发展。有学者研究了中国留学生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招收中国学生在推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澳洲本土的学术标准水平[34]。不过,产生这一结果的前提是:“大学优先考虑其经济收益,而非教育伦理”。故此,有学者指出,上述这些“零碎”的策略都未能成功地将美国高等教育课程深度国际化[35]

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学人员对课程国际化的认识不够。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员甚至不清楚其所在学院有哪些国际化的活动,这种不充分的认识使得教员们误以为在国际化实践中缺少学院的支持[40]。但是,也有学者指出,正是因为教员对课程国际化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认识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所以他们不愿轻易实施国际化的课程。另外,由于教学人员均面临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会限制他们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投入。此外,受传统的学术自主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课程国际化理念与传统学术自主观念相悖[41]。 因为课程国际化的核心是“转变”(Transformation),它是对“知识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真实性和合理性”观点的批判否定,而这正是教员们对课程国际化持中立甚至消极态度的主要原因。

在课程国际化的过程中,尽管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分担不同的责任,可他们的地位同等重要。有学者指出:宏观层面的课程国际化是指在高校层面做出的一系列决策,如高校结合国际化目标修改毕业要求,此过程主要由行政人员负责;而微观层面的课程国际化强调课程改革实践,如学生个人的专业发展,该过程主要由教学人员负责。有学者明确指出,来自行政层面的改革决策更容易被采纳。当然,教学人员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拥有高等教育机构中国际化课程的教授者、国际委员会组织的主要成员、海外教育项目的负责人等多重身份[42]。有学者提到,在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的共同支持下,实施上述战略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课程(Curriculum)和辅助课程(Co-curriculum)的国际化[43]

除了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学生对课程国际化的态度也不太积极,甚至较为消极。许多学生有排外心理,很难接受外来的不同观点。虽然“国际主义(Nationalism)”这一概念鲜有提及,但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消除学生仇外心理和尝试接受不同观点的机会。

三、结语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其形成背景、概念界定、实施路径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均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分别从上述四个方面挖掘出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实施现状,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加以呈现。除此之外,对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现象还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比如,“课程国际化”术语中,“课程”一词究竟指什么?是不是大学里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有必要进行国际化的尝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课程国际化实施路径,哪条路径更有利于进行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实践?提供多门外语课程、参加出国学习项目、接收国际学生等具体策略是否有利于开展课程国际化?其影响程度有多大?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后续研究给出答案。

王老师:当然也思考,但我不会把这种思考叫作“经验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是有,但背后缺乏真正的研究;行动也有,但背后也只有总结。什么都叫研究的话,反而拉低了研究的层次。如果教师上完一堂课之后反思一下教学就叫研究,班会课后写一份总结报告也能变成论文,那就失去研究的意义了。我并不反对思考、总结,但我反对把教师的思考和总结包装成“学术论文”,甚至以指标的形式强迫教师发表。

参考文献

[1]Friedman T L.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5.

[2][36][39]Bonnie M C. Faculty Perceptions of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izing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Florida College System[D]. Florida: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2013.

[3][38][42]Raby R L, Valeau E J. Community Colleg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ooking Back to Forecast the Future[J].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2007, 138: 5-14.

[4]Killick D. Developing the Global Student: Higher Education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M]. Abingdon: Routledge, 2015.

[5]Knight J. 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 Definition, Approaches, and Rationale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4, 8: 5-31.

[6]Harris S. The University in 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M]. UK: Continu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2.

[7]Clifford V, Montgomery C. Moving towards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Curriculum for Global Citizenship in Higher Education[J]. Dance Research Journal, 2011, 44: 69-92.

[8]McGregor H V, O’Shea B, Brewer C, Abuodha P, Pharo E J.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rough Student-led Climate Change Teaching Activity[J].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 2014, 62: 353-363.

[9]Haigh M J.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ing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a Small World[J].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2, 26: 49-66.

[10]Tyler R 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

[11][27]Vajargah K F, Khoshnoodifar M. Toward a Distance Education Based Strategy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of Iran[J].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3, 12: 346-359.

[12][18]Smith H, McHenna C, Marie J, Duhs R, Creme P, & Highes. Designing the Curriculum[EB/OL]. (2013-07-25)[2018-12-07].http://www.ucl.ac.uk/ calt/support/ cpd4he/resources/designing_curriculum/index#downloads

[13]Biggs J. Teaching for Quality Learning at University[M]. Buckingham: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3.

[14]Bloom B 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M]. New York: David McKay Co., Inc, 1956.

[15]Krathwohl D R, Bloom B S, Masia B B.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M]. New York: David McKay Co., Inc, 1964.

[16]Savicki V.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nd Transform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M]. Sterling: Stylus Publishing, 2008.

[17]Barnett R. The Limits of Competence: Knowledge,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ety[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4.

[19]Stearns P N. Educating Global Citize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20]Leask B. Using Formal and Informal Curricula to Improve Interactions Between Home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9, 13: 205-221.

[21]Schuerholz-Lehr S, Caws C, VanGyn G, Preece A. Internationaliz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An Emerging Model for Transforming Faculty Perspectives[J]. Canadia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07, 37: 67-94.

[22]Oksana C.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MBA Curriculum and its Impact on Building Students’ Global Competencies[D].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14.

[23]Reimann M W. Two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Some Comments[J]. Penn State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2006, 24: 805-808.

[24]Edwards R, Crosling G, Petrovic-Lazarevic S, O’Neill P.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Business Education: Meaning and Implementation[J].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3, 22: 183-192.

[25][26]Ghemawat P. The Globalization of Business Education: Through the Lens of Semiglobaliz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2008, 27: 391-414.

[28]Williams 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 Remedy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cademic Adjustment Difficulties[D].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2008.

[29]Wu shihong, Ji Jianwei, Cao Yingli. Study on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Based on Bilingual Teaching in China[C]. France: Atlantis Press, 2015: 351-354.

[30]Xi Youmin, Guo Ju-e, Li Huai-zu. Study on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Strategy Chinese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ization[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0.

[31]Lynne L. Internationalizing University Curriculum with Multilingual Knowledge and Skills: Power, Politics and Policy[J]. Local-Global: Identity, Security, Community, 2012, 9: 44-58.

[32]Glenn C. W. Ames, Jack E. Houston. Establishing an Agribusiness Study-abroad Course in Mexico: A Project in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J]. Journal of Agribusiness, 2001, 19: 213–223.

[33]Daniel F, Narayan M.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Developing Travel Courses for Global Awareness[C]. New York: Saratoga Springs, 2008: 7-11.

[34]Sue M, Lucy P.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hinese Learner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8, 19: 181-198.

[35]Engberg D, Green, M F. Promising Practices: Spotlighting Excellence in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ization[M]. Washington: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2002.

[37][40]Utley M 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a in Community Colleges: A Faculty Perspective[J]. 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3, 37: 966-978.

[41]Glenda Crosling, Ron Edwards, Bill Schroder.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 the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 in a 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8, 30: 107-121.

[43]Dellow D A. Why Do Community Colleges Need to be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in Internationalizing the Community College[M]. Washington: Community College Press, 2002.

(责任编辑:卢彩晨)

标签:;  ;  ;  ;  ;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文献综述-基于SSCI来源的文献计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