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林事件看衍生金融交易_金融论文

从巴林事件看衍生金融交易_金融论文

从巴林事件看衍生金融交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林论文,事件论文,金融交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巴林银行破产始末

巴林银行是英国历史悠久、资金雄厚、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型银行集团,它还是英国最古老的投资银行(商人银行),迄今已有233年历史,在全世界有4000名雇员,一度被评为欧洲六大银行之一,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也是它的客户。在近年来西方经济不景气、银行收益普遍降低的情况下,巴林银行去年税前利润比1993年增长2倍多,达到了1.5亿美元,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资力雄厚、业绩良好的国际性大银行,在2月26日却破产了。

巴林银行在新加坡分行28岁经理负责人理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自作主张,进行了巨额的衍生金融交易投机行为。从去年12月份起,理森买进了价值为70亿美元的日经255种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并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上作了涉及200亿美元的空头投机。到今年1月份,日经指数下降到18500点以下,理森面临着日经指数每下跌一点就损失200万美元的危机。为促使指数期货价格回升,理森拼命购买在大孤证交所和新加坡证交所的期货合同,幻想以此博得的收益来弥补先前的亏损。但是,日经指数继续下跌,到2月23日,理森意识到在这轮高风险的交易中自己已不能自拔了,于是带上老婆逃之夭夭。这样,到2月24日,巴林银行为此损失10多亿美元,已经超出该行8.6亿美元的资产及储备。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行长埃迪·乔治当日亲自召集偏离伦敦金融界巨头共商挽救办法,但是,由于巴林银行存在大量未平仓合约,无法确定其最终损失额究竟为多大,各银行都不愿出头收购,到26日晚,英格兰银行只好宣布对巴林银行进行清算。

巴林银行破产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国际金融界,联动的全球金融市场一路下滑。27日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指数下跌至3000点以下;在日本,由于市场对巴林银行大量未对冲日经期货合约的担心,导致恐慌性抛售,27日下午,日经平均股价暴跌至16666.83日元,为日经平均股价自1994年以来的最低跌价,日经期货指数高峰时曾下跌1000点;亚洲外汇市场27日(周一)一开市英镑兑马克比价由上周收盘的2.3339跌为2.3030;欧洲外汇市场开市后英镑便遭疯狂抛售,迅速跌穿2.3000马克的重要支撑位,为近两年来的最低位;在纽约,道琼斯指数当天也降了29个百分点。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了动荡之中。

尽管这次造成巴林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是其雇员理森的错误交易,但是它更多的是暴露出现存金融体制中的诸多漏洞,至少有以下几点:

——巴林银行的管理尤其是内部监察体制存在严重的失误。在金融交易中,严格分开交易管理员与交易员是保证交易正常有序的普遍控制风险程式,而巴林银行让理森担任交易负责人的同时又赋予其直接从事交易的权力,这就是理森逃避监督提供了便利,使其在危险的交易中越陷越深而不被及时发觉和制止。

——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变化,中央银行对突发性事件的控制能力变弱了。在巴林银行发生危机前,作为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未能发觉其管理上的严重弊病;在巴林风暴发生后,尽管英格兰银行作出了迅速的反应,但仍未能控制住危机的扩散,这就使人们对中央银行对金融危机的控制能力产生质疑。

——全球金融中心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普遍不强,使它们之间可能的金融危机传递加快。在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各大金融中心实现了联网,24小时全天候交易的进行,使得金融中心越来越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及控制力,从而使得巴林银行金融恐慌在一天之内传遍全球每个角落。

——巴林事件暴露出令人深思的东西还很多,然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衍生金融交易了。

二、衍生金融交易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

衍生金融交易是一种通过预测利率、汇率、股价等趋势,以支付小额保证金来签订大额远期合同进行互换、掉期或买空卖空的金融商品派生交易形式,它有别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它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而是保值或投机。

目前金融衍生产品可分为金融期货、可买卖期权、掉期交易、股权股证等品种。衍生金融交易原是为减少商品交易固有的风险而设计的交易方式,实行交易互换与保值交易可以防止利率与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从其积极意义来说,衍生金融交易为市场竞争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避险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人们必须以一定的成本为代价来避免或抵销价格波动风险,衍生金融交易正好能实现这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衍生金融交易能将价格变动风险同其它正当商业活动风险分离开来,通过衍生金融交易,人们可以把他们承担的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到投机者那里去,投机者则愿意以承担风险来取得收益。由于利用衍生金融交易能够规避价格风险,人们在发展经济、扩大投资和生产经营时,不必过于担心因价格、汇率波动而引至的风险,而是主动地通过衍生金融交易把风险转移,这就保证了生产秩序、稳定了收益,从宏观上来讲还有利于减弱经济波动的幅度,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国民经济的稳定性。

但是,由于衍生交易保证金的高度资金杠杆作用,使其具有高投机性,其风险性高于所有其它交易品种。现在金融市场衍生金融交易保证金存款一般小于10%,投资者只需动用少量的资金便能控制大量的资源,因此衍生金融交易合同的轻微变动也会导致资金帐户的巨大变动。例如1万英镑的秒生交易合约发生1%的变动等于账户净值发生100英镑的变动,但在此宗交易中投机者只需投入1000英镑,因此,期货合约1%的变动等于账户净值(1000英镑)发生10%(100/1000)的变动。由此可见,对投机者来说,如果市场行情朝预计相反的方面发展或者对方不履约,则这种以小博大的巨额交易就会发生巨大的亏损,巴林银行的理森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覆灭的。

