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区内涝成因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_冯振华

韶关市城乡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 512026

摘要:韶关市隶属粤北山区,由于历史欠账问题,城区排水管网建设落后,城市内涝频繁,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和城市安全,为了解决韶关市区主次干道,本文就韶关市内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山地城市;城市内涝;应对措施

1、现状内涝概况

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为典型的山地城市。韶关属于北江流域,雨季降雨量大,多年来一直遭受洪涝灾害。根据统计,近五年韶关市每年都会发生城市内涝现象,如比较典型的工业西片区和鹅坑桥处逢雨必涝。伴随这几年城市化建设对城市原有排水体系的破坏,韶关市城市内涝频率和内涝严重程度都呈现上升趋势。

近几年,自进入雨季以来,全市就频繁遭受大雨袭击,市区排水防涝系统在大雨的考验下多处发生内涝灾害。据统计,2016年5月4日、11日、16日、19日遭受了4场雨量接近或超过100mm(24小时)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的侵袭,韶关市工业西转盘、韶关大道恒大城路段、东河鹅坑桥、南郊韶南大道等14处路段发生较为严重的内涝现象。其中内涝水深最大处发生在鹅坑桥处,达到0.8m;内涝面积最大处发生在韶南大道,约5万㎡;内涝时间最长处发生在工业西转盘和恒大城处,约8h。具体内涝情况见下表:

韶关市2016年内涝情况统计表

2、内涝成因分析

2.1城镇化进程导致暴雨洪峰流量变大

由城镇化进程引发的热岛效应造成暴雨频率增加,暴雨峰值变大,原有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无法应对现有的暴雨冲击。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很多原有的天然水体逐渐减少,地面硬化率显著增大,造成地面径流增大,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2.2排水理念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排水理念是快速直排,完全依靠雨水管道排放雨水,未形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缺乏对雨水的综合治理。

传统排水设施强调雨水快速就近排放,要求有较为完善和强大的排水系统。韶关市在排水系统不完善的现状情况下,需要改变原有的排水理念,要更多的强调从源头控制雨水量,更多强调依靠蓄、滞、渗、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组合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方案,要更多的倡导“低冲击开发”模式,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2.3现有排水系统建设水平不高

2.3.1内涝防治标准低

由于原有排涝标准较低,造成现有排水管道管径偏小,影响排水效率。

2.3.2山洪水缺乏治理

山洪水通常设置独立的排涝通道,与城市排水系统分离。现有部分山洪未设置截洪沟,直接涌入市政道路上,造成大片内涝。如芙蓉东路、沿江路(碧水华城至百旺大桥段)等。

2.3.3现有水系缺乏保护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原有部分水系被填掉,切断上游排水。如恒大城韶关大道段。

2.3.4排水瓶颈现象突出

全市存在多处排水瓶颈,部分由于大管接小管,部分由于内河排水能力有限,影响上游排水。如鹤冲村,在韶关大道上游为2m×2m排水渠,过路排水管仅为一根D1000和一根D800混凝土管,导致暴雨期间韶南大道排水过路管成为瓶颈,雨水溢流至道路上,形成内涝。在比如新城百旺路与保利6、7号地,西联市场周边雨水通过百旺路原有箱涵,穿过百旺路,沿保利地块与百旺路间现状沟渠,再穿百旺路原有箱涵迂回之后与芙蓉大道北沿线积水汇集在百旺路以北的老何屋村周边,再由百旺路与芙蓉大道南交叉口处7m×10m斜跨箱涵、及斜跨箱涵以西3m×4m箱涵泄水。由于斜跨百旺路与芙蓉大道南交叉口处箱涵下游段(芙蓉大道南道路中心线以东段)出口为一根DN1200的雨水管,排水不畅。老何屋村周边积水经斜箱涵以西3m×4m箱涵穿百旺路后再沿百旺路与保利地块间沟渠排入规划水系。保利在规划水系处已开挖临时排水沟,但受10kv电力管的限制,预埋的DN1200暗管过小,且管底标高高出上游沟渠约40-50cm,无法及时泄水,导致暴雨期间新城内涝。

2.4城市建设与城乡规划脱节

部分项目在具体实施建设时,建设主管部门出于造价或其他方面考虑,忽视排水系统的建设,不按规划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如韶南大道片区,由于多条规划排水横管在路面改造时没有同步按规划建设,是导致韶南大道成为内涝黑点的重要原因。东环线棚户区西侧大陂河控制河宽为20m,但实际建设时,过路管涵段仅为2×4m×4.5m。

2.5排水系统维护管理不足

韶关市目前排水设施由城管部门进行维护。设施管养资金和维护人员不足与日益增长的排水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矛盾,使得排水系统的维护体系难度增大。一方面排水管道破损、沉降、堵塞得不到及时处理,得暴雨期间管道排水能力下降,引起小面积内涝。另外一方面,现有水系由于缺少有效管理和控制,被随意侵占、挤压、填埋和破坏,导致大型泄洪通道被阻断和破坏,引起大范围内涝,如工业西转盘内涝主要就是由该原因引起。

3、内涝解决措施

3.1转换排水理念,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强雨洪控制与利用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概念,指像海绵一样的城市,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3.2控制地块及城市道路规划条件,强化源头渗透滞蓄

在编制地块及城市道路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将雨水径流控制与基础设施指标纳入地块出让指标,引导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的下凹式绿地建设。加大渗水路面和下凹式绿地建设比例,发挥对雨水的下渗、截流、滞蓄作用。

3.2.1严格保护城市现有水系

城市开发不得随意破坏现有水系,对破坏现有水系的建设,需新建连通水系,并进行水系防洪论证报主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3.3提高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新建、改扩建排水工程,严格按照新的内涝防治标准进行工程建设。对达不到设计标准的规划方案,不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4建立城市排水系统GIS 数据库,强化内涝风险预警

通过数据库、地理信息、多媒体、远程通信等先进技术,建立建立城市排水GIS系统,可为城市内涝预警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3.5完善城市排水防涝规划

为科学、有效的指导下一步内涝整治工程建设,需要遵循“规划先行”原则,从规划上给出总体综合整治方案。针对韶关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建议编制以下规划:

3.5.1城市雨水防涝规划

通过该规划明确政府职责和技术任务,通过该规划用于指导大排水系统建设。

3.5.2海绵城市建设规划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的治水理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3.5.3山洪防治专项规划

韶关为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周边山体众多,极易产生山洪,引起城市内涝。因此编制山洪防治专项规划从系统上提出山洪解决措施十分必要。

规划编制完成后,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划执行,坚决杜绝规划落不到实处的情形。

3.6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加强现状内涝排水系统改造

针对我市内涝问题,建议通过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近期强调通过有限的工程建设,减低内涝严重程度,缓解由于城市内涝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远期要强调从规划控制、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等各方面综合入手,根本上杜绝城市内涝现象。

3.7排水设施的严格管理

建议制定城市水系及排水设施建设和保护办法,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保护。

4、总结

本文通过对韶关市内涝成因分析,提出山区城市内涝整治对策,总之城市内涝的整治不单单采取以前老的雨水直排思路,还需采用一些新的理念,同时加强规划控制才能达到目的。

论文作者:冯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韶关市区内涝成因及应对措施研究论文_冯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