衍生金融工具的急剧膨胀是有其客观的经济背景的。80年代以来,受古典主义经济学说为基础的所谓里根经济政策影响,以自由竞争和金融自由化为基调的金融革命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放宽或取消对利率和金融业务的管理,致使汇率、利率、股票的市场行情发生了难以预计的波动,货币市场领域的变动使得企业、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开始广泛地寻求某种可以回避市场风险的工具,而适逢此阶段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广和普及,于是金融业成为新技术应用最为深广的领域,全天候交易的金融全球联网使得从事全球性投机成为可能,并方便到只需按一按电脑按钮。而对金融机构来说,以存贷利差为主的收益来源不断缩小,促使商业银行从传统的收益方式之外寻找一种既能增进收益、又不扩大资产的金融工具。这些都客观上促成了衍生金融产品的出现和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也有其深刻的主观投机性原因。对投机者尤其是对专门从事国际资金生意的国际机构来说,传统标准合同化的交易形式规定了交易品种、期限、方式和交易条件,限制了其交易的自由度,于是近乎随意形式的合同许诺成了衍生金融交易的特征,场外柜台衍生金融交易只要交易双方同意,即可达成任何形式的协议,这就直接造就了衍生交易品种的急剧膨胀。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金融创新大部分是对衍生交易品种的创造。据统计,而另据美国会计检查院数字,1989年远期、期货、期权、调期4种交易的成交金额为7.2万亿美元,而至1993年底止,全球未清偿衍生金融交易合约名义价值高达18亿美元,增长2.5倍。在1994年,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仍呈上升趋势。以美国为例,该年第二季度美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量为15.32万亿美元,第三季度为15.77万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增长30%以上,其中,外汇期货和远期合同占总交易量的31.2%,利率掉期占26.8%,利率期货及远期合同占12.1%。

三、衍生金融交易的监管态势

衍生金融交易原本是为避免市场波动风险而设计的交易形式,但是,从其急剧膨胀的形势来看,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保值和规避风险交易的推动,而是投机的刺激,只有少数投资者以实物为基础来操作衍生金融交易进行避险,更多地进行的是追逐利润而风险很高的资金合约炒买炒卖,从事衍生金融交易可能获得的巨额利润使得衍生金融交易方式中,投机性比重远远超出其实物性比重,并变得越来越频繁。1992年全球外汇衍生交易日平均交易量为6919亿美元,1994年便增长至日均1万亿美元。而显示实物经济的世界进出口总额每年仅为8万亿美元。在1986年,外汇衍生交易额为世界贸易额的17倍,1989年为28倍,1994年竟达45倍。这就使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进一步偏离,造成了投机蔓延。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及《巴塞尔协议》要求,开展国际业务的银行风险资本率应该限制在8%以上,但由于衍生金融交易的亏赢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只是表外业务,从事巨额的衍生金融交易也能达到风险比率要求;更为严重的是,衍生金融交易的潜亏赢在帐表上看不出来,它并不使银行的财务指标恶化,并能避免由此带来的资信评定降低,这就使得货币当局对它的监督十分困难。

对衍生金融交易监管的落后使得近年来由于衍生金融交易导致惨重损失事件屡屡发生,仅去年末今年初,就有美国石油及化工企业货币市场基金亏损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投资基金组合破产案、美国俄亥俄州楚亚荷县起诉推销杠杆证券的经纪商案件、日本昭和炼油远期外汇合约亏损事件及巴林事件。这些事件的直接损失少则上亿美元,多则十几亿美元,而它们给国际金融界造成的连带损失则无法估量。

针对层出不穷的衍生金融交易品种创新和投机性加大、亏损日增的衍生金融交易现状,1994年7月24日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际证券协会组织联合会强调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及提高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公布了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监管的指导准则。但是,在国际投资界普遍认可这样一种观点,即衍生金融交易的危害缘于对衍生金融产品的胡乱运用,而不是衍生产品的本性使然。直到巴林事件后,全球金融界似乎才醒悟过来:任其发展的衍生金融交易能够摧毁任何一个巨人甚至整个金融界的成果。于是,以日本、新加坡等国为首的国家纷纷提高衍生金融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加强市场场内监控,实行管理、交易、清算等部门相分离等措施。可以预计,在经过这次11年以来最严重的银行危机之后,衍生金融交易管理有望排上各国金融监管的议事日程。

现在,荷兰商业银行收购了巴林银行,出资6.6亿英镑(约合10亿美元)的资金恢复巴林在全球的运转,巴林银行的名称也将在各个领域内延用;巴林“罪人”理森于3月2日在德国法兰克福被捕;巴林银行的全部亏损3月15日已由国际证券管理组织清算;全球金融市场经过一次动荡之后,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是,此巴林非彼巴林,它的存在,也许会给金融界更多的启示。

标签:;  ;  ;  ;  ;  

从巴林事件看衍生金融交易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